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芳瑜
《深紅》
しんく野澤尚著‧王蘊潔譯 皇冠文化出版
2009年3月
多
數的讀者在閱讀《深紅》之前,大概都已從日劇中領教過野澤尚迷人的戲劇鋪排功力。無論是「戀人啊」、「水曜日的情事」,或是「冰的世界」、「沉睡的森林」
等等,不管是婚外情或是命案,野澤尚總在這類緊繃的危險關係上,不斷堆高複雜性,再以小刀一層一層劃開人性,模糊了好人與壞人的界線,試圖以不同的思考與
視角,探討真相存在的可能性。
正當觀眾陷入野澤尚的戲劇漩渦而不能自拔,他也同時挑戰小說的書寫。並且在2001年,以《深紅》拿下了象徵「作品能夠傳達時代氛圍」的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繼戲劇類「向田邦子賞」最年輕得主的頭銜,摘下另一座文學桂冠。
藝高膽大的顛覆
《深
紅》一開始就顛覆傳統推理小說的寫法,將龐大、血腥的命案以及「誰是凶手」,逕自拋擲在故事的起頭。更驚人的是,就在我們隨著野澤尚去拆解命案真相,深入
受害者和加害人雙方遺族的內心世界時,現實世界裡,野澤尚竟選擇在人生顛峰,以自殺結束生命,丟給讀者更大的謎團。這使得在閱讀《深紅》時,不免有閱讀
「遺書」的想像與恍惚,彷彿身邊圍繞著一個更複雜難解的推理案件。
當龐大命案橫在眼前,在這片血的「高潮」之後,《深紅》這本小說才開始進入真正的高潮──人性的探索:藉由受害者遺族和加害人遺族的成長過程,擴展因雙方不同性格所產生的命案餘毒層次。
如此一想,小說起頭就展開最血腥的場面,不免是作者「貼心」的設計了。因為先讓讀者措手不及地進入第一個高潮之後,便能呼吸順暢地,跟隨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更深刻人性問題與探求,體會更多與人性種種正面交手的高潮。
這樣的顛覆,顯現了野澤尚藝高膽大的寫作企圖心。接下來,他更拿出看家本領:人物的對位,以便一如照鏡般折射出不同的人性光影。
精彩巧妙的對位
這樣的對位設計,相信野澤尚的日劇觀眾並不陌生。如書中導讀作者陳國偉所述:在「戀人啊」中他設計讓男女主角在婚禮前相遇而相戀,半年後竟成為鄰居,而繼續發展柏拉圖式的愛情,卻沒想到彼此的另一半間原來早有愛戀關係。而在「情生情盡」(註)與「水曜日的情事」中,野澤尚都讓男主角因外遇而離婚,卻又在與情婦結成正果後,回頭尋找前妻重拾舊愛,發展出再一波的不倫關係,在妻子與情婦的身份轉換間,形成角色與關係巧妙的對位。 更
有趣的部分,是我們可能發現:「戀人啊」那個主控欲強烈、執著,不斷於郵局放置情書的女主角(鈴木保奈美飾),其性格模式不正與「水曜日的情事」裡那個主
動、主控且貼心的情婦(石田光飾)相同?這個在「水曜日的情事」讓男人難以招架、讓妻子痛苦的情婦,在角色與手段轉變之後,卻在「戀人啊」成了讓許多觀眾
憐惜喜愛的角色。「好」與「壞」在此便完全模糊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這些看似浪漫或是刺激的愛情故事中,野澤尚總是讓觀眾看得不安穩──他似乎總是「不懷好意」地不斷追問: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在《深紅》裡,我們看到那個較陰暗卻又主動的角色,是受害者遺族(奏子),而性格較柔和、光亮的角色,卻是加害人遺族(未步)。野澤尚利用人物的對位與性格的對立,將這些人性的模糊地帶放置在不同角色身上,企圖挑戰讀者過於簡化的主觀認定。
而
當故事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不管是反覆出現在受害者遺孤心裡的「四小時重演」創傷症候、凶手行兇時的「空白三十秒」,以及受害者和凶手兩人的性格與成長背
景,野澤尚都鉅細靡遺、滴水不漏的合理推演。這顯現野澤尚在心理學領域也下足了功夫,畢竟這部分的抽絲剝繭不僅是法律難以做到,也正是閱讀小說的趣味!
在書的後半,作者還安排了奏子帶未步去看間諜電影試片的小段落,藉此小小嘲諷不少好萊塢間諜片雖然熱鬧緊張,但是合理性不足。這個段落不僅閃露了野澤尚的熠熠自信,也令人莞爾一笑。
即便整部小說的真正高潮在於人性的描寫,但編劇出身的野澤尚非常重視故事節奏,加上他充滿視覺意象的書寫,使得全書讀來毫無冷場。
血的層次與想望微光的心跡
有不少評者認為野澤尚的小說寫得比他的戲劇作品更好。就這部《深紅》而言,我同意這樣的說法。原因是野澤尚戲劇裡藏有的文學隱喻,藉由文字呈現之後,視覺感依舊,而那些文學暗喻則在文字裡,卻有了更多散放的空間。
例如本書書名《深紅》,指的是故事裡發生的血案。而血液既是死亡,也是生存的意義,書中對於血的意象,更是有各式各樣的描繪。此外,未步工作的酒吧名為「冰風暴」,也有敏感的讀者認為它似乎意指李安刻畫家庭體系崩潰的電影《冰風暴》(The Ice Storm)。
而
就野澤尚的創作脈絡來看,日劇「冰的世界」與「沉睡的森林」似乎是《深紅》前身,而此書則是一脈相傳的完結篇。在這三部同樣都探究命案起因,也同樣都探索
生存者內心世界的作品裡,野澤尚毫不迴避地挖掘這些看來黑暗的事件,就像「冰的世界」裡那位直視情人糜爛屍體的女主角,企圖在其中找出更晦暗或更良善的人
性風景。
而人性的風景,究竟是怎樣的一幅景色呢?也許它就像《深紅》中的警察看到的血海:「妳的父親、母親還有兩個弟弟流的血,有的是鮮紅色,有的是深紅色,有的很混濁,有的反射出飯廳的光,血海似乎有好幾個層次……」 生存者的人性,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野澤尚的這幾部小說和戲劇作品裡,他雖然不停地扒梳黑暗的肌理,但這些作品的結局,看待「生存」卻還是充滿著微光。這也許是野澤尚希望看到的景象吧?
在閱讀《深紅》並重看「冰的世界」時,我不斷被野澤尚的自殺疑團所困,不免思索著前述的那位警察接下來所說的話:「四個人躺在血海中,當時敝人所受到的只是衝擊罷了,如今,卻可以用另一個字眼來形容。那是一種無力感。」 看著「冰的世界」開場,男主角流著血墜落海裡的內心獨白:「原來死亡是這個樣子啊……」我也不免想到野澤尚。想到他留下的遺書上寫著:「雖然我還有許多夢想,但是我先走一步了,感謝大家至今的栽培。」這似乎成了他對喜歡他的讀者最溫柔的問候。而他的死,也是喜歡他的讀者最大的遺憾。
(本文刊於人籟論辨月刊 2009年10月號)
延伸閱讀
這血的羈絆,過於喧囂——野澤尚與他的《深紅》 /陳國偉
深紅的惡 /紀大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