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21-巨匠旅遊(凱旋旅行社)_瑞士X法國_黃金列車亞爾薩斯.雙峰十日

圖片來源:http://blog.ryanyclin.com/?p=117
今日專車前往參觀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為全歐洲最華麗的王宮,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向歐洲各國炫耀其帝國的繁榮富庶而特別興建。

凡爾賽.1
今日行程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到巴黎市郊參觀【凡爾賽宮(法語:Chateau de Versailles)】,這個法國有史以來最壯觀、最華麗的宮殿,其歷史定位有如中國的「紫禁城」。

凡爾賽.2
【凡爾賽宮】現址位於巴黎市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省會凡爾賽鎮上,距巴黎市中心17.1公里,所在地原本是一片森林和沼澤,在【凡爾賽宮】落成後,自西元1682年至1789年一直是法蘭西王國的行政首都。

凡爾賽.3
西元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法語:Livre,法國的古代貨幣單位名稱之一,又譯作「鋰」、「法鎊」)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的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樓的紅磚樓房,作為狩獵行宮之用途。

凡爾賽.4
當時的狩獵行宮僅擁有26個房間,一樓為傢俱儲藏室和兵器庫,二樓則作為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以及隨從人員的臥室等房間;昔日的規模與今日所見的恢弘模樣有著天壤之別。

凡爾賽.5
今日所見宏偉壯麗的【凡爾賽宮】,主要奠基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被公認為是法國,乃至於全歐洲最壯觀、最華麗的宮殿建築。在這裡,旅客看到的不僅是一座18世紀的輝煌藝術傑作,同時也看到了法國歷史的軌跡。

凡爾賽.6
自1937年【凡爾賽宮】被改闢為法國歷史博物館之後,旋即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各國遊人絡繹不絕,每年參觀人數已突破500萬,僅次於巴黎市中心的艾菲爾鐵塔;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凡爾賽.7
西元1660年,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包括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之相比。

凡爾賽.8
於是,路易十四怒其不盡職守,以「貪污」罪名將富凱投入巴士底監獄(英語:Bastille),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e Le Notre)和著名建築師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王室設計新的行宮。

凡爾賽.9
由於16至17世紀的巴黎市民為反抗王室而不斷興起暴動,所以路易十四決定將宮廷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過一段時間的權衡與考察,他決定以父親路易十三在凡爾賽鎮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的王室宮殿。

凡爾賽.10
為此法國宮廷徵購了周圍6.7平方公里的土地,太陽王路易十四傾盡人力、物力,耗費20億元法郎的巨資,將原本在沼澤荒地上小巧的狩獵行宮,大肆擴建為全歐洲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以及君主專制的權力重心。

凡爾賽.11
安德烈·勒諾特爾在1667年設計了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路易·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的宮殿,將原來的行宮包圍起來。而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出入口,並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凡爾賽.12
西元1674年,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Jules Hardouin Mansart)從路易·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的建造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大理石庭院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

凡爾賽.13
為了吸引國人到此定居,儒勒·哈杜安·孟薩爾還在凡爾賽鎮上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而為了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能夠順利進行,路易十四甚至下令10年期間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闢建築使用石料作為建材。

凡爾賽.14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正式將法蘭西宮廷遷至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內,其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於1688年完工,而整座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旋即成為全歐洲最具規模且最為華麗的宮殿建築。

凡爾賽.15
凡爾賽宮的規劃包括一座規模龐大且無比華美的王室宮殿、綿延至天際線的花園、森林及散布其中的各項設施與建物、為法國王室及政府提供服務的平民城鎮,以及三條呈放射狀的林蔭大道,其中一條可直通巴黎香榭儷舍大道。

凡爾賽.16
歷時30餘載方才落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凡爾賽宮】,集歐洲中世紀建築、園林、雕塑、繪畫之大成,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其中建物面積約11萬平方米,園林面積則近100萬平方米。

凡爾賽.17
【凡爾賽宮】的主體建物是一座長達半公里的巨大宮殿式建築,除了作為法國國王及其家族生活起居的皇宮之外,也是中央政府各部會的辦公地點,更是王公貴族的居所與日常社交的場地。

凡爾賽.18
十七世紀由太陽王路易十四一手建立的【凡爾賽宮】,其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成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亦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物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嚴雄偉,被譽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建築。

