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妳是哪一種類型的女人,結婚的想法,都總會在某時某刻閃過妳的腦海。而實際上,大多數的女人最終還是會選擇結婚的。
原因何在?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點出了重點:「結婚的女人似乎總是活得美好一些。從外表來看,結婚的女人才是完美無瑕的女性形象。」
誠然,這確是每個女人心底裏的集體潛意識。
結了婚的女人,得到了男人公開許下的承諾,受到了社會規範和法律的保障,遂升格成為名正言順的「好女人」。事實上,不管女人的本性如何,倘若要美化她,沒有比冠以「家庭主婦」的名銜更完美的手段了。
女人,不是為了照顧丈夫的日常起居而煩惱,就是為了操持家計而傷神。她辛勞而滿足,渾身散發著幸福的光芒。即便事實並非如此,這種關於已婚女人的「正面」想像已植根於每個人的心中。
一個已婚女人,即便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已趨淡漠,她都仍是受到社會大眾認可的模範女性典型。
這就解釋了為何當婚姻關係一旦出現了「第三者」,原配夫人總是可以得到天下人的憐憫,成了事件中最無辜的受害者,而「第三者」則總是會受盡指摘,無法擺脫邪惡無恥的負面女性形象。
至於男人與「第三者」之間的關係呢,大眾也一向有如此的共識:「第三者」是主動勾引男人的妖女,男人則是被勾引的犧牲者。男人受美色所迷惑,沉淪慾海,迷失心性,把妻子的深情和不問回報的付出都忘得一乾二淨。男人,是錯了,但畢竟是一時的糊塗,仍是情有可原。但「第三者」呢,則是罪無可恕了!
這套正邪對立的思維,不僅存在於局外人,其實也會不自覺地影響了三角關係中的當局者,包括當初主動向第三者展開追求的男人,以及其實也是受害者的第三者。
只要當偷情的熱戀期一過,男人就會自然地「良心發現」,為自己的多情和無義深感懊悔,轉而重投正室的懷抱。
而第三者呢,儘管曾經贏得了男人的「愛情」,但還是敵不過千百年來世俗為婚姻所賦予的神聖地位,任何冒犯或公然的挑戰,都註定會惹起「公憤」,與世俗對立,終必落得慘敗收場。
所以,不管你是一個多麼能幹自主聰明艷麗的「第三者」,只要妳仍是女人,妳就應該為作為女人的自己作一個最好的打算:做一個不僅受男人疼愛的女人,還要做一個受世俗保護的女人。
婚姻,絕對是每個追求完美幸福形象的女人的必然選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