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15 12:46:40| 人氣18,644|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在地人的故事 -《艋舺》采風[圖多]

萬華舊名『艋舺(Manka)』,意思是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其位於大漢溪和新店溪的交會處,有優越的水運條件,早年為臺北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奠定了今日臺北發展的根基。

艋舺-1

1908年西門紅樓興築完成迄今已屆百週年,是台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亦是今天全島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艋舺-2

共兩層高的這棟紅磚洋樓為1908年所建的台灣三級古蹟,由當時任職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擅長西洋建築風格的日籍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

艋舺-3

古蹟的隨處一角都很有懷舊的味道

艋舺-4

西門紅樓建築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m。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被稱為「八角堂」。

艋舺-5

1908年落成後,西門市場一直都是台北當地日本移民的主要消費市場。除了充當傳統菜市場的十字型西門市場外,八角堂的紅樓建築的一樓共八間小店舖也分別販賣休閒文具與西藥等用品,二樓則販售土產與明信片等。

艋舺-6

跟著我來探尋紅樓的昔日風采吧

艋舺-7

假日的西門紅樓周圍可是很熱鬧的

艋舺-8

2008年8月,台北市文化局為活化西門紅樓,將後方十字樓的前端部分隔成16間小型創意工作室,供台灣自創品牌的創意設計家進駐,統稱為「創意16工房」。

艋舺-9

光門口這隻獅頭牛身的雕塑品就夠吸引人了

艋舺-10

這牛腳上還裝了風火輪哩

艋舺-11

很有趣的雕塑品

艋舺-12

西門紅樓內部的「創意16工房」為台灣文創品牌的聚光點

艋舺-13

2005年誕生的betelnut台灣原創品牌。在品牌設計之初,單純的想表達自己生活中最常看見的台灣招牌,且這個圖像可以代表台灣本土街頭的風景,所以毅然決定以[檳榔]為品牌精神符號。

艋舺-14

一樓紅樓文化展覽館設有文化展覽區與紙風車cafe,是以現代藝術與常民文化激盪出的創意空間;而與紅樓有關的老照片、電影放映機…,也運用裝置藝術概念重新包裝,以生活、趣味的展覽方式散佈在整個場域裡。

艋舺-15

早年的西門市場示意圖

艋舺-16

琳瑯滿目的店章與印章

艋舺-17

戰後,接收八角堂的滬商業者因建築的紅磚外觀,改名為「紅樓劇場」,1963年後,紅樓劇場改映電影,因此又被稱為「紅樓戲院」或簡稱「紅樓」。

艋舺-18

紅樓後端引進數家PUB經營團隊進駐,並邀請獨立樂團入內表演,每到夜裡總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艋舺-19

1963年因應電影於台灣當地日漸普及,紅樓改作為紅樓戲院(紅樓電影院),開始播放江山美人等黃梅調與其他國語電影影片,該電影院也為西門町早期電影街的起始點之一。

艋舺-20

在2003年紅樓後端西門市場整建完成後,西門紅樓與十字建築旁的ㄇ字型公共空間,也經常於星期例假日舉行藝人的簽唱會或專輯發表會。諸如王力宏與林俊傑等藝人都曾於西門紅樓廣場舉行相關活動過。

艋舺-21

西門町位於萬華區的東北方,為台北市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擁有台北市第一條且有指標性意義的徒步區。

艋舺-22

西門町現在被稱為台北的「原宿」,除了有日文雜誌專賣店外,各種日本的書籍、唱片、服飾等,幾乎都同步流行,是所謂「哈日族」的天堂。

艋舺-23

這女孩(曼青)的爵士鼓打的超棒!!

