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4 15:53:00| 人氣1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相反詞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還記得小時候學詞語的經驗嗎?除了直接指涉事物的名詞和標明動作的動詞外,孩子一定還會接觸到一種認知抽象概念的方式,那就是相反詞.

為了要讓孩子能夠去掌握這詞語的意義,相反詞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了解而設計的,因為對比強烈的東西易辨識也易於掌握.所以我們學會了大--小,長--短等具體事物的對反,以及冷--熱,內--外等等概念上的對反.但是長大之後,相反詞並未消失,在文化的各個範疇中對可以輕易的發現它的存在:好--壞,善--惡,以至於人類情緒上的分野:愛--恨,快樂--悲傷.

然而你總會發現,相反詞在實際世間經驗中的不確定性.大小高低長短都需要實際呈現才有比較的餘地,鯨魚是大的嗎?如果是小鯨魚比上大白鯊呢?住在20樓很高嗎?比起山頂小木屋呢?我們必須要給予範圍,界義甚至需要用實際的度量數據才能得到答案,所以相反詞的確是很粗略,它要求許多意義上的填補.

例如季節轉變之際的天氣,有時不是能以冷或熱或不冷不熱來形容的,韓偓有一首詩: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秋初氣溫是漸漸降下來的,於是詩人在涼--寒兩字都不足以形容此時氣候時,寫了這一句,也描述語言不及處詩人對天候更細緻的感知.因此我們知道,真實世界的是萬倍複雜於語言所指涉到的世界,實物尚如此,更何況概念!

也因此,語義在很多時候都是相對的參照點,沒有絕對意涵.這些語言不及處的空白,正是詩人作者窮力以追新的領域.理論上,兩點連成的線之上,有無數多的點存在,創作就是在以透過有限的語言來呈現無垠的經驗.意即,為了體驗真實,我們必須操作語言,使指涉之物和概念都能豐潤有意義,如杜斯陀也夫斯基以百萬言定義罪與罰,紅樓夢以千姿百態的生活瑣事去定義一個情字.....

也就是說,語言系統比起豐富的人間世是不足的,或者會因使用太過度而扭曲變質.對應著我們感受到的經驗和程度,想表達的意念迫使我們去創發文字,創發讓我們能夠細微深切的了解自己,了解文化傳統,了解宇宙萬事萬物的語言.

回到相反詞,相反詞一定只是意義的起點而非結論,我們不能停留在一組相反詞的概念上,而要去追溯更多的意涵,才能趨近它的內容.何者為愛的經驗與程度?何者為恨?中間的點像光譜(spectrum)一樣永遠發掘不完.

絕對的意義"絕對"只有在概念上才發生,像莊子所說:"至大無外,至小無內",都是抽象的陳述,至於人類的經驗則是相對的,一樣結構的婚姻,有人視為幸福但有人認為是野蠻的.......要闡釋複雜現象,是很少有現成的語言的.

教宗最近針對聯軍攻伊後的混亂世局,說了一句話,上半句為:"人類需要正義".這是大家熟知的普世價值,也是美國出師頼以為之的正義之名,然而下半句他重新定義了"正義"一詞,他說"正義需要寬恕".

正義的對反是邪惡,然而,如果正義的對反是邪惡,而邪惡必需消滅,那誰執正義之矛?同為報復(消滅)的形式,我們要如何分辨孰是孰非?故教宗的話拆解了正義--邪惡的二元對立,讓這個詞語有了新的內涵,而它也更能承在現時現世的最充足意義.

台長: 文學的慰藉
人氣(1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