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13 17:37:27| 人氣1,4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家在何方(紀錄片)---- 安養機構與女性照護者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你老了,你想住在哪裡?
當你無法照顧自己,你想要誰照顧你?

台北陰陰鬱鬱的天氣,貨梯替代電梯的安養中心,1998年的照護環境,讓我想起2007年自願去安養中心當志工陪伴,最後回家哭到打電話告訴機構護理長,留在那裡我辦不到的女孩。

高齡居住環境這堂課讓我發現,悲慘悲慘的氛圍,環境有加成的的效果,有些時候生命的凋零過程,不一定要這麼的哀戚和沒有選擇,而要擁有選擇,有時候很早的時候就要先想好退路,包含經濟自主和居住自主的權力。

靠山山倒,靠兒子兒子倒,更何況,台灣傳統社會,老病靠得常常不是兒子而是媳婦。影片導演片中照護就醫的責任其實都是落在媳婦身上,連坐救護車送醫的角色都是媳婦陪,導演盡量中性的呈現舅媽在無力承擔照顧者責任時,那種深深無奈甚至是冷漠和終於可以擺脫這責任時明顯的開心,我們無法瞭解在台北小公寓過去20年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但在那孤立無援的照顧著身份,且等同失去自己生活的日子裡,可以理解那是人之常情。傳統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常被理所當然的視為照顧人力,其實是很多都是非自願性,這也是造成家庭衝突的主因,很多時候,說不定她們寧願去工作,只是家裡不允許她去工作。

或許是避免偏頗,導演在片中未收錄母親的言論,在我們臨床照護經驗裡,不是主要照顧者的女兒,對兄弟和嫂嫂弟媳的照護,很少完全滿意,不帶批判,除非是共同照顧者,才會有比較體諒的意見。但同樣是妯娌的大舅媽,可以說自己不方便表示任何意見,顯示傳統媳婦在家庭裡雖然需分擔照顧者角色,事實上卻沒有話語權。

阿公要去安養中心的前一刻,感覺得出非常非常地無奈,但唯一那一點點值得欣慰的是,他可以天天陪著他的太太,他其實早就知道會這麼演變,雖然他曾萬般期待阿嬤可以出院回家。

「你們要常來看我,那邊的人愛人去看。」

阿公知道自己即將成為那邊的人,在救護車上,交代剩下的財產金條,或許是過去要把財產留給子孫的觀念,或許賣掉老家的錢都給了小兒子買房子,如果不這麼選擇,1998年兩萬五的機構照顧費,同樣的費用,我想現在居家應該可以找到適宜的資源,如果兩老有自己的經濟居住自主權,我想一切都會不太一樣。


劇照取自官方部落格  http://moneyandhoney.pixnet.net/blog/post/2952048-%E3%80%90%E5%AE%B6%E5%9C%8B%E5%9B%9B%E9%83%A8%E6%9B%B2%E3%80%91%E9%A6%96%E9%83%A8%E6%9B%B2%EF%BC%9A%E3%80%8A%E5%AE%B6%E5%9C%A8%E4%BD%95%E6%96%B9%E3%80%8Bwhere-is-

台長:
人氣(1,429)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穿著白袍走過銀色海浪 |
此分類下一篇:自治會會長的明天
此分類上一篇:老人的子女----義務還是負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