凡爾賽.19
這座以香檳酒和奶油色磚石砌成的龐大宮殿,以東西為軸,軸線長達3公里,外觀則成南北對稱貌。其內部裝潢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則為洛可可風格,用「富麗奇巧」四個字來形容這座皇宮正是再適合不過了。

凡爾賽.20
繼傑夫‧孔斯(Jeff Koons)、村上隆、夏維耶‧衛翰(Xavier Veilhan)與貝納‧斐內(Bernar Venet)之後,2012年的「凡爾賽宮藝術入駐計畫」邀請了葡萄牙裔女性藝術家喬安娜‧凡斯康切珞(Joana Vasconcelos)。

凡爾賽.21
喬安娜‧凡斯康切珞是頭一位在凡爾賽宮出展的女性藝術家,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一位;她擅長將現成物品加上繁複的手工藝(尤其是編織)後再重新排列組合,藉以創造出新的藝術語彙。

凡爾賽.22
這一次在凡爾賽宮的展出,她並未讓作品成為凡爾賽宮奢饗之美的感官拼圖,而是強勢地將17世紀的法王行宮納為美學板塊,意圖顛覆皇室內的階層序列。

凡爾賽.23
喬安娜‧凡斯康切珞將各色拼布組成的《瑪麗‧包萍(Mary Poppins)》懸掛於凡爾賽宮的入口之上,如同大天使加百列般張開6隻手,守護著古典主義的聖殿。

凡爾賽.24
在西方藝術史上,古希臘曾經是第一個文化藝術中心,接著便是聲勢顯赫的羅馬帝國。後來,隨著資本主義的啟蒙和發展,絕對君權的法國開始佔據藝術史上的主導地位,而巴黎亦成為歐洲新的文化藝術中心。

凡爾賽.25
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法國曾入侵義大利北部,法國國王十分傾慕那裡的文藝復興文化,帶回了大批藝術品、工匠和建築師,從而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為法國宮廷文化的催生劑。

凡爾賽.26
凡爾賽宮是法國皇室豪奢的宮廷生活所在,內部有許多華麗氣派的廳堂,其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就,加上金漆彩繪的天花板、雕刻精美的木製傢俱,以及裝飾用的貝殼、銀器等,完全是「洛可可風格」的建築手法。

凡爾賽.27
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連接處的『海格力斯廳(Salon dHercule)』,原本作為王室教堂,後來改為國王接見廳。宮廷首席畫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納花費3年時間,創造了天花板上以眾神迎接海格力斯為主題的畫作。

凡爾賽.28
海格力斯廳的牆上另有一幅大型油畫《西門家中的筵席》,為文藝復興晚期威尼斯畫派大師保羅·委羅內塞的不朽鉅作,是於西元1664年由威尼斯共和國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

凡爾賽.29
『維納斯廳(Le Salon de Venus)』以前是連接凡爾賽宮正殿的主要通道,原本有個造型精美的大使樓梯,但不幸於西元1752年被摧毀;大廳的牆壁上到處是愛奧尼亞式的大理石壁柱和圓柱,顯得氣度非凡。

凡爾賽.30
又被稱為「金星廳」的『維納斯廳』,在過去是王室成員享用點心的廳房。路易十四的時代,廳內擺設了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具,後來這些傢具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凡爾賽.31
『維納斯廳』內窗戶兩側的希臘神話人物雕像,分別為梅雷阿格里(Meleagre)和亞特蘭大(Atalante),都是法國藝術大師雅克·盧梭(Jacques Rousseau)所雕刻的傑作。

凡爾賽.32
壁龕內豎立了一尊路易十四的大理石雕像,盾牌上刻有希臘神話中蛇魔女梅杜莎的頭像。據說,梅杜莎最後被珀耳修斯取下首級後獻給雅典娜,雅典娜再將美杜莎的頭嵌在神盾埃癸斯中央,使任何人看到這面盾牌都會變成化石。

凡爾賽.33
『維納斯廳』天花板上華麗的天蓬壁畫《施展神力的維納斯》,為法國知名畫家黑內-安東尼·烏阿斯(Rene-Antoine Houasse)的作品,畫中可見3位女神正在為維納斯戴上花冠,周圍則環繞著希臘眾神。

凡爾賽.34
位於主樓二層北側、維納斯廳之西的是『黛安娜廳(Le Salon de Diane)』,又名為「月神廳」,該大廳以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暨狩獵女神黛安娜為主題,牆壁上用了許多精美的瓷器作為裝飾。

