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將美麗滋潤一種乾枯
張詩劍詩歌評析(4)
4.拓展詩美空間得與失
詩美空間的大小,是一首詩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不少詩人詩作往往過於堆砌意象而忽略詩的內張力即給讀者的聯想、想像餘地;或宥限於直抒胸臆,而使詩的意蘊被淹沒和流於空泛;或未能找到情與景的和諧融合點,使詩的主題與所營造的意境(如果有的話)處於游離狀態,未能收到應有的審美效果。
毋庸諱言,張詩劍的一小部分詩在拓展詩美方面,並未盡如人意。問題可能出在這幾點上:一是強調表現重大題材,而使抒情形象缺乏自我個性。如《香港公園》,留於一般性的敘事組合,「四月的杜鵑/今天最羞人/也最鮮豔」,引發讀者的回味線索單一;二是抒情策略與抒情主題出現分歧,特別是主題先行,影響了詩的美感表達。如《致杜鵑》:你拭著血染的/歷史淚痕/多悲哀/多壯烈/都將過去/胸中的火/不熄/春風一吹/就吹出萬紫千紅/獨佔港府鰲頭。詩寫於香港回歸前一年的港督府開放日觀後,並作為副題,可見詩人想表現回歸這一主題,但在抒情策略的選擇上不理想──以杜鵑作為主體意象,與回歸沒有必然的關係,因此兩者扯在一起,似乎較牽強,反而他的另一首《洋紫荊正名》就克服了這一障礙;三是反應現實生活題材的詩,詩人的審美觀察,對現實的藝術抽離不夠,受制於平面而非立體的審美想像。如《深圳清道姑》,整首詩停留於白描清道姑的日常工作的動作過程,結尾「你用掃帚/抒寫春天的報告」,比較落俗套,缺少情感衝擊力和審美愉悅。四是抒情客觀化,無意識放棄個性化──而非個人化,造成詩義存在「空洞」──而非空間。如一九九五年寫的《春天,在深圳》,寫「十多年前一陣風」開始改革,深圳冷土變熱土,面貌一新,是因「鄧公手拂春風/而非神的感召」,結尾:「把心留在深圳熱土吧/將血輸入地下管道,再把熱土揉成詩句/用詩推動生活熱潮/春的召喚/處處閃現花的微笑」。此詩所抒的是很大眾化的情緒,對改革給特區帶來春天欣欣向榮的感受過於「客觀」,政治說教成分居多,詩義的空洞處就在於未能提供真切動人的情感律動。
詩人不像機器,可以大批量生產出客戶訂單所列的物品,何況機器也時常有次貨甚至廢品。一個詩人更不可能每首詩都是精品,否則就是苛求。以上籠統評點張詩的一些不足,只是提供給讀者多一個審視張詩的角度。實際上他的不少詩給讀者拓展出令人側目的詩美空間,流傳海內外。這決不是取巧奉承。
《紫砂茶壺》是張詩劍最受好評的詩作之一,甚至在讀者中,詩名與人名聯在一起,足見其影響之深廣。詩不長,全引:
你送我的紫砂茶壺
我很珍惜
一直未啟用
原不相信香江水
會泡出江南春
你遠去了
為了淺嚐思念
我才打開茶壺
放進閩南的鐡觀音
滾水
竟然一樣沖出陸羽夢
這時我才認真地
讀滄海
讀太陽
讀土地
讀人生
一不小心
把壺蓋碎了一角
心痛之際
鐡觀音卻變成
苦澀的情人
上文提到,詩人對此詩在自評中曾側重於「象的交叉轉化」,特別是第三節結尾,意象有物物轉化,也有物人轉化,此詩從疑惑、肯定到壺蓋碎了一角,一波三折,虛實縱橫,較能震動人心;詩心感物,流連萬象,寫器圖貌,隨物婉轉;詩中的壺、茶、水、茶神陸羽,層層展開,不斷加重立意的含金量。此乃詩人的寫作表白,讀者在欣賞時也許有其他聯想,好詩的廣闊詩美空間恰在於此。
我細細品讀過,而且是在相隔數年期間,但我一直感到,這首詩有著至今未被論者注意的詩義。作者在幾個收入版中的註解都言明:紫砂茶壺是劉再復同學送給我的。劉是著名文學理論家,乃張詩劍在廈門大學中文系求學時的高班系友,兩人當年就一起搞校園文學社團和雜誌,結下了深厚友誼。詩寫於敏感的一九八九年,那年劉因眾所周知的「六四」風波而去國,開始「漂流」生涯。張寫這首看似詠物的短詩,一方面是借物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更重要的是抒發一種對「漂流者」的慰藉之情。這是人生苦旅中千金難買的無私情感。詩的第一節,香江水和江南春,前者是「我」,後者是「祖國」或「愛國心」,用疑慮的口吻來加重「我很珍惜」的內心不安之情。第二節中,「閩南的鐡觀音」暗喻家鄉,因為劉的老家在閩南,以鄉情喚醒潛意識中的善良之心,「滾水」代表經歷一場巨變,正是在巨變後的「陸羽夢」中,對現實有了重新的認知,而「讀滄海/讀太陽/讀土地/讀人生」,均為劉的著作名,一語雙關,至此抒情主人公因「滾水」而對現實再思考的前因後果得以明確下來。陳娟說,這裏「蘊含著一種來自屈杜又別於屈杜的家國之思」,一點不錯。第三節是詩最精采之處,與其說寫「我」,不如說寫「他」,「不小心」更是可圈可點,總之結果是「碎了一角」,這一「碎」成了心中永恆的痛,讓人審美想像的空間突然天開,可謂神來之力讓它非「碎」不可。正如有論者慨嘆:「殘缺的美雖然不無終身憾,卻道出了遊子最真誠最深刻的心境」。接下來,「鐡觀音」的出現就像交響樂中的再現部,使之前出現的一切得以重新亮相一遍,只是詩人有意隱去;「苦澀的情人」點出了全詩的靈魂──這不是贈物者的自身處境和角色的寫照嗎?
《紫砂茶壺》的成功,當然不是幾個意象交叉轉化、意象虛實結合所能完全達致的。關鍵是詩人運用了顯喻、隱喻,以及黑格爾所說的「意象比譬」技法。據《美學》指出:這種意象比譬「常把彼此各自獨立的事物結成為錯綜複雜的意象」。(藍華增:《意境論》,第226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在張詩劍的這首詩中,意象比譬其實就是塑造被王國維界定的「無我之境」,高就高在「無我」中「有我」,詩美空間亦因此得以大大擴張。
《春‧甜夢》、《母親的鄉愁》、《家鄉三月》、《鄉愁》、《秋的思索》、《秋葉》、《聖誕花》、《天邊之路》等詩,以及收在詩集《秋的思索》中一系列和韻作品,都可看出詩人在拓展詩美空間方面的努力與效果。和韻詩數量在張詩中所佔的比例未必太重,但這類詩反而寫得很平均,作者謙稱是一種嘗試,實際上頗為成熟,所和的韻只是形式而已,相反,詩的內容有自己的再創造,留給讀者的回味更加深沉,更加深遠。至於他的大量配畫詩(主要收在《流火醉花》),也有不少精品,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琳琅滿目,耐人尋思,意境與詩美光輝都值得關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