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鎮現存的東、西、南、北四座清代古城門是台灣地區唯一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單憑這一點就值得遊客到此一遊,探訪小鎮的風土民情。自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正式立縣建城迄今已有130年歷史。雖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改朝換代或發展壓力而物換星移,古城文物設施大都傾圯湮滅。然而四座城門倖能保存下來,不僅為歷史作見證,並為最佳鄉土教材,恆春也因此成為屏東地區發展觀光旅遊的文化重鎮。
西門.1
西門:門樓於日治大正年間,遭居民偷拆建材而傾毀,只剩雉碟和門洞。在西門流傳著帶有神祕色彩的「西門向北」傳說,有興趣的遊客不妨向在地人一探究竟。
西門.2
清同治十三年,日本人挑起「牡丹社事件」,使清朝意識到東南海防的重要,故派沈葆楨來台設縣築城。恆春建城主因在於國防,而城址則是由素習勘輿之學的劉璈所選定。
西門.3
沈葆禎抵台後發現恆春當地地勢雄偉,進可攻、退可守,且惠風和暢、四季如春;在奏章中描述:「琅橋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恆春】之名極有可能定於此時,是屏東最早的縣治。
西門.4
經官員勘輿風水後,以猴洞山為中央龍脈,東門背靠大平頂山(西屏山)為前朱雀、北門面對三台山為後玄武、南門面對龍鑾山為左青龍、西門則面對虎頭山為右白虎,為恆春【四門四靈】。
西門.5
沈葆禎以磚石造門,土埆砌牆,城牆高二丈、厚八尺、總長九七二丈,共分為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各自掌控了恆春對外的主要交通,而『西門』是其中最小的一座。
西門.6
『西門』位於西門路、中山路、中正路交叉路口附近,中山路恆春老街之末端,昔日為恆春繁華的商業區,居住人口十分密集,但目前只剩下一小截城垛及門洞,融入現代建築之中。
西門.7
『西門』座落在最繁華的中山路上,以前這裡是商業區,人口十分密集,兩頭都蓋滿了房子,把整座城門擠得只剩下侷促的雉堞和門洞,電影《海角七號》中,遊覽車卡在城門過不去的場景就是在『西門』這裡。
西門.8
電影《海角七號》曾在西門附近取景,紅極一時。過去西門為恆春在地繁華的商圈,現今則為南台灣熱門的旅遊景點,位於城內交通動線上的西門,遊客到此可徒步慢慢觀賞城門上的一磚一瓦。
西門.9
直到現在,恆春居民仍然習慣穿過城門往返進出,電影一曝光,觀光客蜂擁而至,從城門上處處都是被車輛擦撞的斑駁傷痕看來,西門「守城」的實質功能依舊在,雖然荒草蔓生,卻充滿懷舊的歲月之感。
西門.10
四座城門將恆春與外界隔絕開,抵禦敵人的攻擊。而現今的西門位於恆春鎮的中山路、西門路交叉口,城內有百年檳榔街,城牆融入於民宅之中,夕陽斜照在西門,可以窺見歷史的演進及痕跡。
西門.11
西門:目前西門門樓於日治大正年間拆除,只剩立面的雉碟和門洞。昔日是恆春城的商區,城門南側有「禁自盡圖賴碑」,乃於光緒2年頒布,主要敘述禁止民眾自盡圖賴他人的法令與罰則。
西門.12
恆春古城為台灣保存最為良好的城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擁有130年歷史的古城,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歷經物換星移,古樸風味猶存。踏著先人的步伐登上城門,油然而生思古懷舊之情。
西門.13
已有130歲高齡的恆春古城,當初是依照「風水」之說來建城的,其中心在猴洞山,遍布周圍的四座山,則分別是這座古城的守護靈山。恆春古城不僅是全台保存最為良好的古城,風水建城之說更增添了幾許神秘感。
西門.14
此地屬中央山脈之尾閭,巍巍山勢一下恆春半島,高度降為5、6百公尺,層層山巒綿延至三台山前,次高的龍鑾山、虎頭山居左右為護衛。遠處西平山(恆春西台地),如一字平案,使水流曲折又可藏風,無怪乎選此為縣址。
西門.15
恆春風水的主山,既定為「三台山」,蜿蜒而下至「猴洞山」,則為龍穴所在,因此,四個城門都設在「猴洞山」與左青龍(龍鑾山)、右白虎(虎頭山)、前朱雀(西屏山)、後玄武(三台山)的連接直線上,成【四門四靈】之勢。
西門.16
