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31 03:57:01| 人氣3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詩劍詩歌評析(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只將美麗滋潤一種乾枯
  張詩劍詩歌評析(3)
   








   3. 抒情詩的意境追求

  詩歌離不開意境、意象。抒情詩是詩人內心的「外化」。早在黑格爾的《美學》就提出,抒情詩的意象必須達到如下幾方面:一、主體與客體相結合;二、其中必須蘊含著理;三、必須具有獨特的個性。(藍華增:《意境論》,第221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
  萊辛也在他的《拉奧孔》中說:「詩人還要把他在我們心中喚起的意象寫得像活的一樣,使得我們在這些意象迅速湧現之中,相信自己彷彿親眼看見過這些意像所代表的事物,而產生這種逼真幻覺的一瞬間,我們就不再意識到產生效果的符號或文字了。」(轉引自藍華增:《意境論》,第21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對於我來說,「詩人的」張詩劍是前輩、學長。其詩無條件認同生命的存在、交采斐然,深沉而蘊藉,中西合璧,含哲理之光;作品被收錄進數十部典籍、選集,不少詩作翻譯成英文。前文談到,張詩劍的詩對意境的要求非常嚴謹。他喜歡寫一些古體詩,十分講究詩的構思和推敲。
  甚麼叫做詩?張詩劍的回答是:詩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生活內涵。這是最簡單的說法。但是寫詩並不簡單。他很具體提出:關於詩的意象、意境、意蘊。
  l‧意象:所謂意象就是捕捉到的客觀物象,但要經過詩人加工,沒有意象就沒有詩。單一的意象叫「意象素」,多個「意象素」就組成「意象鏈」,多個意象鏈可組成「意象群」。詩的意象多寡,並不能判決詩的優劣。如李白的《靜夜思》:
   意象---轉換---意象     意境    意蘊
   ↓     ↓      ↓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詩意象簡單,意象轉換得合理,意境深遠,意蘊深邃。他相對喜歡意象集中的詩,意象簡單到繁複都要集中,即轉換合理,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後者更有力、深刻。「意象鏈」如《唯我獨尊》、《讀報》。「意象群」如《十六個小圈子》。
  2‧意境:意境是一種「藝術境界」,是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美學見解與客觀景物(或物象)融合而成的藝術境界。意象、意境、意蘊相交插、重疊的如《紫砂茶壺》(寫好友)《春‧甜夢》、《相思》(寫給妻子)。
  3‧意蘊:即「內蘊」,有的內蘊可以看出,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詩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緊密融合,和諧發展,才能表現出內蘊的層遞性。詩不以長短分成敗,卻以內蘊深淺論優劣。這是內功,可以《春‧甜夢》為例。還有寫《祖國,母親》和《故鄉水》,流傳也很廣泛。
  至於寫詩的技巧,他認為,真正寫好詩,應是「因情輔景」或「見景生情」,絕不能用積木拼造的。所謂構思,不是絕對的。所謂靈感是最重要的。靈感是詩的意蘊所在。以長詩《香妃夢回》為例,他說:許多友人都說是我寫詩的突破,那年九月訪新疆,很想用詩的形式來表現,但苦思冥想,怎麼也難以動筆,直到十一月底想起香妃,以她美麗、堅強,熱愛新疆的形象貫穿全詩,把新疆的風物人情都掛串起來了。此詩花了兩個晚上便寫成了,約一百六十行。當然寫時順序、取捨、文詞技巧還是要講究的,為了增加詩的情趣,把香妃當「假想情人」。
  從以上引證可以看出,張詩劍的詩對意境的追求,並非停留於理論說教。他的詩歌創作,數十年來努力實踐著自己的追求目標。
  意境,是中國詩人千百年不變的話題,歷代學問家也留下多部較有代表性的意境論學說,如皎然的《詩式》提出「取境」見解,唐末司空圖的《詩品》關於詩境二十四種風格,嚴羽的《滄浪詩話》以禪喻詩的「興趣」、理趣,王夫之的「情景」說強調情與景的關係,近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則全面論述意與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尤其著名的「三境界」之說。這些理論涉及意境的發生,意境的構成,意境中的情與景,意境的表現形式等等。相信張詩劍對古人的一系列意境學說的論述頗為熟識,並且直接貫徹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這點,從他的部分詩作的題目可見一斑:秋的思索,秋葉,同根生,七月流火,相思,荷魂,香妃夢回……
