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農業--說白了就是農民,工人是工人,怎麼會是「農業工人」呢?
這樣的話題得從一則新聞說起。據近日的福建《閩南日報》報道,在閩南農業大縣平和,目前活躍著一支龐大的「農業工人」隊伍,他們自備整套農作業工具,專門為別人的果園、茶園、蔬菜園地進行各種季節性作業,根據技術難度的不同,他們的報酬為每日二十至五十元不等。
「農業工人」這一新階層在閩南農村出現,的確讓人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十多年前還被列為福建貧困縣的平和,如今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著實值得十二分高興。
平和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不高,但一提起文學大師林語堂,人們很快就會聯起起他的出生地平和悞仔。林語堂晚年曾寫過一篇回憶平和的散文,至今為許多文人稱道。這個地處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的山區縣,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全境面積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逾五十二萬,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也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全縣旅居海外的僑胞,分佈世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
實際上,平和也算是物華天寶之地,名優特產品飲譽海內外。當地出產的琯溪蜜柚在全國優質水果評選會上名列「柚中之冠」,屢獲全國金獎,被命名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黃旦、奇蘭、八仙茶多次蟬聯福建省茶類評比第一名,是烏龍茶重點生產縣之一;千年古剎的佛教聖地三平寺聞名海內外,年接待遊客七十多萬人次;享譽「閩南第一山」的省級風景區靈通岩,也是八閩旅遊熱點之一。早在一九九二年,平和縣就榮獲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區)」稱號。目前,這個縣的農業開發碩果累累,已建成十二萬畝蜜柚,十萬畝麻竹、毛竹,六萬畝香蕉,六萬畝橄欖等七大生產基地。九六年水果產量增長幅度居漳州市首位,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水果百強縣,尤其平和的蘆柑,已是福建的主產地之一。鄉鎮企業迅速崛起,使該縣初步形成以機械加工、竹木紙製品、食品加工、建築建材、交通運輸和水電能源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工業生產蓬勃發展,「龍溪」牌農用運輸車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在全國擁有相當的名牌效應。
毋庸諱言,在大陸改革開放的前十年,平和人受傳統農業為主思想的束縛,一直放不開手腳。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平和山鄉不再靜悄悄了。昔日自閉的山門終於被打開,從此,這裏的世界一樣精采。
有關報道說,平和縣針對本縣水果種植量大、品種多、產量高的特點,由縣勞動部門牽頭組織,以農業科技部門為主,採用舉辦培訓班、電視講座或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等形式,對農村剩餘勞動力進行果樹栽培、蔬菜管理等培訓,就地「消化」剩餘勞動力。據縣勞動服務公司經理介紹,像這種把剩餘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的在全縣達一千多人,這些「農業工人」以此增加自己的收入後,再投入自身生產需要之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縣的經濟發展。
在該縣的「福建南海速凍有限公司」的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基地上,隨處可看到「農業工人」們忙碌的身影。該公司總經理介紹說,為了適應國際流行的綠色、環保、無污染、無公害、低農殘的要求,公司在南勝、五寨、悞仔等鄉鎮租用農民的土地,建立了一千畝的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基地,並把出租土地的農民招進農場當「農業工人」,這樣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又使當地三千農戶、一萬多的農民直接受益。山格鎮擁有全縣最大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總面積達二萬畝,為此山格鎮專門組織了六十多個專業技術水平高的村民組成了五支大棚技術隊,服務於菜農,同時增加了這些「農業工人」的收入。九峰、崎嶺等鄉鎮則利用白芽奇蘭茶產地的經濟優勢,大力拓展以大芹山、大菄山為中心的優質茶基地,把發展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作為當地剩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
由此,我忽然想起一個大問題。目前中國的農民超過九億,這無疑是大陸人口的主體。自古以來,農民的出路問都成為中國執政者的頭等大事。近半個世紀來,農民的地位雖然不斷得到提高,但農民所得到的實在利益十分有限。改革開放的一項重要使命,最後應當放在農民身上,否則,必將功敗垂成。
在閩南平和縣大地上出現「農業工人」,可以說只是中國千千萬萬農民自我解放的縮影之一。隨著大陸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民」這一蓋上中國歷史烙印的名詞,必將被時代的滾滾潮流無情地淘汰。
2003.04.2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