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閱讀遠藤周作的【沈默】
西元1637年,日本發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督教信徒叛亂,史稱「島原之亂」,與1851年在中國清朝發生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都是借宗教之名的造反,在日本一共有三萬七千人以「末日即將來臨,將被基督得救」的信仰參與叛亂,由於嚴重影響幕府統治基礎,因此在1639年,禁止所有葡萄牙人進入日本通商傳教,開始嚴密監控任何與耶穌會傳教士的活動,並且搜捕所有基督教徒與傳教士,日本幕府的「鎖國」也以此開始,小說《沈默》的故事就是始於這個背景。
故事中的葡萄牙傳教士洛特里哥與卡羅培兩神父,因為不相信荷蘭人帶回葡萄牙恩師的書信,說明恩師費雷拉神父已經在日本棄教還俗,所以經得教會同意,前往日本找尋恩師,並且想證明偉大的傳教恩師並不會屈辱的脫離信仰。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日本,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環境中,他們一方面傳教,一方面找尋恩師。
踏上日本後,他們發現日本的農民非常貧窮,幾乎所有人都是農奴,每年都要向蕃主上繳年貢,吃不飽穿不暖,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沒有人有機會受教育,所以當傳教士跟他們說,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永生,只要信主就能上天堂,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救贖,脫離這個苦不堪言的世界,於是堅定了信念,成為農民間的秘密宗教。
因此,洛特里哥神父發現只要有人因爲信仰基督教被抓被捕,都很願意殉教而死,因為天堂就在眼前,現在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就算被處以吊刑凌遲痛苦哀嚎,也不願意放棄信仰。直到洛特里哥的搭檔卡羅培神父被殘暴的溺死後,又見到了已經還俗的恩師費雷拉,神的旨意在他的懷疑與恐懼中,他漸漸得到答案,神不因對你沈默而不存在,也不因你的沈默而神不存在。
他禱告著希望眾人「因信得救」,也不希望「因信而死」,他內心竊以為殉教才能讓自己成為聖徒,而他恩師則點破,究竟是讓信徒活著重要,還是追求個人身後名聲重要?當他看到信徒如螻蟻般痛苦死亡,覺得如地獄般的景象,一點也不壯烈,只有殘忍的恐怖對待。終於相信,如果耶穌在這裡,也會為了信徒而棄教,因為耶穌的愛就是要為世人流血,承擔所有苦難,他決定揹這個十字架。
唯有凝視苦難的過程,莊嚴的神性必然浮現在沈默不語的腦海中。洛特里哥神父選擇了棄教,棄教的本身也是殉道,唯一不同的是,當他活著,就能讓更多的人活著,當他棄教,執政者就不會用信徒的死,來讓他屈服。雖然執政者要他棄教還俗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基督教無法在日本生根,但活著的本身就能讓信仰的種子在內心深處發芽,在未來得以掙脫茁壯,雖然後來洛特里哥直到死亡都未能親眼看到聖教榮景,遺憾中成為日本最後一個被迫還俗的司祭。
日本基督徒對於歷史上棄教的神父、教徒是非常鄙夷的,認為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為主殉道殉教,不能為教犧牲成為偉大的聖徒,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身為基督徒又是小說作家的遠藤周作,在研究歷史的真相中,他發現所有棄教的神父,沒有留下任何為個人辯解的隻字片語,也沒有任何對自己的選擇加以說明,好像不曾存在過,這些人內心深處真的放棄神了嗎?於是他透過自己的小說筆觸,剖析那個時代的氛圍,為這些曾經奉獻上帝的使徒,試圖平反昭雪令人動容的一生,你問作者是否相信這些棄教的神父一生都沒有悖離上帝,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內心深處神始終存在。
十七世紀的時代,歐洲透過傳教深入各地,在全世界建立起殖民地,日本的幕府發現這個危機,採取鎖國禁教,避免日本成為列強割據的殖民地。1853年美國叩關日本,史稱「黑船事件」,這時的清朝還在「太平天國之亂」,日本幕府無法處理黑船進逼,到了1860年明治維新改革開始,1867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後,明治天皇遂宣布基督教可以在日本合法傳教,經過220年的悠悠歲月,終於等到上帝打破了沈默。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17/2/22)
#沈默
#遠藤周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