  對照張詩劍關於詩的意象、意境、意蘊三個層次的解釋,反映出他對意境追求有較深厚的理論依據。他在大學讀的是中文系,研究過中國古典文學,而且幾十年來,他也寫了不少古體詩,在現代詩中亦不時閃出如唐詩宋詞的佳句。
  《母親的鄉愁》:……母親的鄉愁/高高像山/長長似水/朦朧如黑夜/清晰勝明月/春雨淅淅/白霧滾滾……
  《七月流火》:七月/失去風/失去雨 然而/獲得一堆火/潑出去的火焰/是藍色的青春/在動蕩中──燎原
  《故鄉水》:擰開水龍頭/噴出故鄉水/水花飛濺處/心向故鄉飛……故鄉有圓井/燕兒低低飛/挑水釀酒去/蛙聲陣陣催/妻兒門前等/未飲心先醉……
  許多論者和讀者都喜歡《故鄉水》,此詩為張詩劍移居香江後的成名詩作,形式上像古代五言詩,只是內容和意境卻是很「現代的」。詩句似乎沒有特別之處,但它的成功之處恰恰是以接近口語的淺白語言,營造出濃烈的思鄉意境/情境,詩人在詩中用了龍溪、碧鏡、紅梅、鳳池、燕子、蛙聲、圓井、遊子等等極具思鄉味道的意象,增添了詩的感性色彩,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心靈回響。無怪乎陳娟感言道:「他用白描的手法,卻盪漾著古典詩詞的韻味,詩中感情飽滿而含蓄,感染了讀者的情緒,跟他一起想起美麗、親切的鄉梓」(《陳娟文集》第233頁)。因此,這首詩後來被收進吳奔星主編的《中國新詩鑑賞大辭典》,應是眾望所歸。
  意境是詩歌的基本審美範疇,意境理論是中國詩歌美學的核心問題。大陸學者藍華增教授在他的名著《意境論》中指出:在詩歌創作中,由於形象思維的作用,情與景的統一,形成了意境。意境是詩歌領域形象思維的具體形式和結果。他又說:詩人的創造和讀者的再創造既然都是形象思維活動,那麼,意境就不僅是詩人的理想和感情同客觀的景象事物相統一而產生的境界,而且也是讀者借以感到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受到感染和陶冶,提高思想情操的誘導物……真詩同假詩,就看它有無意境;詩的文野之分,粗細之分,高低之分,就看它意境的深淺厚薄。(藍華增:《意境論》,第3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張詩劍的詩歌創作,在為讀者提供「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方面,無疑作出極大的嘗試:他既能從中國古典詩詞中吸取有益的表現技巧,又不斷從現代詩歌的靈活多變、更加豐富多采的情感內質,切入諸如移情、通感、時空變幻等潮流手法,加上充滿生命力的激情,從而使他的詩構築起令人驚嘆的情感高樓,新奇的意境不乏典雅、含蓄卻獨具擴張力的審美魅力。
  張詩劍指出:詩言志,詩緣情。「意」是一首詩的核心,通過「象」使「意」豐富、深刻、活躍起來,形成一種詩的意境和意蘊。捕捉意象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詩強調的意象,其實就是所謂「形象思維」,用具體事物的形象,去創造詩的意境、意蘊,來表達抽象的思想感情,這就是詩具有感染力和迷人之處。他還主張,象可多可少,但不可散。無關痛痒,散亂無章,不知所云,浪費筆墨。「象」最好要扣緊「意」去營造,層層深刻,才能產生動人的力量。他曾舉出現代詩處理意象的十種技巧:1.虛與實的轉化;2.靜與動的轉化;3.內與外的轉化;4.部分與整理的轉化;5.人與物的轉化;6.象的交叉轉化;7.意與象的融合式;8.象的递進式;9.象的重疊式;10.象的旋轉行進式。(《香港文學報》2005年第2期)
  這些手法在張詩劍的詩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實例。《相思》是第一種;《故鄉三月》:「且把回憶珍藏/鄉愁折疊/在那酩酊的季節/追飲月兒的微笑」,是第二種;《夢釋》是第三種;《祖國,母親》是第五種;《紫砂茶壺》:一不小心/把壺蓋碎了一角/心痛之際/鐡觀音卻變成/苦澀的情人,是第六種;《春‧甜夢》:「水面上絨織的笑紋/織著梨渦/織著花香/她睡了,在織鄉夢麼?」,是第八種;《唯我獨尊》將蓮苞與火山兩個意象重疊起來,屬於第九種;不過第十種並不易為,中國現代派大師卞之琳的《斷章》堪稱典範。(待續)

台長: 一片汪洋
人氣(3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