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總會懷念許多人事物,有感恩有愧疚有遺憾有無盡的懺悔。走過今生沒有怨懟。
感謝引領我走入文學世界的同學─「陳信二」。1971年我茫茫然的進入高雄海專造船科就讀,當時信二兄早就在各報刊投稿,也因此讓我開始嘗試文學創作,進而成為校內風雲人物,虛榮心做祟下,讓我確立人生方向。那時我的同班同學陳英傑、吳清源、蔡存孝、張勇強等人都成為文藝青年,令人扼腕的是陳英傑於畢業後不久即因病英年早逝,這位曾經被左營高中校內公認的才子終究鬱鬱以終,而張勇強畢業後也在詞曲創作界闖出名號,如〈神鵰俠侶〉、〈昨夜星辰〉等。
感謝我在校內創辦的「摘星詩社」指導老師─「張點凡」小姐姐。1973年在和校方據理力爭的結果下詩社成立了,張點凡老師也正好在那年自成大中文系畢業到校服務,她付出許多時間陪伴我們這群大朋友,為我們聘請學者專家,如聘請當年剛自日本返國的張良澤教授,為我們講授鍾理和先生的文學世界,她甚至為社刊親自設計封面親自刻鋼版〈如後附〉,這樣的老師令人終身難忘,據了解張點凡老師已經自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退休。
感謝「摘星詩社」的同學和許許多多校內校外的同學。1973年詩社成立後,方知大海洋詩社王霓竟然在校內服務,那時我們除了積極參與校外各項活動外,更突破當時視為禁忌的校際聯誼活動,包括和文藻杜杜、正修翁鄉雨、雄商陳美鳳、雄女郭淑莉、李少玉、郭恆妃………等製造不少值得日後回憶的往事。翁鄉雨當時也在正修創辦「晨潮詩社」,目前他在南投出家苦行,陳美鳳在文化局,郭淑莉已是知名畫家。
感謝在寫作路上一直鼓勵我的「朱沉冬」老師。1973年起我陸續參加幾次由「高青文粹」主辦的寫作比賽,每次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因此朱老師對我特別關注。其實六~八0年代在高雄市寫作的人,幾乎大部份的人都受過朱老師的照顧,他自己省吃儉用,卻捨得花錢買書鼓勵學生,他主編「高青文粹」,開辦「高雄市文藝寫作班」,主辦「高雄市文藝營」、「高雄市寫生隊」,創辦《現代詩頁》、《山水詩刊》、《藝術季刊》、《心臟詩刊》等,無庸置疑,他對高雄市文學界的貢獻絕對無人可比,這也正是我對《高雄市文學史》最有意見之處,然而昔日他的學生卻沒有人出聲,實在讓人痛心。朱老師卻已於1990年逝世。
感謝在寫作路上給予我動力的「傅孟麗」姐。1973年起我開始嘗試投稿,當時傅姐正負責主編中國晚報晚風副刊,經常刊登我的作品,並給予我鼓勵和指導,而後她主編台灣時報副刊,我幫忙她處理退稿,因此得以認識一些作家,也因而間接成就「掌門詩學社」創立的因緣。
感謝陪我走過青澀創作時期的「L.S.」。1973年在朱老師的「高雄市文藝寫作班」上,一本《鄭愁予詩選集》的媒介,讓我認識L.S.。自此這個大我三歲的女孩走入我的生命,陪我度過家庭遭受變故的困境、陪我寫下一本本「我的作品」、陪我環島畢業旅行,讓我留下一段難忘的青春歲月,如今已近60歲的她,至今仍讓我一直掛念在心。
感謝「復興文藝營」讓我感受文學的魅力。1973年7月,十幾歲的我生平第一次離開高雄市,獨自遠至台北銘傳商專參加復興文藝營,那時我是營隊裡少數幾個未滿二十歲的,因此受到甚多的照顧,然而重要的是十天下來,奠定我對文學的熱忱。那時授課的老師有:羅門、彭邦楨、顏元叔、蓉子、朱西寧、祝振華〈老康〉、姚一葦、洛夫、余光中、李曼槐、瘂弦、司馬中原等,營友有:名詩人白靈、目前宏碁電腦董事長王振堂、前新竹市長蔡仁堅、高雄凱旋醫院副院長王興耀,以及為我《懺情書》寫序的杜杜等等。