西門位於恆春西門路上,從西門的北側可以看到隨著時空的演進,城門的兩側已成為商店區,另一側仍保留廣場,可以看到全台最完整的古城門遺跡,這座僅容得下一部車通過的城門,隨著遊客的增加,成了恆春的知名景點。
西門.17
恆春鎮公所還將廣寧宮前的廣場作為尋找海角的舞台,不少恆春人也在這裡高唱,並大喊「誰說恆春沒有人才!」彷彿劇中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西門.18
西門並非位於正西方而是西北方,民間傳說為抵禦地方力大的奇人造反,而將城門改至西北方;另有一說為風水上為增長城內德和里運勢而偏向。「西門不向西」也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閒暇話題,並增添古城一絲神秘感。
西門.19
據傳清光緒元年恆春縣城起建之際,榔林庄(今德和里)誕生一位孔武有力的奇人,名為陳春連,9歲即可力扛稻穀120斤。風水師認為唯有將西門改向,不朝向德和里,才能破解陳春連的氣勢增長,於是西門就落在今天的位置上。
西門.20
【猴洞山】位於西門旁,由於恆春建城時設此地為恆春龍脈,因此山麓建有廣寧宮(三山國王廟)、天后宮(媽祖廟)、福德祠(土地公廟)、龍泉巖(觀音廟,俗稱佛祖廟)及文廟(孔子廟),為恆春的信仰及活動中心。
西門.21
【猴洞山】原為原住民奉獻祭品、祭祀先人之處,清朝時期則為文人雅士聚集之所,山上保存有日據時代的忠魂碑、兵器整備紀念碑等,經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石牌公園』。
西門.22
原為猿猴棲息之地的【猴洞山】,為一高20公尺的大型珊瑚礁岩,於清代被列為『恆春八景(貓鼻頭、三台山、龍鑾潭、虎頭山、赤牛嶺、馬鞍山、猴洞山、關山)』之一。
西門.23
清朝總兵梁燕恆春八景詩:「貓鼻龜蛇峙海邊、三台高聳入雲巔、龍吟雨化潭心月、虎嘯風清岫口煙、牛背躬耕歸野徑、馬鞍誰著出塵鞭、千秋洞鑑封猴績、雄振東南半壁天」。其中「千秋洞鑑封猴績」指的就是猴洞山。
西門.24
洋溢著活潑色彩的【懶羊羊民宿】
西門.25
根本是為羊妹量身打造的嘛 ^o^
阿嘉的家.1
近10年最賣座的國片《海角七號》,意外的帶動了恆春地區的觀光業熱潮,片中的拍攝場景全都成了影迷重遊的地方,尤其是男主角阿嘉(范逸臣)所住的兩層樓傳統恆春民宅,更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
阿嘉的家.2
知名導演鈕承澤曾在恆春半島等地拍攝《我在墾丁天氣晴》,在香港播出後大獲好評,間接帶動香港年輕人到墾丁旅遊之熱潮,08年上映的電影《海角七號》,挾著破億的票房氣勢,更促進了恆春地區觀光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阿嘉的家.3
因《海角七號》爆紅的場景,首推片中男主角「阿嘉」的家,這棟位在恆春鎮光明路上的民宅,成了影迷們「朝聖」的景點,每天都有不少遊客前來參觀、拍照,屋主張永源、彭瑞珍夫婦更成了導覽解說員,每天從早忙到晚。
阿嘉的家.4
「阿嘉的家」位在恆春古城內一條不起眼的巷弄裡,門口經常都是絡繹不絕的遊客,即使在《海角七號》已經下檔好一陣子後,這裡依舊是遊客們熱愛探訪的景點。
阿嘉的家.5
一走進這幢2層樓高的水泥建築,電影情境立即湧上心頭:阿嘉與民代繼父在門前有段感人對話,七封情書和友子阿嬤的照片在房內首度曝光,發酒瘋的友子在這裡丟鞋砸破門窗等畫面,都讓粉絲們津津樂道。
阿嘉的家.6
位於恆春鎮內的「阿嘉的家」,是一棟兩層樓高的白色小屋,已有近一甲子的屋齡,屋主張永源的兒子小名也叫「阿嘉」,據說電影男主角取名為「阿嘉」,即是由此而來。
阿嘉的家.7
而民宅的主人,生意頭腦動的也挺快,在門口騎樓下開始販售一些海角七號的相關商品,讓來到這裡參觀的遊客,不只眼睛可以欣賞到電影場景,還能順便帶一些伴手禮回家。
阿嘉的家.8
屋內所有物品的擺設幾乎跟電影中一模一樣,阿嘉的臥鋪跟床單原汁原味的還原了劇中場景,床邊擺了一把阿嘉在戲中使用的吉他,上頭還有男主角的簽名;置身在這裡,彷彿自己也是電影中的一角,如幻似真的感覺好奇妙。
阿嘉的家.9
屋齡50多年的「阿嘉的家」,白色建築在藍天相映下,有種地中海浪漫氣息。電影中阿嘉與友子就是在這擦出愛的火花,讓這棟老房子意外成為恆春鎮上的熱門景點。
阿嘉的家.10
女主角友子打破的二塊玻璃窗不但都已補上了新的玻璃,上面還留有主角們的親筆簽名呢!