艋舺-24

門卡迪咖啡廳是西門町最夯的人氣西餐廳之一

艋舺-25

大力推薦喔^^

艋舺-26

台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

艋舺-27

寺廟入口處置有古鐘一座,由鐘上所鑄字樣可以得知清朝建廟之時其名即為「新興宮」,鑄造年代為1792年(乾隆57年),鑄造地為江蘇無錫。

艋舺-28

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台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

艋舺-29

祥獅獻瑞

艋舺-30

風獅爺就是這威嚴的模樣

艋舺-31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2009年10月,媽祖信俗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艋舺-32

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艋舺-33

香火鼎盛

艋舺-34

在龍山寺附近的「龍都冰果室」是很多老萬華人的童年回憶之一

艋舺-35

以八寶冰($55)為鎮店之寶

艋舺-36

這芒果牛奶冰($100)可不輸給永康街的冰館

艋舺-37

《華西街觀光夜市》經臺北市政府整頓規劃,為一頗具規模的觀光夜市,入口處的傳統宮殿式牌樓與天花板上懸吊式的宮燈,更增添幾分氣派。五十餘年的歷史,加上深具鄉土文化特色,成為國際觀光客必訪之處。

艋舺-38

華西街夜市就位於龍山寺附近,是台灣第一座觀光夜市,以販賣各式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為大宗。早期此區以殺蛇表演聞名,有「蛇街」之稱號,後因保育意識抬頭,店家大多轉型為養生的蛇料理餐廳。

艋舺-39

老字號的「兩喜號魷魚羹」,自1921年創立至今,已有89的歷史,曾經榮獲台北市政府所頒發的「台北老店」榮譽,成為聞名全省的艋舺小吃代表之一。

艋舺-40

仁濟醫院前身可追溯到民國11年,在龍山寺設有「施醫所」,是萬華地區最有歷史的醫療院所。

艋舺-41

『懷念愛玉冰』是一家四十幾年歷史的老店,許多吃過的客人,都會一再光顧,甚至搬離萬華的人也是對它念念不忘。

艋舺-42

「黃氏大宗祠」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原是艋舺富商黃昭祿(黃阿祿嫂)私宅,後來捐出改作黃氏宗祠,至今百餘年。

艋舺-43

宗祠的堂號「江夏」,係黃姓始祖之堂號,門楣上的「種德」是自立堂號;「種德堂」:取義冀望子孫多修德業善行,為訓勉後代子孫積德行善的家訓。

艋舺-44

高氏大宗祖祠原為『學海書院』,日據時代書院歸廢,後由高姓人士承買而得,遂改為『高氏大宗祖祠』。

艋舺-45

清朝時期臺北共有五座書院,分別為:明志書院、樹人書院、登瀛書院、明道書院與學海書院,今日仍然可見者僅存學海書院一座。學海書院為北臺教化的一大重鎮,為官憲書院,對當時艋舺一帶文風之振起有著重大貢獻。

艋舺-46

民國63年,因臺北市都市計畫開闢環河南路,第一進的門廳被迫拆建,新建之門廳後縮,成為現今的模樣。因學海書院已被轉售予高氏宗族作為祠堂之用,故目前主要的用途為高氏宗族的祭祖祀典及宗親們的活動場所

艋舺-47

歷史悠久、全臺聞名的「青草巷」,即為西昌街224巷,此巷道內約有十多家藥草店聚集,是台北最大的藥草集散地。

艋舺-48

穀鳥軒位於廣州街150號,是清末日據時代在台建立之仿歐風之加強磚造四層樓樓房,因當時之水泥建材仍少應用,故其二樓以上均為木造即俗稱之【軟樓】。

艋舺-49

艋舺(今萬華)是台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台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

艋舺-50

艋舺龍山寺始建於1738年,數百年來經過歷史歲月的摧殘和後人的整建,1985年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為目前台北四大旅遊名勝之一。

艋舺-51

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艋舺-52

前殿有1918年所製,台灣獨一無二的銅鑄龍柱乙對,雕工精細非常,是件令人讚嘆的藝術瑰寶。

艋舺-53

台灣海峽又被稱為「黑水溝」,風浪很大,早期移民都用石板來壓穩船艙,以期能安全渡海來台,而這些石板,後來也就用來舖設龍山寺前的部分廣場。

艋舺-54

前殿分為三部份,分別為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稱為三川門,主祀三寶佛。

艋舺-55

是萬華區民眾們的精神寄託

艋舺-56

殿內屋頂螺旋藻井全由斗拱築構而成,不用一釘一鐵,堪稱台灣寺廟工藝之精華。

艋舺-57

虔誠的眾生

艋舺-58

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

艋舺-59

大殿左側配有鍾樓,右邊則配鼓樓,代表晨鍾暮鼓之意,鍾鼓樓之屋頂為尖盔頂式,呈扁六角形,相當獨特。

艋舺-60

朝登佛門、先淨其心,故名「淨心瀑布」。

艋舺-61

祥龍迎春 瀧水奔騰

艋舺-62

龍山寺捷運站地下街與停車場之上的這一塊「十二號公園」,又叫龍山寺公園,位於龍山寺廟門的正前方。

艋舺-63

萬華區行政大樓是龍山寺附近最高的建築物

艋舺-64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於廣州街和昆明街口,是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成立的,主要是作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管理營運單位。

