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1日發生了大地震,五年來像我們這樣還能正常過日子的人,該忘的也忘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去看敘述地震的記錄片《生命》,到底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找到什麼?
*******
我不是一個太有使命感的人,921時,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樣,捐了幾次小額的捐款,好像還捐了睡袋這類的物資吧!其實記不清楚了。
也一直很怕看災難的鏡頭,看到那些生離死別、一夕間,人生就產生劇變的畫面,光是想到就覺得無比沉重,不願逼視。更何況是關在戲院裡142分鐘,眼盯著這場台灣這近年來最大的災難?
「支持國片、支持好的國片」這樣的呼籲,偶爾我會動容,那是因為婚前我一直是個影癡。可是婚後呢?或者那些本來就不常看電影的人呢?人生已經太苦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永遠擔心照顧不周的情人、家人,剩下來的時間,只想好好休息,或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卻還要去看這麼一部"沉重"的記錄片,這樣的情操都不免讓人懷疑是唱高調了!
我的想法或許正是多數人的想法,所以全景的《生命》排不進華納威秀。
要不是一位不曾謀面的網友(mathue小姐)突然寫信告訴我,要買兩張全景記錄片的電影票送我,才引起我的好奇,是怎麼魔力的片子,會讓我收到這樣一份突如其來的禮物?
點了她提供的「紀錄片公園」的聯結,讀著下面這一段文字:
『進入災變現場,眼前所見的景象,突如其來的震驚,根本讓人無法思考,我們還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從哪裡開始?……我無法說出那樣的震撼是什麼,好像他們失去的不是家園,不是親人,而是失去靈魂。』四年多來,全景的攝影機一直沒有離開震災現場,直至今日。這些影像見證和十二位成員的人生過程,將成為七部紀錄片在『全景映像季』中正式宣告。
提前在電影院放映之前,我來到智邦的放映室。
鏡頭前,火車一次又一次穿過隧道。沒有災難片中山崩地裂的畫面,沒有家屬們呼天搶地的哭喊,九份二山上,房子、街道、人,什麼都不見了,到處壟起的新土丘上,只有怪手不停挖掘的聲音,逃過災難的家屬在一旁,只是安靜的等待。生命在這裡似乎只是無止盡的等待,「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吳乙峰問,而我們也正好思索同一個問題。如果遭逢巨變,我們該如何面對?
不同的人確實有不同的反應,這是吳乙峰要帶領我們看的,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像朋友一樣的陪伴、追蹤,這才使得生命有了厚度。
年輕的姊妹花找不到父母的遺骸,問她們:「有沒想過萬一找不到怎麼辦?」她們難掩天真的說:「沒想過。不會找不到啦。」
一家七口全埋在陌生土堆下,只有二哥和她獨活的女大學生,一年多來沒有夢到摯愛她的父親,最多也只是背影,她說:「她覺得自己被人(父親)背叛了。」
離開家鄉到日本賺錢,把孩子託給阿媽照顧的年輕夫婦,七八年來,每年只能回家鄉一次,探望一雙稚子還有受他們托付的母親。沒想到一場災難,所有寄望的都不見了,當夫婦重回異鄉工作,電車裡是他們木然的眼神,他們要如何重新展開生活?
打電塔地基為生的夫妻,痛失兩歲的稚女,災難中,老天爺竟給了他們另一份讓人驚喜的禮物。母親在一週年後寫給稚女的信,她用平和溫暖的口氣唸出:「請妳原諒媽媽把妳留在山上,只把姐姐帶下山工作……媽媽其實一直都沒有忘了妳。」
這其實不是別人故事,我們也都在裡面。人生總難免有挫折和意外:公司裁員、情人另結新歡、婚姻中的平淡冷漠;小到房子漏水、走路摔倒、政治人物吵鬧不休......,有些時候我們覺得世界荒謬,人生不值得活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被出賣了,生命狠狠地開了我們一個玩笑。
看看別人的故事吧!我想,當我們眼裡只看得見自己,生命永遠找不到出口。
有人說人生如浮雲
有人說人生像柳丁
還有人說人生像一坨大便
那你說呢?
不管你的天空是豔陽高照,還是灰濛濛一片,先別急著下結論吧!如果你對生命還有許多疑惑,請你去看看吳乙峰的《生命》,或許在某些時候,我們會想到這些人,並試著用另一種態度來擁抱生命。
試著用更深的角度來看待生命,也給這些努力紀錄人生的人一些支持,做法很簡單:
「全景映像季」,共推出七部作品:
《生命》 作者:吳乙峰
《梅子的滋味》 作者:郭笑芸
《部落之音》 作者:李中旺
《天下第一家》 作者:吳乙峰
《三叉坑》 作者:陳亮丰
《在中寮相遇》 作者:黃淑梅
《再見長寮尾》 作者:李雅芬
*(後三部僅於重建區放映)
相關網站
http://www.fullshot.org.tw
放映時間: 2004年9月18日~10月8日
票 價: 全票190 學生票150
8月15日~9月10日預購8折優惠
放映地點: 總統戲院
(臺北市中華路一段59號-捷運西門站2號出口)
購 票: 年代售票系統 02-23419898
或請上年代網站
http://www.ticket.com.tw 查詢
20人以上團體票請洽 【全景傳播基金會】 02-276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