凡爾賽.35
『黛安娜廳』內安置了路易十四的巴洛克式大理石半身塑像,高1.05米、寬0.99米、厚0.46米,其作者濟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是當時最負盛名的藝術家和建築師。

凡爾賽.36
西元1665年,濟安·勞倫佐·貝尼尼來到巴黎,在完成了羅浮宮重建的任務後,為時年27歲的路易十四雕塑了這尊半身像,將路易十四的君王風範盡數表現在這座雕像中,頗得讚許。

凡爾賽.37
凡爾賽宮囊括了當時最為精巧的工藝技術,兼具浮華誇飾與精雕雕琢的裝潢細節,閃耀著鑠金的光輝,還運用了一切希臘神話中的典故和意象,來榮耀一個當世君王的浩大企圖心。

凡爾賽.38
自詡為「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的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內大量運用了太陽神阿波羅的光芒頭像及其相關標誌,作為極致崇高的皇權象徵,這也說明了他本人的好大喜功。

凡爾賽.39
在路易十四主政時期,每逢舉辦宮廷晚會的時候,『黛安娜廳』便被改成檯球室,當路易十四在檯球桌上大展身手時(據說他的球技相當高超),臣子們就圍在旁邊觀賞助興。

凡爾賽.40
天花板中心壁畫的作者是加百利·布蘭切特(Gabriel Blanchard),畫的是掌管航海和狩獵的希臘女神戴安娜;旁邊的金色圓盤內刻有法國皇室與路易十四王朝的徽章,更添幾分金碧輝煌。

凡爾賽.41
建築採用的巴洛克式洛可可風格,除了講求大尺度之外,更善於利用色彩與造型的強烈對比來營造出富麗堂皇的效果,這使得凡爾賽宮內呈現出如太陽般炫目的迷人光采。

凡爾賽.42
根據研究統計,凡爾賽宮裡面有超過七百個房間、六十七個樓梯以及六千幅以上的畫作,還有為數不少的藝術收藏。觀光客來此除了欣賞宮殿之美外,更可看遍美術課本中所提到的那些經典藝術瑰品。

凡爾賽.43
又名「戰神廳」或「火星廳」的『瑪爾斯廳(Le Salon de Mars)』,在黛安娜廳之西。西元1684年以前,這裡是守衛廳,所以內部裝飾的繪畫均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

凡爾賽.44
『瑪爾斯廳』在西元1664年至1750年間被改為舉辦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的場所,廳內鍍金的浮雕壁畫、華麗的水晶燭燈,無一不將『瑪爾斯廳』點綴的金碧輝煌,站在這裡,也不難想像當時路易十四與群臣同樂的景象。

凡爾賽.45
牆上掛的是宮廷畫師卡爾·范·路(Karl van Loo)為路易十五畫的肖像畫;因為路易十五的祖父和父親接連去世,身為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只好以五歲之齡,於西元1715年登上法國王位。

凡爾賽.46
另一幅畫作是路易十五的妻子瑪麗·蕾捷斯卡的肖像畫,同樣出自卡爾·范·路之手。原是波蘭公主的瑪麗·蕾捷斯卡,於西元1725年9月4日嫁給路易十五,身為皇后的她,與路易十五共育有2男八女。

凡爾賽.47
天花板上則有克勞德·奧德朗(Claude Audran)的油畫作品《戰神駕駛狼馭戰車》,畫中可見羅馬神話裡的戰神瑪爾斯(拉丁語:Mars)威風凜凜的站在由兩匹狼所牽引的戰車上,十分英勇。

凡爾賽.48
瑪爾斯是朱庇特與朱諾之子、貝婁娜的丈夫、維納斯的情人,驍勇善戰的他被視為力量與權力的象徵,亦被奉為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拉丁語「Mars(火星)」和英語「March(行軍)」均是源自戰神瑪爾斯之名。

凡爾賽.49
在瑪爾斯廳之西的是『墨丘利廳(Salon de Mercury)』,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廳內有一張大床,圍以銀質欄杆,還有一座純銀大壁櫥;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後來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3週。

凡爾賽.50
『墨丘利廳』原為路易十四的臥室,天花板上有著讓·巴提斯特(Jean Baptiste)的作品,描繪天神墨丘利(拉丁語:Mercurius)正意氣風發地坐在由兩隻公雞拉著的戰車上,四周則閃耀著晨星。

