【遺憾】-讓生命更美好
文/吳舒敏
很多人都很喜歡「想當年,如果…」。當年如果…我的人生應該不會有遺憾。
我想說:「大概罷」。
有時我在人生低潮時也會有「想當年如果…」的念頭閃過。但很快的,我又會提醒自己:「目前選擇的人生,已經是事實。如果已經是事實,那我需要轉念的去思考,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而不是後悔的”想當年” 」。
心理學大師弗蘭克,曾在取得高等學位後有機會離開當時可怕的家鄉(當時的德國開始了對猶太人的迫害,而弗蘭克正是猶太人),遠赴異鄉開拓他的精神醫學事業。但弗蘭克放不下家鄉年邁的雙親,於是取消前往美國的決定,他為自己的人生做了關鍵性的選擇。
從我們平安富足的現今生活來看,可能對弗蘭克的決定一定感到惋惜與不解。放棄美好的起飛事業,選擇留在與死亡交錯的家鄉,怎麼看都覺得弗蘭克真是瘋了。當然,因為這樣的決定,讓弗蘭克在可怕的集中營生活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好幾次差點跟死神見面。他在集中營中看到因為選錯納粹的嘻弄而走進毒氣室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在集中營中的恐懼而選擇自殺與精神崩潰的人。但弗蘭克沒有因此後悔選擇留在家鄉,他與幾位沒有發瘋的猶太人聊,發現還存活著、沒崩潰的集中營囚,之所以大家還願意相信有明天的脈絡都僅有一個:「終於我有天會離開集中營與家人見面」。於是弗蘭克在看似最劣勢的環境中,不斷利用對未來樂觀的思考幫助自己渡過每分痛苦的時刻。即便最大的打擊是納粹銷毀了弗蘭克的專業學術手稿,但弗蘭克選擇振作,當他再度恢復完成第二次的專業學術手稿時,弗蘭克為自己能成功的超越挫折而更加肯定自己。
終於弗蘭克被放出為期近三年可怕的集中營生活。弗蘭克以自己為試驗品,經歷他自己的著作,驗證了他思索相當久的精神學術理論架構,創造專業學術理論【意義治療學說】,出版後被後進與讀者廣大接納與採用。 弗蘭克自稱,意義治療法是一種「醫學牧師的職事」。
我常思索:如果弗蘭克當時選擇去美國發展他的事業,我想如今他也不過就是紙上談兵的期刊教授罷了。時間是做學問的人最寶貴的資產,而弗蘭克所失去人生中最豐富可以坐在研究室裏,躲過集中營專心做學問的三年,卻讓他的【意義治療學說】挽救了全世界更多失喪的靈魂。
因為被賦於意義,所以遺憾竟可以成為美好。
我們現在經歷的狂風暴雨,在度過之後,回首看時,其實也不過是人生的一段路程罷了。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遺憾】,其實是對當下挫折的不滿。如果時光能夠讓自己回到那個【遺憾】,我想還是【會有遺憾】為何不選擇【現在】的這條路。
人總要在逆境中微笑堅定向前,弗蘭克的例子是,我們也是。所以有的時候某些遺憾是可以讓生命更美好的,只是不要讓遺憾的感覺每天盤據在自己的思想中。
關鍵在於自己的心境如何調適與轉換。
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