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以色列是一片神秘而陌生的國土。如果說有一些瞭解,也不過是阿以衝突、恐怖活動、戰火硝煙……
我隨中國記者代表團赴以之前,就有不止一個人叮囑:注意安全。自己雖一笑置之,卻也心存疑慮: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會看到什麼景象?畢竟一周前剛剛開放槍禁,恰恰中東和談前景撲朔迷離……
訪以歸來,許多問號釋然了,我想應該告訴讀者一個我看到的真實的以色列。
寧靜的耶路撒冷
飛機掠過夜色籠罩的地中海,抵近位於東岸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
從舷窗俯視,但見一片燈海。想想這座城市不到40萬人口,不及北京的4%,竟如此繁華,不禁令人驚歎。
都說以色列入境檢查極嚴,我們通關卻十分順利,因為我們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又是以色列政府邀請的客人。
以色列外交部的娜法小姐來接機。汽車駛出機場,沿國家一號公路去耶路撒冷。45分鐘的路程,已經從沿海平原進入山區。
娜法說,我們的國家很小,實際控制面積只相當於中國北京、天津兩市之和,人口只及北京的一半,從耶路撒冷繼續東行一小時就可以出境了。團長老許風趣地說:「你們國小名氣大。」
耶路撒冷散落在七座山丘上,又是片片燈海。街頭十分寧靜,毫無城市的喧囂,更無緊張的氣氛。稀稀落落的行人,緩緩駛過的汽車,使我們相信這是一座平靜的城市,盡可安然入夢。
150萬幼小生靈
按照日程,代表團首項活動就是遊覽耶路撒冷老城。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竟彙集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世界上三大宗教的聖地,堪稱奇跡。也難怪各教信徒為此爭議不休。
老城極好地保存了原貌,小巷中的店舖、人家,會使人想起國內的古老小鎮。即使千年以上被毀的遺跡也原樣保存著,只是旁邊附有原建築的圖示,告訴遊客這座城市曾經有過的輝煌。
在耶路撒冷,隨處可見佩槍的青年男女。我們為之拍照,並無人制止。周圍的人們司空見慣,我們很快也就處之泰然了。
下午參觀大屠殺紀念館。館前一片茂密的樹林,每棵樹前都有一塊小小的銘牌,以紀念那些曾經給猶太人以幫助的正義者,其中就包括世人皆知的辛德勒先生。這樣的紀念樹共有5000多棵。猶太人民不會忘記朋友。
「二戰」期間,有600萬猶太人被法西斯屠殺,成為這個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紀念館完全以黑色為基調,充分表現了民族的苦難,給人以沉重感。更為震撼人心的是被殘殺兒童紀念館。前廳櫥窗內一幅幅巨大的照片上,天真爛漫的孩子在向你微笑,而大廳內卻一片黑暗。點點燭光被無數塊玻璃折射出無數個亮點。黑暗代表著法西斯,亮點象徵著生命,那是150萬個幼小生靈啊!空曠中傳來低沉、緩慢的解說,周圍有人在啜泣,參觀者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還有中共黨史課
今天採訪以色列最大的私立醫院——海達撒醫院。這裡環境優雅,設備先進,全不見我們印象中醫院的那分嘈雜、髒亂。全院800名醫生,1100張病床,醫患比例居世界前列(以色列全國1.1%的人是醫生)。重要的是,這家醫院招聘醫生,要求不僅能診治疾病,而且必須能搞科研,因此,他們擁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並且在醫療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下午採訪希伯來大學杜魯門研究所。著名漢學家希霍爾教授的研究課題是「中國軍工企業轉產民品」問題,另一位學者帕姆研究的竟是中共黨史中「薄一波等61人叛徒案平反」問題。我問:「為什麼研究這些?」前者回答:「只研究中以關係課題太窄。中國軍轉民的成功經驗對我們有借鑒作用。」後者則在為東語系的200多名學漢語的學生講授中共黨史。在這樣一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國家,還有許多人學漢語,而且開設中共黨史課,這是我無論如何想不到的。
由於猶太民族長期流散世界各地,希伯來文已有1500多年未能使用。以色列建國後,大力推行民族語言、文字,希伯來文成為國家法定公用文字,並經常公佈新詞表,讓公民學習使用。
總統退休搞科研
晨起離開耶路撒冷。天上飄落淅瀝小雨。
以色列乾旱土地甚多,對綠化極為重視。建國之初,樹木不過450萬株,40多年堅持不懈的植樹活動,已使這個數字變為兩億,增長45倍。據說,在以色列隨意攀折花木是犯法的。許多人植樹後,假日還專門驅車去看看成活與否、長勢如何。
以色列政府把大筆資金投入教育、科研,謀求長遠發展。著名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每年研究課題經費的60%來自政府,40%來自中介機構、大公司和私人捐助。研究所走科研和生產、貿易相結合的道路(當然,科學家不管市場),有專門的中介機構負責把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商用。
這家研究所出了兩任國家總統,創始人魏茨曼先生便是以色列第一任總統。而第四任總統伊弗雷姆·卡齊爾是著名生物化學家,卸任後仍回到實驗室繼續他的研究。
這裡的研究人員實行聘任制,長期沒有科研成果的一律解聘。獲得終身教授資格,條件極嚴,據說要會六種語言,要有著述,由專門委員會批准。在這裡留學的中國研究生說,這裡「人人頭上一盤石」。許多人每天帶幾片麵包、幾根胡蘿蔔就鑽進實驗室,一幹就是十幾個小時。
研究所規定,研究生中須有30%來自國外,為的是一方面擴大研究所的影響和知名度,一方面不斷「引進」新思維,保持領先地位。
新聞比麵包重要
4天來,主人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緊張,希望我們更全面地瞭解以色列。許多以色列朋友表示,他們對外界只知道阿以衝突、恐怖活動、戰火硝煙很不以為然,希望中國人民瞭解以色列的社會、經濟、科技、文化諸多方面。