艋舺-65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地方,也是一個寓教於樂和促進親子交流的展覽場所。

艋舺-66

過去以商業為主的剝皮寮老街,建築物多將店門後移一個步架,留設出「亭仔腳」,提供行人遮風蔽雨的行走空間,也是店舖空間的延伸,現在多稱為「騎樓」。

艋舺-67

剝皮寮歷史街區特別保留了被譽為「台灣符號」象徵的「亭仔腳」建築,這也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建築

艋舺-68

台灣亭仔腳的產生,最主要因素為台灣夏天常驟下西北雨,街屋退出騎樓空間,讓行人可有一連串的避雨場所,同時商業活動可繼續進行,再者擺在店門口的貨物也可避免日曬雨淋。

艋舺-69

翻開老相簿_剝皮寮影像記憶展:2010/07/16~09/15

艋舺-70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

艋舺-71

臺灣主祀「靈安尊王」廟宇,以萬華「青山宮」最著名,每年農曆十月廿日起至廿二日舉行盛大祭典及遶境活動。

艋舺-72

近代由於都市化進展快速,萬華地區的城市面貌變化甚鉅,唯獨「剝皮寮」一帶始終維持著完整的街廓形式;2009/08/29老街整建完成並對外開放,讓民眾認識這個古老街區的歲月風華,與重新注入的新活力。

艋舺-73

剝皮寮老街約三公尺寬,略呈曲折,兩邊均蓋起店屋,留下清代漢人街道風貌,此乃有別於日治時代以後開闢的筆直寬闊的道路。在狹小蜿蜒的剝皮寮老街行走時,仍可感受到昔日親切的街道尺度。

艋舺-74

「街屋」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清代稱之為「店屋」,其左右兩戶共用壁體,進深很長。

艋舺-75

店屋通常形成於商業繁榮的地點,為因應臨街的商業活動,發展出「前舖後居」(即臨街前廳為作生意之處,後邊則為住家)、「下舖上居」(一樓作為商家使用,二樓以上為居住空間)的空間格局。

艋舺-76

騎樓的閩南語稱「亭仔腳」,是具有濃厚的華南特色的中式建築設計。建築物一樓臨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則為二樓的樓層,猶如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稱為「騎樓」。

艋舺-77

新築的立面多有騎樓,戶戶之間以拱圈相隔,但許多拱圈已毀損,改為平梁,僅有幾棟仍然保留拱圈的騎樓。

艋舺-78

「剝皮寮歷史街區」從清代形成街市以來,至今已經超過200年,難得的是,它的形制幾乎完整保留了當年歷經清代、日據時期的樣貌,為台北市規模最大、區域最廣、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古街區。

艋舺-79

現時的騎樓一般地下(一樓)用於經商,二樓以上住人。騎樓既可防雨防晒,又便於展示櫥窗,招徠生意。

艋舺-80

土炭市在剝皮寮街西側,即今康定路與廣州街的交會處一帶,為昔日販售煤炭、木炭的店家聚集之處。由於形成售炭業聚集的情況,久而久之「土炭市」的名號不脛而走,後來由於道路的闢建,土炭市逐漸沒落。

