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17 06:22:10|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房市多空論戰 Part1__徐一鳴:張金鶚教授的話為什麼不能聽?2011/7/1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超低利率時代 存錢不如買房

看過顏炳立總經理與張金鶚教授對於房市看法的對談後,張教授還是保留他一貫的看法,失望之餘,我忍不住要插上幾句話。

空頭總司令其實是看多

如果張教授真的相信他自己講的「跌3成」的看法,他應該把名下3間不動產早早逢高賣出,等3?5年後,跌3成時用低價接回來。然而,張教授一直說會跌,但並沒賣出他的房子,所以,我大膽推論,張教授嘴裡喊空,行動上其實是看多,這讓我想起以前去日本旅遊的趣事。

幾年前,我到東京觀光,路上向一個看來蠻洋派的年輕人問路:某飯店該往右走,還是往左走?他楞了一下,用手指了左邊,但他嘴巴卻說「Right(右)」,這下輪到我楞在那,不過,當下我立刻決定:寧願相信他的手勢,而不相信他的英文,結果證明我判斷完全正確,順利回到酒店。

我想,這日本人可能英文不靈光,把Left(左)說成Right(右),但手勢則是發自內心的意思表示,比較可信。我要說的是,雖然張教授一直喊空,但從他沒賣名下不動產所透露出的意思表示,其實比較值得我們相信。

我跟張教授有一飯之緣,相談甚歡,願意相信他喊空不是存心騙人,他只是依據研究模型所導出的結果,來判斷房價十分不合理,但他內心應該明白,已經看錯這麼多年,肯定是他的研究模型哪裡出錯或過時了,但張教授為了維護他的學術尊嚴,就算被很多人罵「害我現在用更高價來買房子」,依然無動於衷,堅持說是市場錯了,而不是他的研究模型錯了。

我們要正確預測台北房市走向,其實應該要先回顧大中華圈中幾個國際都市的發展軌跡。

台灣的經貿狀況,若趕上香港與新加坡的現況,台北房價再繼續往上飆升就不足為奇了。只是,香港與新加坡早已是國際化十分成熟的城市,離我們太遙遠,就暫不拿來做借鏡,上海市則是30年前改革開放後,才逐步成為國際化大城市,拿來推估台北房市趨勢比較接近。

目前,上海市市中心的住宅,外地人持有比例頗高,買的不是港商就是台商,或是其他城市的富豪,以至於上海計程車師傅常抱怨,外地人住市中心,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卻住城市邊緣或外圍。

一開始,許多老上海人得意地把房子「高價」出售給「不懂行情」的外來人,自己則搬到上海外圍的新成屋,等著市中心跌下來後再買回來,但隨著城市迅速翻新,整個都市面貌有了巨大改變,使價格變得更高、更貴,讓許多老上海人沒能力、或不願出高價再搬回市中心,只能望屋興嘆。如今,同樣的趨勢與現象,正搬到台北上演,只是缺乏國際觀的人還沒察覺到。

也就是說,國際化程度越深的都市,會有更多相對富有的外來人購屋自住,使得該都市房價越容易受到外來人的購屋能力所影響,而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只單純依據本地人的所得來評估。

張教授所屬的政大台灣不動產研究中心,與國泰建設長年合作推出「國泰房地產指數」,過去曾多次精準地指出房地產多空轉折,頗受大家肯定。然而,自馬英九先生執政以來,已逐步實施多項開放政策,使得台灣、尤其是台北市已重新被國際市場接受與看重。

房市熱幫台灣走過衰退

過去幾年,政府大幅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贈與稅,先吸引了大量「藏」在海外的資金回流,加上兩岸大門一開,台商在大陸賺到的可觀盈餘,也跟著洶湧返台,再加上ECFA 與兩岸直航實施後,外資看到了台灣在全球的新定位,發現了台灣做為中國跳板的新價值,也爭先恐後地匯入大筆資金,使台灣頓時「活水」氾濫,資產因此有了新身價。

張教授以往十分成功的研究模式,主要是依據「過去的」經濟與金融環境所進行的研究,完全排除了外來人購屋自住需求與外部資金的影響,這回遇上被徹底改變的經濟與金融環境時,他的研究模型當下完全失去準頭。

張教授曾指摘政府,將資金導入台灣後,未有效引導資金到對全民有益的各項投資中,讓民眾所得增加(註1),他的話言之成理、擲地有聲,只不巧,馬政府精心策畫的開放政策,剛好遇上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海嘯,被導引進來的資金,不會、也不敢投入已供過於求的產業中,以致部分轉向投入相對穩當的房地產。

