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2 21:15:24|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迷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5/3:也許到畢業那天,才能真正作自己吧?有一部份遲了發展的人生,不過卻有比較年輕的心靈,是服從於現實,抑或是另一種幸運?

~~~~~~~~~~~~~~~~~~~~~~~~~~~~~~~~~~

爺爺一輩子做過很多事,但是只有抗戰的八年,與他一起浴血、九死一生的弟兄、那些事,是他自壯年後六十多年來一直述說的,一直講、一直講,我也已聽了二十多年,耳朵長繭,甚至因此不投入現代史的領域,他還是一直掛在嘴邊,永遠是那些事…

山社的來來去去,我也曾身為其中的一陣風,在其間旋了幾年,卻像著魔一樣,低迴往返、能引起心底漣漪的,還是那些老掉牙的事兒,不講了,它還晃蕩在那兒,轉悠悠,在不忙的瞬間像流星一樣唰過腦際,極少數不是讓我這麼冷血以對的時刻。

出過幾次隊伍,真的就算這個世界的人了嗎?手也不揮,就這麼隱去的人很多,但是何謂這個世界的人?就是提起這個世界時,他竟然會停下眼前的事幾秒,認真起來,即使耳朵在說話的幾秒過後又再度把很多訊息當風過去,這幾秒裡的話卻已入心記下了,等有空再想。

山的世界讓我與正常的世界剝離,我過得很自然,但是有個世界許多日常生活的人都進不去,我也樂得清閒,雖然我為了這個野外,付出了語文、年歲、文學、…。是我封閉,還是如此這般過太久了?崔祖錫這麼過,似乎很愉快?可是無家少業,獨身漂泊。

登山的為了什麼,要如此執著?這個世界真的值得我們這麼固執不通嗎?守著這些信念和原則,會不會讓我們真正最近的家人再也不瞭解我們?山子就像入了幫派,一群人卻這麼堅持著過得很快樂,一生愛山,一世樂水。中間有一條線,準繩也罷、界線也罷,同道相識,異路難知。過度的執著和從小接受的階級想法該去除,山上孩子的純真可以留下,但莫名的患難情是苦域裡被過度放大的七情六欲,還是像爺爺一樣的回憶?回憶該怎麼保留?青澀衝動年紀裡留下的、過於強烈被放大的情感該怎麼收攝?用讀書克制?用勞累抑制?用成長淡化?用忙碌遺忘?

長大了該離開這個世界,而就此接受常俗的規則,成家、立業、培育、攢錢、…老去的那一天,坐在搖椅上說著千萬變的陳舊往事?劉其偉在世俗價值中很傑出,自我價值中亦有著多采多姿的一生;我如此駑鈍,能學他那樣過一生嗎?小佳雯要去巴西熱帶雨林,那我要不要去藏疆大迂迴和聖母峰,或吉力馬札羅火山?

再也寫不出生動的散文,是近期最大的傷感。跳脫不出某種思維格式與衡量標準,算不算一大挫敗?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台長: 北極馬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