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月前在花蓮圖書館看見鬼太鼓座2007台灣巡迴演出的DM後,便一直期待著手持票券入場的那一天快點到來,今天,終於能夠一償宿願,親身坐下來欣賞這充滿力與美、以哲修為根基的日本傳統打擊表演。
觀眾們入座完畢後,場內的燈光暗了下來,摒息凝神等待著台上的演出,不久,耳邊傳來了低沈悠遠的尺八(註一)樂聲,觀眾卻遍尋不著台上的人影,一會兒大家才發現四位團員緩緩從觀眾席上方,邊吹奏和敲打著手上的樂器,邊走向舞台,每一個穩健前進的步伐,就像他們在節日祭祀時那樣謹慎專注,用一種簡單卻莊嚴的方式引領觀眾進入太鼓的世界。
第二段表演中,五個小型太鼓一字排開,從輕巧的擊鼓聲逐漸增加到狂野磅薄,每位團員打擊的節奏有條不紊,銜接精準,雖是五張鼓五位個體,卻能將緊湊激昂的鼓樂敲擊的流暢自如,彼此之間的高度協調性証明了團員們潛心修習「走樂」的成果。此段的中間穿插了一些逗趣好玩的演出,用各種日本童玩製造出不一樣的聲響,配合可愛詼諧的動作將前段雄渾的鼓聲加了不少柔和的效果,看得台下觀眾也跟著發出會心的笑聲,而這段插曲使我從中領悟到「在工作中尋找遊戲樂趣」的意義,讓自己Enjoy其中,自然的也會感染到身旁的人。
第三段中用了一種類似拍打棉被的竹撣子來擊鼓,敲打出來的聲音少了用木棒擊鼓的雄渾迴盪,而較像是過年時除舊的鞭炮聲,扁平簡潔。團員一邊在台上表演時,腳步也跟著擊鼓的頻率跳動,並貫注全身的力量在擊鼓的手臂上,加上急劇變換音調的竹笛為背景,令人錯覺彷若置身動盪詭譎的江戶時代,黑暗中隱匿著被笛聲魅惑而來的幽魂。
短暫的十五分中場休息過後,一名團員以竹笛吹奏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從觀眾席間步上舞台揭開續曲。接著是竹笛及三味線的單獨演奏,這兩樣樂器在我心目中是最有日本傳統味道的,沒有了其它聲音的交雜,竹笛與三味線的音色演奏起來非常乾淨純粹,透過樂聲的傾訴,我在腦海中看到櫻花雨在空中一片片散落的姿態,沒有華美的排場,只有孤芳自賞的瀟灑,人生若也能如此簡單,是不是我們就聽不出琴音裡的那淡淡憂愁了。
最後眾所矚目的鬼太鼓登場,兩位身著丁字褲並綁著頭巾的團員從舞台躍上載有重達七百磅太鼓的活動舞台上,一位站在鼓的後方,一位站在鼓的前方,前方那位背對觀眾席敲擊太鼓,後方那位則完全被太鼓擋去了身影,當兩位擊鼓者同時擊出第一聲鼓響,那震撼人心的力量遠超乎前面演奏的任何一種鼓聲,莫怪乎遠古時代的日本,要依聽見太鼓鼓聲的清淅度來辨別村莊的遠近了,我相信這樣穿透力驚人的鼓聲,在遠處聽見了,也會教人回頭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吧!站在鼓的前方揮汗打擊著的團員,必定更能感受到眼前爆發出來的力量,更進而將此能量反饋回身體內,匯聚成一股能量流,敲擊出生生不息的撼動鼓響。此外前後兩位擊鼓者打擊的節奏完全一致而且精準無誤,若不是親臨現場,我會以為鬼太鼓是一個人演出的曲目,然而若不是一鼓雙擊完美配合的加成演出,鬼太鼓又何以會揚名國際,撼動人心呢!
末了,團員一一上台謝幕,團長用中文很標準的介紹了每位團員的名字,團員們也依序打開寫有自己中文名的白布,贏得了滿堂的喝采,最後大家演奏著廟會用的熱鬧樂曲,由舞台步上觀眾席,一路走出表演廳,本以為表演就此結束,想不到他們竟是先行至一樓門口,以音樂送每位觀眾走出Lobby,直至所有人離開,他們仍一派歡樂的吹奏音樂走回休息室。
看完了鬼太鼓座,對日本人認真嚴謹的生活態度感到佩服,更加喜歡他們的可愛和禮貌,不過想想,台灣其實也很棒,因為我們也有值得驕傲的「雲門舞集」啊!
註一:尺八為一種類似洞簫的木管樂器,由中國傳至日本。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