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文化讀後心得2004/10/19 卡洛普.達瑪拉山
這本論文集,是接續討論Godelier對社會型態的討論,而且與他之前的民族誌”making of great men”作進一步的對話。對於M. Sahlins的論點,Godelier在他的這本著作中對Big man與Great man的分別有不同的看法,亦即不能單就政治組織的穩定與否來斷定,而且對於Sahlins的政治組織的單向進化多有所批評(二者均對歷史與進化的方向是一致與否,都抱持質疑的態度)。Godelier在質疑之餘,提出了社會組織的定論,應該由該社會的“親屬、宇宙觀等”更細節的課題去討論與瞭解。而這本論文集則對這些方面則有更詳盡的討論。
第一篇文章,P. Lemonnier是由交換的時機與場合來看新幾內亞社會所呈現出的社會特性。他提到戰爭,是Big man社會操弄交換目的而有的手段與藉口,多半的交換是透由戰爭的進行而有交換的行為,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在平承時期或媾和時,亦有類似的交換行為。而Mark Mosko的那一篇文章,更以細微的模型來討論二類交換行為二方的權利義務與主客的關係(103)。他利用互補的四公格模式來分析Great man社會所存在的類似“階級”的現象,類似於R. Keesing在其著作“文化人類學”中所提到努爾族的分支組織的分析方法(336)。
在第二篇文章,J. Liep透由他在Massim這個區域的經驗,提出了Big man、Great man與Chief的三邊規律。就筆者的發現,覺得作者採用一種Overlaping的分析法,將三種社會組織的特質作分析,而形成P33的三角關係,由這個圖可以看到每一個與頂點相對的邊是該社會組織不存在的特性。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R. Wagner就對之前的研究有反思的觀點。若以西方的觀點,個人與集體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在研究的地區是不存在的,不是單一也不是複數,不是部份也不是一個總合。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反思的空間,到底當地人對於這三種社會組織型式之所以會如此而且會遵從,而且社會秩序成為可能,當該如何看待,如何思考我們的分類架構。
我們將第11與14章放在一起來看,前者比較二個不同的社會,Baruya代表Great man社會;Hagen代表Big man社會。他提到了Great man為內部關係清楚,其可以獨立存在較不需依靠其他不同的社群的支援,但Big man則不同,其形成一個unity與外界接觸。再對照到第14章,在Big man女人為男人得到權力的工具,而在Great man女人與男人各司其職,互謀其利。我們直接對應到他們透由交換所得到的結果,Big man積累了財富,但他必須持續透由交換投入財富,以得到更高一層的財富滿足,故其必須擴大其接觸面,而向外界發展。Great man則不同,其交換的結果為維持其社會的平衡,因其等值的交換特性,在其社會應可說是接近平衡的社會體系。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得到幾個觀點。一,這二者的關係不純然為演化的關係;二,當地人觀點與西方知識份子的詮釋是否適當;三,地理位置、歷史等是否可以用來做為演化關係的論證;四、殖民力量的涉入對社會的影響,應該也要正視。
(這本論文集我並沒有看完,以上只是大概的看法,若與文章本意有出入,可能是筆者自己的誤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