凡爾賽.51
布置極為奢華綺麗的『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天花板上的鍍金雕花淺浮雕中,太陽神阿波羅站在黃金戰車上,駕馭著四匹白馬在五彩雲霞中飛馳;這是宮廷畫師拉福斯(Lafosse)的作品。

凡爾賽.52
『阿波羅廳』是法國國王日常接見群臣的地方,如果是外國使臣的晉見,則會安排到「鏡廳(Galerie des glaces)」。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廳堂均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

凡爾賽.53
大廳壁爐上有一幅路易十四在62歲時的肖像畫,這大概是他所有肖像畫中流傳最廣的。這幅油畫高2.05米、寬1.52米,作者是法國最富有成就的肖像畫家亞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

凡爾賽.54
牆上的另一幅畫作則是路易十六的肖像畫。性格優柔寡斷且無心朝政的的路易十六,是造成「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始作俑者,西元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凡爾賽宮作為法國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

凡爾賽.55
位於巴黎市西南方約20公里處的【凡爾賽宮】,是17、18世紀歐洲最華麗的宮廷建築,也是法國君權擴展到最高點的代表作。內部收藏大量藝術珍品的【凡爾賽宮】,已成為今日法國最重要的觀光據點之一。

凡爾賽.56
【凡爾賽宮】的主體建物長707米,中央是正宮,兩翼則為南宮、北宮,內部共有700多間大、小廳室。所有廳室均是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四壁則裝飾有十分珍貴的雕塑和油畫作品,更配有許多高級傢俱及名貴古玩。

凡爾賽.57
整體建築群含前庭、宮殿及花園三大部分,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其中,由勒諾特在西元1667年所設計的凡爾賽宮花園,園中擁有眾多的花圃、林木、雕像及噴泉,風景如詩如畫,堪稱法式經典園林的典範。

凡爾賽.58
位在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的『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是由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於西元1679年開始打造,主要獻給羅馬女戰神貝羅娜(Bellona)。廳內鍍金壁爐之上則為路易十四騎馬的浮雕像。

凡爾賽.59
『戰爭廳』上懸吊著黑色的心型旋轉編織雕塑,是葡萄牙裔當代藝術家喬安娜‧凡斯康切珞的作品,設計源自葡萄牙珠寶首飾的經典圖騰,並用黑色來比喻戰爭帶來的死亡與恐懼。

凡爾賽.60
古典與現代的衝突美在此表露無疑

凡爾賽.61
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的『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稱為「鏡廊」,在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是凡爾賽宮諸多廳堂中最璀璨奪目的一個。

凡爾賽.62
於西元1678年至1684年間興建的『鏡廳』,係由知名畫家勒布朗負責內部裝飾的設計與施工,被廣泛認為是法國王室無上權力的象徵。天花板上懸掛了24具大型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9幅歌頌太陽王功蹟的巨型油畫。

凡爾賽.63
『鏡廳』的一面是朝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能將戶外景色盡收眼底;另一面則是由483塊鏡子所組成的巨大鏡面,除了映照室外風光之外,也能將室內的一切反射並擴大,增加視覺上的震撼感。

凡爾賽.64
連接國王寢宮、國王套房和王后套房的『鏡廳』,被譽為是十七世紀巴洛克風格完美呈現的建築藝術代表。據說在路易十四時代,這裡頭的傢俱和裝飾都是由純銀所打造,十分奢華,國王也因此常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

凡爾賽.65
『鏡廳』被公認是法國皇室的「瑰寶」,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則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作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其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

凡爾賽.66
凡爾賽宮內到處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雕刻、生動寫實的繪畫,可想見路易十四在位時法國國力必定是相當的鼎盛,而且當時的法國皇室對於藝術的推廣與喜愛,更是不遺餘力。

凡爾賽.67
『鏡廳』的拱頂上布滿了描繪路易十四最初18年征戰功績的彩色油畫,吊燈、燭台、鍍金盔甲與彩色大理石壁柱交相輝映;而排列兩旁的16座人物和神祗雕像及24支光芒閃爍的火炬,更是令人眼花撩亂。

凡爾賽.68
裝飾華麗、讓人為之驚艷的『鏡廳』,廳中原有眾多純銀打造的傢俱,可惜在西元1689年為因應戰爭需要而熔化做為國庫支出,今日所見的大型燭台是複製於「阿波羅廳」的兩款女神及小童燭台。