阿嘉的家.11
【玉珍香餅店】是位於恆春老街上的一家古早餅店,自1919年開業迄今已有四代歷史,是一間近百年歲月的糕餅老店,專門製作傳統結婚喜餅、家傳綠豆椪、中秋月餅、傳統貢糖、手工蛋捲,以及南北貨年貨商品。
阿嘉的家.12
店內除了各種口味的蛋捲外,還創新研發了全國唯一的「洋蔥手工蛋捲」。採用恆春當地嚴選特級洋蔥,搭配精選天然食材,遵循傳統手工技法,堅持不加水、絕無防腐劑,以精美禮盒包裝,不易斷裂,是餐敘及送禮的首選。
阿嘉的家.13
【玉珍香餅店】特有的「洋蔥手工蛋捲」,除廣被各大媒體熱烈報導外,還曾榮獲『2008年屏東縣政府十大經典伴手禮』之殊榮,更是遊客來到恆春絕對不可錯過的最佳伴手禮。
阿嘉的家.14
直接躺平 成何體統 ^&^
東門.1
恆春古稱『瑯嶠』。『瑯嶠』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一為「蘭花」,意指恆春是蘭花之城;二是老地名「Bujaujau」,是「鯊魚」的意思;三則認為『瑯嶠』為「琉球」一詞的音轉。
東門.2
這幾種說法,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而無論那種說法,至少都描繪出恆春當地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
東門.3
明永曆16年(1662年),鄭成功派兵於龜壁灣(車城),登陸駐師統領埔(統埔)屯墾,為瑯嶠地區漢人開發之始。
東門.4
清康熙22年(1683年),清朝入主台灣並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和諸羅三縣,而瑯嶠隸屬鳳山縣,為鳳山縣轄區之最南端。
東門.5
這是剛剛在【玉珍香】買的手工蛋捲禮盒
東門.6
羊妹在東門 最愛台丸啦
東門.7
清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恆春縣建置並直隸於台灣府,瑯嶠地名逐漸為「恆春」所取代;同年十月十八日,恆春縣城開工起建。清光緒五年(1879年)七月十五日,恆春縣城竣工,並於次年啟用亮燈。
東門.8
恆春古城建於清朝末年,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治理,沈葆楨為加強海防,於是修築了城牆以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門上並築有砲台,城牆外則有壕溝,是台灣唯一為了軍事防禦所闢建的城池。
東門.9
東門:東門是通往滿州鄉的主要道路。城牆約500公尺,是目前唯一被保留下來的城牆,雉碟、砲台等也都齊全。而四座城門中,除南門之外,東門、西門及北門皆可登上城門。漫步在城牆的馬道上可以一覽城門附近的風景。
東門.10
由於恆春設縣建城是著眼於軍事用途,因此城內擁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與砲台,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城池不盡相同。
東門.11
當年的城牆雖然幾乎拆毀殆盡,但四座城門卻還大略保存了初建時的原貌,尤其東門旁仍有一段相當完整的城牆,遊客可以行走其上尋幽訪古一番。
東門.12
屏東縣政府主導的恆春古城重建計畫,是從東門城牆延伸至北門,由於在養鴨水塘發現了護城河的殘跡,也將一併整合成為生態景點
東門.13
『東門』算是恆春古城的四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有一段城牆連接至城門,可以安全的漫步其上;下方則是環境工程所建設的小公園,目前顯得較為冷清。
東門.14
1908年,強烈颱風侵襲恆春,大部分的城樓與城門都遭毀損。1945年,二次大戰末期,恆春遭盟軍飛機空襲,數百公尺城牆毀於戰火。1959年發生恆春大地震,除造成數十人傷亡外,多災多難的恆春城亦只剩下斷垣殘壁。
東門.15
1963年,由於修築道路需要建材之故,僅剩的城牆又遭拆毀大半。時至今日,恆春古城尚且保存完整的城牆僅餘東門旁五百公尺,及沿恆春國小至北門的一段而已。
東門.16
1979年,屏東縣政府在交通部觀光局的補助之下,首先將南門加以整修,重建單簷歇山式的城樓及軒亭於城上。東門隨後亦於1983年開始整建,使用現代的建材再度打造出昔日的面貌。
東門.17
東門不但一度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前方亦有一個軒亭,其功用為遮擋烈日與暴雨。另城樓與城牆連接處之慢道、城牆上的雉堞(城垛)及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城牆後方還有一座踏道,可藉此登上城門。
