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12 14:27:25|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熟大人的懺情錄——「電子情謎」裡的親子難題(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於是有些人將問題歸因於媒體所呈現的暴力。日本少子化的現象,使得大部分的孩子都成為獨子,習於端坐在電視前看電視、打電玩,和其他人沒有實際的接觸,電影中司空見慣的暴力行為,再加上電玩中人死了還可以重來,對人命無法嚴肅看待,因此才會出現輕易就殺人的念頭。前兩年電子雞流行時,就有專家提出警告,如今這樣的警告似已成真,日本政府、家長、學校,或說日本的「大人們」,卻無力挽回這一切。前幾年陷入泡沫經濟的日本,正是靠著年輕人強勁的消費能力擴大內需,以及外銷PS2等電玩軟硬體、席捲全球年輕人市場,才得以擺脫盪到谷底的經濟窘況,若是全球的商業邏輯不改變,這種充滿諷刺的情形只會愈來愈嚴重。

不只是日本,歐美各地也頻傳低齡犯罪事件,前幾年在英國發生兩名11、12歲的兒童殘酷凌虐一個5歲的幼童,再將其丟到鐵軌上被火車輾死的慘案,最近獄方假釋這兩名犯人,還引起英國社會軒然大波;前年在美國發生的可倫拜高中喋血事件,兩名學生長達一年的策劃,最後造成14名學生被槍殺死亡。就算是以好萊塢電影進行全球殖民的美國,也將矛頭指向媒體呈現的暴力鏡頭過多,才造成青少年冷血犯案,學界也不再宣揚「宣洩說」、「替代參與」等替媒體脫罪的理論,「社會學習說」漸佔上風,使得「管制媒體內容」不再是個蔑視言論自由的髒字,而成為政治正確。但是和日本的情況如出一轍地,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攻城掠地,給美國政府打了個又響又大的巴掌,製片家、大明星、大導演甚至還都是總統大選中的重要金主兼超級助選員,當民間團體撻伐媒體、電視、電影內容時,美國政府只能很沒立場的當成耳邊風,讓青少年繼續活在暴力的聲光刺激當中。
(還有喔!)

台長: 阿好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