凡爾賽.69
昔日『鏡廳』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舉辦舞會、慶典或接見外賓的主要場合,亦見證了諸多重要時刻。西元1919年6月28日,協約國就是在『鏡廳』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凡爾賽.70
今天『鏡廳』的主角是一雙由不鏽鋼鍋堆積組成的巨型高跟鞋《瑪麗蓮(Marilyn)》,宛如歌詠女權至上的盛裝儀式,高跟鞋是女性武裝自我的神聖利器,以冰冷的金屬表面,反射並放大女性不容忽視的存在。

凡爾賽.71
在喬安娜‧凡斯康切珞的眼中,世界就是一場戲劇演出,凡爾賽宮超尺度的美學意象,更為她點燃了嘉年華會般的奇想火花。鏡廳展出的作品《瑪麗蓮》,是一雙超大的高跟鞋,詮釋著女性在面對夢露般美妙幻境時的內在拉扯。

凡爾賽.72
灰姑娘有玻璃鞋...我們則有不銹鋼鞋...耐用多了XD

凡爾賽.73
『國王套房』位於主樓東面,路易十三時代建立的舊狩獵行宮之內。套房中央為國王的臥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繡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路易十四與路易十五之子皆曾在此居住過。

凡爾賽.74
這裡除了是法國國王的日常居所外,更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王室成員通常在這裡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諸多繁雜的問安儀式。據說貴族與大臣們離開時必須倒退走出國王寢宮,以顯示國王的無上權力。

凡爾賽.75
路易十四全名為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 Bourbon),自西元1643年即位至1715年逝世,在位長達72年3月又18天,是法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西元1715年9月1日,路易十四駕崩於凡爾賽宮內,享年77歲。

凡爾賽.76
國王寢宮的北邊為會議室,南邊為牛眼廳,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們候見的場所,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宮的大門上方有一牛眼形狀的天窗。牛眼廳之東則為候見室和衛兵室。

凡爾賽.77
與戰爭廳相對的『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位在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格局,裝飾風格與鏡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該作品由知名畫家勒布倫所執筆完成。

凡爾賽.78
與戰爭廳相同,喬安娜‧凡斯康切珞同樣在和平廳的天花板上懸掛了一個心型旋轉編織雕塑,差別只在戰爭廳裡擺的是象徵死亡的黑色,而和平廳裡則是象徵熱情的紅色心型雕塑。

凡爾賽.79
喬安娜‧凡斯康切珞試圖解讀凡爾賽宮的過往神話,放大女性在這皇宮所佔據的空間與地位。她說:「在凡爾賽宮重新創造『她』的歷史,讓代表男權的宮廷,瀰漫飄散著女性的芬芳,這是我藝術生涯裡最新奇迷人的挑戰。」

凡爾賽.80
正中紅心XD

凡爾賽.81
『和平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1620年被併入法國)之國徽為主題,牆上則有樂器、花卉、橄欖枝等壁飾,用以襯托富饒歡慶的氛圍。在18世紀時,這裡是娛樂室,王后與貴族常在此以賭博為樂。

凡爾賽.82
位於主樓南側的『王后套房』,包括有王后寢宮、王后私室、王后衛兵廳、王后候見室與宮婦退居室等七間房間,形成和『國王套房』相對的房間結構。其中王后寢宮的壁板上綴有各式各樣的花草圖案,顯得相當細膩優雅。

凡爾賽.83
王后寢宮的天花板上飾有18世紀名畫家法蘭梭·布雪(Francoix Boucher)的畫作。路易十六的妻子、末代皇后瑪麗·安東娃妮特(Marie Antoinette)被革命法庭處死前,就是在這裡度過凡爾賽宮的最後一夜。

凡爾賽.84
王后寢宮中的《假髮(Perruque)》裝置,有著如同俄羅斯法貝熱工藝彩蛋的繭形木座,像是一枚超現實的子宮意象般,標記著路易十六等君王後裔誕生於此的史實;而上面垂墜的19款髮型,則取材自凡爾賽宮曾經流行的髮式。

凡爾賽.85
裝潢細緻典雅的『貴族廳(Le Salon des Nobles)』,最初是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亞·泰麗莎的候見室,之後成為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的聚會室和召見顯貴的客廳。目前,這裡還完美地保留當時的天花板壁飾。