國《經濟學人》原本預期,十分依賴外貿的台灣,金融海嘯後會遭到重創(原本預測2009年GDP成長率為負2.9%),但事實上並未發生(2009年實際上GDP成長率僅為負1.9%,隔年勁揚至10.8%),這當中,由低利率與大量資金推動的房地產投資熱潮,其實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靠著這一波房市熱潮,台灣創造了許多內需,提供了不少工作,很快走出了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動盪,這時,政府再透過限制房貸、奢侈稅等政策,積極管理、導正房市中不穩定的因子,避免泡沫加速變大,政府的目的其實不在打房,而是在適當的通膨下,維持經濟的榮景。

身為房地產專家的張教授應該明白,奢侈稅雖然逼短線帽客下車,卻也給了長線看好的實戶與大戶進場良機,這種情況下,房價一時受挫算合理,但期待北市精華區房價跌個2~3成,怎麼看都不實際(請參考我在《今周刊》753期P. 42文章)。

長久以來,張教授不肯心平氣和面對市場,總是在漲的時候喊跌,跌的時候嫌跌幅不夠,試想,房價若真如他近日所預測下跌3成,投資客、建商受重傷,內需經濟受到重創不說,銀行呆帳也極可能大幅飆高,甚至波及整個經濟!也就是說,若房價真如張教授所言下墜崩盤,台灣經濟不也會倒退數年?

我說過,市場才是真正的老師,事實上,依據營建署所公布的2011年第1季住宅需求動向,新購置住宅者對房價仍持續看漲!全台第1季平均購屋總價853.7萬元,比上一季(去年第4季)800.1萬元上漲6.3% !而台北市房價漲幅更加可觀,第1季平均購屋總價1,761.5萬元,比上一季的1,500萬元上漲了14.8% !

6月1日奢侈稅正式實施後,備受矚目的台鐵板橋都更標售,其店面竟以高出底價近倍拍出,而建商與代銷業者反而紛紛開始密集宣傳,並在鬼月前的6及7月這2個月內,再度爆出近1,200億元的量體,一掃奢侈稅帶來的陰霾。這時,張教授以「失望」看待奢侈稅所帶來的初步成果(註2)。個人認為,仔細分析起來,張教授恐怕還要失望很久呢。

價格透明 房價會下跌?

張教授曾說,只要政府把資訊透明了,消費者難道會不知道房價不合理嗎?問題出在,所謂「合理」的房價都是事後才知道,而不會是當下就能知道,我們頂多掌握到近期的「成交價」而已。

即使如此,現在的成交價,其實已經相當透明了,但價格並沒有如張教授所預言持續下挫,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價格透明化跟房價漲跌根本無關。

台灣兩大房仲業者,信義與永慶,幾乎都會把正確的成交價格公布,同時也要求旗下房仲業務,必須主動提供區域買賣成交行情給買賣雙方參考,用意就是要以制度規範旗下業務,避免追求快速成交,讓買方用過高的價格買入,或讓賣方用過低的價格賣出。

對買方來說,在申請貸款時,銀行也會進行估價,買方也很容易藉此掌握到是否用了過高價格買入。在申請貸款時,申請人必須提供買賣合約書給銀行,因此銀行早就能夠輕易地正確掌握各區域的行情。

若購買預售屋或新成屋時,任何人也可以藉由住展雜誌所公布頗接近真實成交價的估價來參考,如果再多用一點心,在各網站房地產討論區,大家互相交換一下最後成交的價錢,也很容易掌握到「行情價」。

如果你再聰明一點,想辦法從最清楚行情的房仲口中,套出真實成交價,也是不錯的辦法。由於房仲普遍有要賣方降價與要買方加價的傾向,如果你要買房子,你可以偽裝成有房屋要賣的人,打電話詢問可以賣多少錢,房仲就會非常「誠實」告訴你最低可以用多少錢買到。

總之,你就算用了以上所有方法,明確知道之前的成交價,但沒有建商或屋主願意低於先前成交價賣,那價格憑什麼會因為透明化而下跌?價格到底會上或下,主要是看買方或賣方誰比較急著要買或要賣,來決定出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這跟價格透明化一點關係都沒有。


註1:2009年12月17日《聯合報》新聞:資訊清楚,才能避免炒作
註2:2011年6月2日「Yahoo!奇摩新聞」:奢侈稅上路房價仍看漲,張金鶚:失望!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 NO.46 2011年7月號

台長: 台股投資陳小姐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