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邏輯很特別,也很值得學習,
成人總是用相同的方式解決不同的問題,
如果解決不了,不免發慌、緊張,殊不知換個方式試試看,
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那麼多的包袱,
他們可以放開手、放開心的去嘗試,
錯了,再來一次!失敗了,再站起來,
我們還能保有多少這樣的努力不懈?
是誰讓我們變的畏畏縮縮?
今天老師利用實物和孩子討論數學,
白板上有許多水果,總和有10,
孩子可以任意挑選想要幾種水果,另外的人必須算出剩下多少種水果,
老師:「6加多少會變成10?」
峰:「4。」
老師:「你怎麼算的?」
峰:「6嘛!然後7、8、9、10。」
(峰一邊數7、8、9、10,一邊拗下四隻手指,因此推論出6+4=10。)
老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弘:「因為9+1=10,8+2=10,7+3=10,所以6+4=10。」
(這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但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
大多數的孩子對於加法並沒有很瞭解,但是因為想要上台挑水果
(答對的可以上台挑),因此很認真的計算著,
十隻手指頭拗來彎去,就想要算出正確答案!
不過孩子利用手指計算有一個問題,
如果題目是6+2,
孩子的6只會伸出大拇哥和小指,再加上2,答案等於4!
如果題目是7+3,
孩子的7只會伸出大拇哥和食指,再加上3,答案等於5!
孩子不瞭解7就要比出七隻手指,但是如果透過畫圈圈或是拿取實物,
孩子就不會搞錯!
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老師:「加和減有什麼不一樣?」
如:「我知道,加比減中間多了一條直線。」
(哇!哈!哈!老師的問題應該不是這個意思吧?)
弘:「多了就要減掉,少了就要加上去。」
(這樣的解釋真棒!)
如:「所以衣服穿太多要脫掉一件是減,穿太少要多穿一件就是加。」
(如的舉例讓其他孩子更清楚明白加減的意義)
透過孩子的解說,所謂的數學並不困難,
相反的,數學變得很生活化、很有趣!
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正經八百的教?一邊玩一邊學不好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