凡爾賽.86
在蘋果綠的牆面上掛了一幅路易十五身著加冕禮服的織毯畫像,是畫家柯爾內伊(Corneille)的傑作。牆邊的精緻珠寶櫃,則是當年巴黎市政府呈獻給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的禮物。

凡爾賽.87
『鴻宴廳(L’ Antichambre du Grand Couvert)』原是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亞·泰麗莎的警衛廳,至18世紀時成為王室餐廳暨候見室,國王與王后在壁爐前的餐桌上用餐,四周圍繞著群臣顯貴,邊吃邊候見。

凡爾賽.88
西元1764年的元旦,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偕同王后瑪麗·蕾捷斯卡和其他王室成員,邀請時年8歲的音樂神童【莫札特(Mozart)】於王室餐會中演奏助興,蔚為轟動。

凡爾賽.89
『鴻宴廳』的一角擺放了喬安娜‧凡斯康切珞的作品《Le Dauphin et La Dauphine》,是兩隻面對面的陶瓷龍蝦,他們像是即將被用來果腹的盤中飧,又像是一對正在交談的戀人。

凡爾賽.90
由於『鴻宴廳』最早是作為警衛廳之用,所以天花板上有著諸多展現法國軍隊英勇尚武的油畫與壁飾,這個廳也是目前『王后套房』中唯一保留十七世紀風格的廳堂。

凡爾賽.91
法國大革命期間,西元1789年10月6日的早上,一群革命份子闖入這裡,和看守的皇家侍衛們搏鬥,一名侍衛匆忙跑到王后候見室,高喊「拯救王后阿!」就倒地而亡。而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自秘道遁逃後就此一去不返。

凡爾賽.92
這個方間的四周牆面上掛滿了王室女性成員及其子女的肖畫像,每一幅皆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而當中則以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東娃妮特和她三個子女的畫像最為有名。

凡爾賽.93
畫中右前方是於1789年過世的大王子約瑟夫,他手指的空搖籃隱喻畫作完成前即幼年夭折的蘇菲公主;至於依偎在王后右手邊的大公主泰瑞絲則僥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存活下來;而被王后抱在懷中的幼兒,即是後來的路易十七。

凡爾賽.94
『加冕廳(La Salle du Sacre)』最早是凡爾賽宮內的小教堂,自西元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與政府機構遷至凡爾賽宮內後,這個廳堂就成為國王和王后共用的侍衛廳,常年擺滿宮廷女賓及守衛們的雜物。

凡爾賽.95
西元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浦一世(Louis-Philippe Ier)下令修復於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嚴重毀損的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為紀念拿破崙的功績,牆上安置了多幅與拿破崙有關的巨幅畫作。

凡爾賽.96
『加冕廳』的名稱來自於賈克-路易·大衛的著名畫作《拿破崙一世的加冕禮》,畫中呈現西元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舉行的拿破崙一世和約瑟芬皇后之加冕儀式;這個主題大衛一共畫了兩幅,真跡目前存放於羅浮宮內。

凡爾賽.97
喬安娜‧凡斯康切珞的作品《衛兵(Gardes)》,安靜地矗立在『加冕廳』的中央位置,以全手工製作的針織雕像、威風凜凜的兩頭白獅子,巧妙地隱喻昔日在此盡忠職守的皇家侍衛們。

凡爾賽.98
萬獸之王怎比得上我家女王XD

凡爾賽.99
The Lion King

凡爾賽.100
喬安娜‧凡斯康切珞並非為輝煌盛世的奢華聖殿添加精緻裝飾,而是借取了凡爾賽宮的美學能量,透過鏡面相映般的跨時空靈感交響,建構她的獨特藝術世界。
地址:RP 834 Versailles Cedex
電話:01 30 83 78 89
官網:http://www.chateauversailles.fr/homepage
交通指南:
# 雙層電車
搭RER-C線於終點站Versaille-River Gauche站下,車程約30分鐘,下車後步行前往凡爾賽宮,約5~10分鐘可達。
# 火車
從巴黎的蒙帕納斯火車站(Montparnass)搭乘火車前往,在Versailles-Chantiers站下,班次密集,車程約20分鐘;下車後步行前往凡爾賽宮,約15~20分鐘可達。
# 地鐵+公車
搭地鐵9號於Pont de Sevres站下,搭公車171號於Versailles place d’armes站下,下車即達。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