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是「推薦甄選」和「申請入學」的主要參考依據,也就是說學測的成績將大幅影響到「推甄、申請」的成功率。先舉例說「推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好了:
就是還沒大考之前,各高中學校就有一個機會向大專院校的某些系「推薦」自己學校的好學生,那一些系當然在「多元入學」管道中至少是要有一個入學管道是接受「推薦甄選」的。那麼大家想一想,每一個高中都可以把全校每一個學生都推薦進入台大?清大?交大?
當然一般來說志願排序較高,一般咸認為較好的大學校系其實可以設下一些門檻,這個門檻除了「在校成績的百分比」之外,就是學測各科的「級分數」及「加權規則」,一大堆門檻的設立擋在那兒,設得太高萬一沒有學生來徒增自己痛苦;設低一點除了可以廣泛吸引學生報名增加希望之外,還可以創造一個大學似乎不是單以成績作為選才依據的假象,而反正萬一擔心來者都是些濫竽充數者,也還可以在後續作業上,譬如口試或被審資料上以分數刪去那些過門檻但是級分數不是很高的學生;因此門檻設太低,基本上還是百利而無一害,頂多就是師失了一點面子問題罷了。
加上大學各校系經過多年的招生累計經驗後,早已經知道自己在考生或社會家長期待中大致上的比重,自己好到一個什麼程度?在同領域的較勁中,其實大家心知肚明,也不敢真的造次,於是訂定下的門檻,我相信其實大致上還算合理。對於考生而言呢,則還是該要盡力維持過高門檻的成績,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確定上」。
要確定上通常「高分低填」是一個好方法,只是以你會損失上更高成績的校系的機會~假設校系排名真的代表你未來的幸福人生保障,那你萬一是高分低填那你就虧大了;但是如果未來幸福跟唸哪裡仍未必有絕對關係,那麼其實你高興填哪就填哪吧,高分低填又有何不可?
依據各高中,尤其是私立高中的立場,校方與老師都會鼓勵你去遷就所謂的排名,因為唯有這樣才更能凸顯學校「辦學績效」與「教育成果」,是私校的老師沒有理念才一窩蜂鼓勵或管教、約束、引導孩子去追求名校系?這是不是社會逼使他們不得不這樣才找得到一線生機?教師的理念其實未必會跟這些競爭態勢有所違背,在追隨高成績的過程中,如果同時兼顧了理念的施展,那孩子還是可以很幸福的,但別說不是每一所私立高中的老師做得到否?公立學校老師也未必有心。
於是多年下來所謂的「多元入學」並沒有減輕集體焦慮,反而還是增加了更多焦慮和疑慮。在競爭本質上比較以前的單一大學聯考,當時比的是「真才實料」的考試能力,當時不管阿狗阿貓或像當今執政的陳先生之流者,只要能背書那也就能考好試,什麼人品道德先擺一邊更遑論EQ或IQ,當年情景真是有好有壞,至少也提供了許多窮苦人家孩子翻身的機會,許多人也未必真的「一試訂終身」,試務成本低廉,簡單選才,高等教育也就這樣一路走過幾十年而還替台灣創造了許多經濟發展奇蹟的智庫人才。
現在呢?本質上測驗一經多元化後,其實很容易弊端重生,別說公平性被質疑,學生招入後的就學表現恐怕也十分無力掌控,大學教育何必咎由自取?搞得這樣複雜?如果強調這是毫無弊端的入學管道,那本質上不還是一個要爭個我高你下的競賽?那根本還是沒解決什麼升學壓力呀!現在是不是大家會體悟到所謂「多元入學」可以減輕壓力的事情根本就是騙人的。
說到這依我看法回歸傳統大學的測驗與計分方式是有極大好處的,因為可以採計各科的原始總分和加權,可以加考術科,可以配上一小部分的比例仍給大學一些自主(就是現在的口試或備審資料),拉大總分之後對於競爭的白熱化會不增反減,因為不會再比現在更糟。
對於即將面臨希望學校可以幫忙「推薦」的同學來說,透過模考成績與自己的讀書態度檢驗自己的可能分數,加上參考歷屆的大致門檻,還有自己未來可能接受的興趣後,就可以試著進行,不要忘記推薦和申請入學的學生,你將來會「失去轉系的自由」,因為你自己說愛這裡的才來這裡的吧,別想要騎驢找馬,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又擔心進入大學會沒興趣念下去,不如就去考指考,考上了再轉系都還一個機會。
不管是推薦甄選、申請入學、指考....每一關卡都是一個競爭,每一個競爭的本質都一樣,就是自己要不段地進步,才有可能一直提昇自己的競爭優勢,光是這點,說穿了就值得每一個學生深切反省,自己的競爭優勢是否與日俱進?包括自己的被審資料是不是可以看得出來自己過去兩年來的成長?
文章定位:
人氣(28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中學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
資優班此分類上一篇:
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