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7-06 20:20:50| 人氣10,2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哲學家的餐桌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顏擇雅《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心得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第一次接觸顏擇雅的文字,是她還叫顏秀娟時所翻譯的書籍,珍奧斯汀的《理性與感性》。經常在廣播節目聽到她對國際時事、文學作家等議題侃侃而談,對於她音韻高朗、博學強記、學貫中西、橫亙古今的表現,印象至為強烈。若要形容她閱讀的淵博,只有用蘇軾在《稼說送張琥》的兩句話,來形容她的用功的程度。「流於既溢之餘,發於持滿之末。」與「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讀她的文章,常常有學然後知不足的窘境,在於她旁徵博引,用典之廣,讓人覺得目不暇給不可思議,驚呼這人怎麼那麼有料。此番出版這本《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更加讓人連呼嘖嘖,全書分為三個段落,第一輯著重在「哲學與思考」,第二輯談論「讀書、藏書與出版」,第三輯則是「從珍學到張學」,剖析珍奧斯汀與張愛玲的人生與作品。

《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食慾與性慾是人類最本能最快樂的事,在「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一文中,可以理解到康德最喜歡招待朋友吃飯,每天只吃午餐一餐,他本人嗜吃又懂得吃,還拿自己的錢招待朋友,讓朋友陪他吃飯,直到老去天天如此。

可以觀察到康德一定是一個好主人,還有跟他吃飯不無聊,想必準備的菜餚夠美味,加上他是一個名人,所以來和他吃飯的人都很愉快,康德也樂在其中,就算終身未娶,但慾望也滿足在口腹之慾其中。跟哲學家吃飯應該無所求吧?不像是德國投資家科斯托蘭尼,他每一次跟朋友吃飯,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藝文人士,每次餐桌上都是問他如何投資賺錢。更不會像華倫巴菲特,每次要出高價競標,和他一起吃熟成牛排,為了跟他聊天,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甚至得到首富發財的知識。

《金剛經》也提到關於佛陀的用餐「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帶著眾弟子托缽化緣齋飯,然後回到精舍吃飯,吃飽喝足,收碗缽,把腳洗乾淨後,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後大家開始問問題聊天。想必這種吃飯的自在,一定跟康德大不相同。

《論語》鄉黨篇,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孔老夫子用餐吃飯的規矩更多,肉要切的四四方方才吃,甚至「席不正,不坐。」位子歪了,也不入內坐下,想必跟他吃飯很難讓人覺得快樂。所以季氏篇,孔子說:「損者三樂。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有三種會損害自己的行為,愛好放蕩、愛好閒逛、愛好大吃大喝,對我們有害處。放在現代,我們會說孔子老師真難相處,如果康德是我們的老師,必然會帶學生去KTV唱歌吃飯吧!

作者提到讀書的數量,最可怕是那種像是趕業績的閱讀,一本一本囫圇吞棗把它看完,用一句豬八戒吃人蔘果,不識滋味來形容。《射鵰英雄傳》裡洪七公也把郭靖唏哩呼嚕吃下黃蓉一桌好菜,卻不知道滋味,只覺得都好吃,形容成「牛嚼牡丹」。大抵看完書,卻無法轉述內容,無法內化成知識營養,甚為可惜。

還有一種羨慕別人看很多書的人,這種人也很特別,叫他跟著看也不會看,一天到晚遇到讀書人就讚美,但要讓他打開書,就好像要他舉重,書就是翻不開。這種人其實羨慕的不是別人讀很多書,而是羨慕別人能博學強記,旁徵博引,口中能說出一朵花來。

讀書寫作的人,最怕遇到別人寫的文章無懈可擊,想超越其成就,又怕受傷害被稱爲「東施效顰」,又怕寫了文章,結果被發現是模仿複製,甚至是「偷」。這種心情,作者提到了李白看見崔灝詩詞《黃鶴樓》時,喟然而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後來還是忍不住技癢,寫了《登金陵鳳凰臺》想一戰高下,文人的捉對廝殺成了千古佳話。

顏擇雅的文章極其美妙,在於她的用典精準,掌握文章節奏,完全無懼於可能落入掉書袋的窘境,可見她對於自己文章非常有自信。我喜歡她用中西各種典故,來論證她所想要傳達的概念,對於從高中就在國外求學的人而言,竟然連中國古典文學都能夠掌握到如此深刻,在目前實在是無出其右,值得我輩關注學習的對象。這本採用蒂芬妮藍、汝窯的雨過天青色做為書籍封面的裝幀用色,更有一種思想上清明的透亮感,讓你閱讀完此書,更顯得知識的學習,有種插上羽翼飛翔的自由。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17/1/7)

#顏擇雅

#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

台長: 柳藏經
人氣(10,24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讀家報導 |
此分類下一篇:「如是我聞」一位行者的眼中佛光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混血靈魂的般若之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