艋舺-81

相較於其他老街可以看到所謂巴洛克洋樓,剝皮寮老街的建築樣式並不華麗,但卻顯得平民許多。

艋舺-82

【花臺】是依附於腰牆上的一種作法,多在開窗下部,為剝皮寮街區添增了造型豐富的立面變化。

艋舺-83

萬華老店「周記肉粥」&「一心鵝肉」都是響噹噹的知名店家

艋舺-84

位於西門町的「楊記花生玉米冰」創立於1961年,是至今開業已有50年的老字號冰店。

艋舺-85

甜蜜綿柔的花生是剝殼花生水煮到軟爛後再加上鮮奶去芶芡而成,自是濃稠到入口即化、美味無比。 

台長: 活力小太陽[Jim_Chen]
人氣(18,644) | 回應(11)|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北部-艋舺 |
此分類下一篇:2010-發現大黃蜂@萬華區406號廣場
此分類上一篇:2010-艋舺采風_剝皮寮歷史街區

崙子
晚安~~

謝謝小太陽的詳細介紹
原本我以為萬華只有龍山寺及西門町
以及現在很夯的剝皮寮
原來萬華還有這麼好玩及好吃的地方
希望有天能夠好好的玩一天!!
2010-10-15 18:47:33
版主回應
晚安
西門町與龍山寺及剝皮寮俱是萬華最熱門的景點了
真得值得花一天逛一逛
2010-10-16 21:32:49
闊瀨老叟
jim不愧是艋舺在地人
介紹的真是詳細啊
週末假日愉快
2010-10-15 19:04:16
版主回應
這是一定要的阿...呵呵
2010-10-16 21:37:19
mi ya ko
都是我熟悉的景點
不過最能鎖住我目光的是那幾盤冰啊
CC
2010-10-16 00:10:34
版主回應
龍山寺的龍都與西門町的楊記都是一等一的冰品專賣店喔
當然能吸引饕客們的目光囉^^
2010-10-16 21:42:25
Lazybone
有些地方我也去過
不過你照起來就是特別的不一樣ㄟ
我現在想吃龍都刨冰啦
2010-10-16 18:23:02
版主回應
龍都刨冰從小吃到大...真的很讚!!
2010-10-16 21:45:28
cuckoobird
Hi
哇哇哇
光看84張圖
貼圖至少也要花半小時
更何況文字整理
真的是扛鼎之作

西門町的「楊記花生玉米冰」
下回有空一定要去吃看看

問安囉
2010-10-16 22:27:21
版主回應
hello~~
真的是花了不少時間整理
不過很有成就感就是...呵呵
楊記還不錯吃喔
在西門町算歷久不衰的老店呢
2010-10-18 00:45:20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活力小太陽[Jim_Chen]:
恭喜您!您此篇文章投稿本週徵文「台灣旅遊的好去處」,文筆極佳、切合主題,已通過小天使的審核了,您可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index/solicit-weekly/33 瀏覽。也別忘了請親朋好友推薦您的文章,活動小組將從通過審核的文章當中,評選出優秀文章,評選標準文章內容70%、文章推薦數及人氣30%,將於投稿截止日後的七天內公佈喔。
2010-10-18 11:42:35
榮勻媽媽
介紹的好詳細喔!
我沒去過,不過,值的一探究竟喔!
2010-10-18 20:01:19
版主回應
花個半天一天的時間來萬華吃吃喝喝走走逛逛
絕對值得
2010-10-19 00:51:56
荷塘詩韻 二
要 稱讚一聲 旅遊達人。

周詳的介紹,穿插 飲食文化,有看有吃。

很叫座的一大篇。
2010-10-18 20:10:57
版主回應
以後會再陸續新增萬華區的美食
敬請期待喔^^
2010-10-19 00:52:58
丫頭
介紹的太棒了!
連自以為在西門丁長大的我
都不知道這些伴我成長的地方
有這麼豐富的歷史
好像得好好重遊一番了~
2010-11-29 18:03:45
版主回應
萬華雖老
還是有很多值得探訪的角落
眾多在地的美食小吃更是吸引人呢 ^_^
2010-11-30 09:10:14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活力小太陽[Jim_Chen]:
恭喜您!您此篇文章投稿本週徵文「我記憶中的台北」,文筆極佳、切合主題,已通過小天使的審核了,您可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index/solicit-weekly/68 瀏覽。也別忘了請親朋好友推薦您的文章,活動小組將從通過審核的文章當中,評選出優秀文章,評選標準文章內容70%、文章推薦數及人氣30%,將於投稿截止日後的七天內公佈喔。
2012-03-09 14:45:30
xyz
多謝分享~~~
2016-07-14 11:44: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