東門.18
1998年,東門城樓因木架構遭白蟻蛀蝕,不久再度傾圮不存。目前西門、北門之原砲台與城樓也已不存在,只剩城座立於交通要道之上,南門則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
東門.19
東門位在恆春往滿州的路上,城門上築有牌樓。從東門大略可以看出當初四個城門由城牆圍繞的原貌,登上城門後可以看到砲台、砲孔,也可以在城牆上的馬道漫步;從東門上眺望遠方可以看到三台山的位置。
東門.20
東門位於恆春眾多景點的必經之處,例如著名的「出火」,即在東門外100公尺左右的地方,火源終年不滅,相當特殊;而且東門地處交通要衝,由恆春往滿州之200縣道就在城門旁。這裡也被認為是恆春古城的最佳拍照地點。
東門.21
每年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會在東門附近搭建數十公尺高的「孤棚」,舉辦極負盛名的「恆春搶孤」活動,表達慎終追遠、普渡亡魂之意,也為恆春更增添一些民俗人文色彩。
東門.22
所謂的「孤」,指的是救濟孤貧的物品,在傳統習俗中,每年中元普渡時,會將祭拜後的物品發給孤貧,不過在分發祭品(又稱:孤品)的時候常發生爭搶推擠,才設計出「豎孤棚」的比賽方法,來爭取棚上的祭品。
東門.23
「豎孤棚」的比賽辦法,是由四根3丈6(約13公尺)的原木作為支柱架設孤棚高台,棚上放置祭品,原木塗上牛油,參賽者四人一組於開賽炮聲響起後,各施所能登上高台,最快登上的隊伍即可獲得棚上的祭品。
北門.1
昔日作為軍事用途的恆春古城,在清同治13年(1874年)五月發生著名的「牡丹社事件」後,由清廷派遣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築城設縣。建城時除東南西北四道城門外,還築有城台、城樓與炮台四座,成為軍事國防的重要屏障。
北門.2
百餘年來恆春居民的生活和四座城門息息相關,如今當時軍事的緊張感已不復在,反而多了一份純樸的自然民情和人文氣息。斑駁的城門、綿延的城牆和充滿古意的城市,仿佛讓人回到了時光隧道般,看到了歷史的痕跡。
北門.3
北門位於虎頭山對面,昔日是恆春縣城的正門,由於位在官道上,四周民宅較少,又因為是清代的練兵營所在地,也增添些許荒涼感。半圓拱形的北門經過修建後,民眾可登上城樓遠眺四周景象,並遙想當年城門舊觀。
北門.4
北門: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樓,現在城牆上則無。目前北門尚肩負恆春的交通通道,小車以下的交通工具居多。附近建築物不多,在自然景觀上,可得良好的視野。
北門.5
『慢道』是登上城門的斜坡或是階梯通道,主要是希望上下城門的人慢慢走,不要奔跑,以免發生危險。登城的通道分斜坡狀及階梯狀兩種,北門的為前者;此斜坡以紅磚砌成,扶手和基礎部份則以礫石壘成。
北門.6
『馬道』則是指城牆上通行的道路,因為以前官員在上面巡視都是騎著馬,故而名之。
北門.7
恆春縣城本以北門為主門,城門外五里處叫五里亭,現作為機場用地。當年北門一帶是迎接官吏抵達而建的官道,惟官道沿山而行,常遭生番攻擊,因此居民大都由五里亭直接通往西門入城。
北門.8
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褸,可惜早已因天災人禍而毀壞,現在城牆上什麼都沒有,而城頂枯黃的草木和左近破落的農家構築成一片蒼涼的景象。
北門.9
電影《海角七號》中恆春鎮代表洪國榮和阿嘉母親晚上散步所走過的路
北門.10
路中央還有輛雄赳赳的【北門戰車】哩
北門.11
【北門戰車】其實是一輛韓戰時代的「M41(華克猛犬)戰車」,擺在北門旁的道路上,看起來還頗有整軍經武的架勢。
北門.12
「M41(華克猛犬)戰車」是美國通用公司凱迪拉克廠於民國39年發展成功,用以取代M24霞飛坦克的一種輕型戰車。此戰車得名於在韓戰期間因意外身亡的美國名將「華克將軍」。
北門.13
此型戰車性能極為優越,尤以快速靈活的機動力及精準的火力,活躍於韓、越戰中。我國於民國47年自美陸續接收此型裝備,配發裝甲部隊使用,40餘年來擔負台澎金馬灘頭防衛之工作,使敵不敢輕言犯台,其功闕偉。
北門.14
向國軍致敬 :)
北門.15
雙重的敬意 :p
北門.16
神力女超人
北門.17
螳臂檔車
北門.18
OH...我要被撞飛啦!!
北門.19
恆春古城規模大小從東門到北門長540公尺、北門到西門有560公尺、西門到南門則有720公尺,而南門到東門最長,達730公尺,氣勢相當雄偉,民眾可親自前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