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的音樂家對台灣存留有一份相當深厚的感情...
在這次88水災害中 ...也有許多在國際上已佔有一席之地的
知名音樂家也默默地在貢獻自己的心力 ...
* *
以下摘自【聯合報╱焦元溥】2009.8.16
八月九日,拉貝克姊妹(Katia & Marielle Labeque)在倫敦逍遙音樂節演出。音樂會後我接到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簡訊—這次不是賀電,卻是急切詢問:「我在電視上看到台灣災情。大家是否安好?我可以做什麼?」
隔天送拉貝克姊妹回巴黎,在車站她們拿出一個信封:「昨晚看到新聞,非常震驚難過,請幫我們把這筆錢捐給需要幫助的台灣朋友!」雖然我人在倫敦,但仍然主持兩個廣播節目。他們的好意與善心鼓勵我聯繫認識的其他外國音樂家好友,希望他們能給我幾句話在節目中播出,盡一點心力。
但我收到的回函卻遠遠不只是關心—無論人在何處,這些音樂家清晰記得台灣的美好,所有人都慷慨解囊,希望災民早日度過難關。台南女婿列文(Robert Levin)和莊雅斐,造訪高雄數次的賀夫(Katia & Marielle Labeque)以及我們所熟知的安寧、簡佩盈、嚴俊傑、陳毓襄,早就以各種的管道給予援助。
「面對災難巨變,我們感同身受!」
歐爾頌(Garrick Ohlsson)、伊瑟利斯(Steven Isserlis)、紀新(Evgeny Kissin)、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羅傑(Pascal Roge)、薩洛(Alexandre Tharaud)、薇莎拉絲(Elisso Virsaladze)、白建宇(Kun Woo Paik)、魯迪(Mikhail Rudy)、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表達最深的慰問(截稿前),願受苦的同胞身心早日得到安頓。
他們的匯款一批批到來,大家更各自分配:
蕾昂絲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捐給空勤總隊殉職英雄的遺族;
在越南出生成長的鄧泰山(Dang Thai Son)深知颱風的可怕,熱心捐助家扶中心;
二月才在利嘉演出的巴福傑(Jean-Efflam Bavouzet)憂心忡忡,指定幫助台東的災戶。
沒來過台灣的費瑞爾(Nelson Freire)也表達關心,甚至還幫忙募款:「我已把你的信轉給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她向來熱心,一定會幫忙!」
至於已經在四年前自公開演出中退休,今年八十四高齡的史蘭倩絲卡(Ruth Slenczynska)更是決定只要有場地,她願意打破承諾,來台灣舉行賑災募款音樂會!
奉獻付出是相當個人的事。這些音樂家本為善不欲人知,但十三日國內表演藝術界的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串連義演「鼓舞明天」讓我明瞭,在如此非常時刻,散播關懷絕對比憂讒畏譏更重要:如果這些音樂家曾經以演奏感動過你,現在他們願意以自己的名字喚起大家的愛心。
災難很大,力量很小,但即使距離遙遠,他們仍以身作則、出錢出力,希望愛樂朋友也能在工作崗位上盡其所能,為風災中受苦受難的同胞提供關懷與幫助。
或許也正是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比任何時刻更需要音樂與藝術。
「愛與感受何其豐富,言語無法表達,我們才有了音樂和藝術—而愛,是這世上唯一能戰勝死亡的力量。」僅以齊瑪曼的話為這篇文章作結。
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有那麼多國際演奏家在樂聲中為災民祝福祈禱。他們與台灣同在,和大家一起「鼓舞明天」!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