以色列的高科技農業世界聞名。在這個土地貧瘠、勞力短缺、乾旱少雨的國度,他們除了努力工作,只有追求技術密集,而且卓有成效。著名的滴灌技術,不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有限水資源的作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產量。他們建立奶牛族譜,保證了優質高產,居世界先進水平;研究淡化鹹水種植棉花,不僅擴大了可利用水源,而且提高產量三成……實踐證明,科學技術的確是第一生產力。
以色列人關心時事,以色列也確實出新聞。僅中東和平進程一事,就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每逢整點收聽新聞,已成為許多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有人笑談:以色列人買報紙比買麵包積極。這一點,可以從《最新消息報》日發行40萬份(124版)、週末發行70萬份(360—400版)得到佐證。在只有500萬人口的以色列,這樣的發行量的確很能說明問題。
也有「大鍋飯」
從今天起,我們開始採訪以色列一種獨特的社會、經濟組織——基布茲(集體農莊)。這種起始於本世紀初,以平等、公有為原則,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為特徵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引起許多人的濃厚興趣。
我們先後到過三個基布茲,的確為那裡高水準的生活、極方便的服務和十分可觀的生產規模而歎服。但同時,我們也聽到了基布茲傳統方式受到現代生活衝擊的消息。
早期基布茲是在猶太居民很少,生產、生活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為生存而自願組織起來的,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組織。以色列建國後,政府曾給予大力扶持。全國270多個基布茲,儘管人口只佔全國總數的2.7%,卻創造了足以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的財富,在定居、移民、農業,甚至防務上都為以色列的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述許多工作移交政府,基布茲的作用日漸減弱。就自身發展講,一些較富足的基布茲,其收入的絕大部分已是來自工業、商業、服務業,單純農業入不敷出。加之需要供養老人、兒童,實際只有1/3的人在工作。每人付出勞動不一,而分配相同,自然引起不平衡心理,有些人養成惰性,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工作,使基布茲正面臨著挑戰。我們下榻的基布茲就在兩天前「破產」了。每人發500個謝克爾(約合170美元),以後不再按需分配。戈蘭高地無戰事
戈蘭高地與我們想像中的完全兩樣。
整個上午,不要說普通人,連佩槍者也幾乎沒有,遠不如耶路撒冷。居民點生活平靜,孩子們結伴出遊。因為是週末,猶太人的商店一律休息,連士兵都休假了。
路邊軍營靜悄悄,除去排列整齊的坦克、大炮和哨兵,竟不見人影。我們穿越林間,路邊停放的汽車裡,休假的青年士兵在與姑娘談情說愛。這裡一派和平景象。
在我們的執意要求下,導遊帶我們登上了靠近敘利亞防區的兩個制高點。混凝土戰壕和堆積的沙袋說明這裡用於軍事,卻不見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唯有電子天線「擔任」警戒任務。據導遊介紹,一旦風吹草動,一小時之內,以色列現役、預備役軍人即可進入指定位置,準備作戰。
戈蘭高地之行令人「失望」,也令人欣喜。畢竟,人們都是熱愛和平的。在以色列6天了,接觸了各界人士,我們從未聽到有人反對和平進程。即使執政、在野兩黨在推進和談的步驟、方法上有分歧,也沒有人希望戰爭。希伯來語「你好」與「和平」的發音相同,因此,你可以在以色列到處聽見「和平」之聲。
願戈蘭高地,願全世界永無戰事,永久和平……
掙錢不必去美國
在以色列採訪的最後一天。
上午採訪位於加利利西部的泰芬工業園。創始人之一的魏茨曼先生一番獨到見解頗有新意。他說,以色列人很為自己的歷史而自豪,但只講歷史會忽視未來。開發年輕一代的智力(不只是宗教、歷史),使社會從農業走向工業,是一場新的戰鬥。我們要尋找一個歷史與未來的結合點,那就是投資教育、投資科技,讓年輕一代,包括以色列的猶太人、阿拉伯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面向未來,忘記仇恨。
15年前,魏茨曼先生把自己的企業交給兒子,開始投資教育、科技,「培養新一代孩子」。12年前,他辦起ISCAR公司,主要從事科技含量高的切割工具生產。目前,這家只有600名職工的企業,產品的98%用於出口,年銷售額5億美元。公司職員告訴我們,他們要用自己的實踐證明:「掙錢不必到美國去。」
下午參觀卡米爾市新移民中心。作為移民國家,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在開始新生活之前,政府設置在全國各地的21個新移民中心,要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希伯來語、猶太曆史、文化和以色列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育。為此,每年全國財政開支的2%要用於移民培訓,人均約1萬美元。移民中心的負責人說:「我們不能計較這項開支的多少,從長遠看,這是獲利最大的投資。」
以色列人民對中國人民十分友好,這不僅由於我們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因為我們有著相似的民族命運。「二戰」期間,中國人民友好地接納了大批逃亡的猶太人。我們在以期間,就遇到過不止一個曾在中國生活過的猶太老人,他們甚至還記得童年的中國夥伴和歌謠。
Author :張刃 Provenance :工人日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