感謝幫我出版第一本書《葉綠脈上的純》的「心影出版社」,現主持「南方快報」的「邱國禎」兄。1978年,那時在高雄市中華三路上開舊書店的國禎兄,因為答應幫我出書而後一頭栽進出版文學書籍,當時南部地區甚多作家因此而受惠,如許振江、沙穗……等,卻也造成國禎兄日後極大的虧損,讓我始終耿耿於懷,然也因此因緣,國禎兄日後進入民眾日報,以至今日成為堅實的台灣獨立理念的推動者,未嘗不是一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美事。
感謝為我第一本書寫序的前輩詩人「鍾鼎文」先生。1976年在海軍966軍艦服役時,於馬祖的航程中,幸運的認識前輩詩人鍾鼎文先生,蒙鍾鼎文先生厚愛,應允為我的第一本書「葉綠脈上的純」寫序,給予當時年少的我無比的激勵,感恩之情時時刻刻縈繞我心,鍾鼎文先生如今已高壽97歲,日日夜夜我將為他祈福。
感謝給我青年時期豐沛的創作動力和甜美回憶的「掌門詩學社」眾兄弟。1978年10月24日我和鍾順文邀集南部文友在扶輪公園〈今城市光廊〉成立高雄市第一個在地詩社。掌門能夠存活至今33年,鍾順文應是居功厥偉,而菊花軒主─張志雄〈1996年因食道癌過逝〉的影響亦是主因。1996年陳秋白擔任社長,並於1998年策劃於高雄文學館旁草坪舉辦辦〈掌門30〉週年活動〈蒙時任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的詩人路寒袖撥款相挺,實甚為感激〉,同時出版〈掌門文集〉26本堪稱文壇創舉,2011年由國學底子深厚的陳文銓接任社長,必能將掌門帶領至另一個境地。
感謝我今生的兩份工作─「華泰電子」、「宏總集團」,讓我得以在生活無慮下,善盡今生責任。1978年我以學造船的學歷,無任何經歷的條件下,我進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楠梓加工出口區華泰電子擔任人事專員,開啟我人生新的一頁,從這兒出發,雖然途中跌了一跤,莫名其妙的被資遣〈最主要原因應該是警總派駐的安全室知道我公然閱讀黨外雜誌吧〉,讓我學會應該如何謹言慎行,然在那裡和當時為陽光小集同仁李昌憲、腳印同仁歐雪月、掌門同仁陳文銓成為同仁亦是美事一樁吧。1983年我進入宏總集團,進入建築界讓我眼界大開,並開拓我的創作領域,尤其而後參與大大小小選舉十餘次,更讓我的創作觸角延伸至多方位層面。而20幾年來,我的老闆林宏宗先生也一直將我視為家人般的對待與照顧,而且幸運的是和小說家王定國、掌門同仁陳美鳳成為同事。如今2011年了,在這兒28年了,我似乎應該退隱山林了。
感謝我第一次步入社會,給予我職場溫暖的「佳芬姐」與「小瑛姐」。尤其是佳芬姐待我真的有如親弟弟一般,給予我各方面的協助,無論在工作或是個人方面,她真的是十足的大姐姐。即使我已近60歲了,前些日子在一個婚宴場合碰面,她仍如昔一般噓寒問暖,或許在她眼中我應該永遠都是小孩子吧!
感謝一直贊助我出版的功名印刷「陳錦川」兄。和錦川兄相識乃因掌門詩刊。當時他尚是一位學徒,一晃30年過去了,他早已成為老闆,這期間我自費出版的幾本著作,若非他的大力贊助,以我的經濟條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對於此份情義永遠放在心中。
感謝家人給予的一切一切,一切盡在不言中。
感謝因為我的無知而受到傷害的人,對我的寬恕。
感謝這3、40年間包容我的每一個人,夜深人靜時分,我總是無盡感傷........
感謝我兩個可愛的兒子讓我感動生命的美好。
當進行告別式時,請帶著歡喜的心情接受我的感謝。告別式之後,也請忘記我曾經來過。
〈2011.11.3‧11.6台灣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