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9 00:00:25| 人氣4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利用男性荷爾蒙治療攝護腺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是男性年老後常見的一種癌症。在西方國家中,超過50歲的人,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之於男性,就像乳癌之於女性一樣,是一種和性荷爾蒙有關,隨著年紀的增加,罹患的機率也增加的癌症。攝護腺癌和乳癌是西方人年老後,男女性最易罹患的癌症。在美國,2004年就有超過 230,000名男性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而超過30,000人死於攝護腺癌。在亞洲國家,雖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遠低於西方男性,但移民美國的亞裔第二代,其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仍然遠高於一般東北亞洲國家人民 (中國、日本、台灣、韓國)。且台灣近10年來老年人罹患攝護腺癌增加七倍之多 (每年超過一萬個病例),顯見飲食習慣和攝護腺癌有很大的關係,也使攝護腺癌成為台灣應該開始認真思考面對的疾病之一。

攝護腺癌的檢測方式自90年代起,採用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的濃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其治療方式是在1941年由芝加哥大學的查理哈更斯(Charles Huggins)教授及其同事提出。哈更斯發現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需要倚賴男性荷爾蒙(androgen),首度將癌症和荷爾蒙連上關係。睪固酮 (testosterone)是男性體內最大量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大多數由睪丸產生,是維持男性第二性徵的性荷爾蒙。據此發現,哈更斯提出以手術等方式抑制病患之睪固酮,可使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androge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萎縮而治瘉病患。60年代初期,哈更斯更進一步將此觀念推廣到女性的乳癌,發現乳癌癌細胞需倚賴女性荷爾蒙動情素(estrogen),因此抑制病患體內的女性荷爾蒙亦能造成乳癌腫瘤的萎縮。哈更斯因此榮獲1966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然而,80-90%的攝護腺癌病患經過抑制男性荷爾蒙治療後,腫瘤雖然暫時萎縮甚至消失,但經過兩三年後,腫瘤會再度復發(relapse)。由於病患經由手術移除睪丸或持續吃藥來抑制男性荷爾蒙後,體內的男性荷爾蒙量己經非常少,因此復發的腫瘤不需要倚賴男性荷爾蒙便能夠生長,成為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攝護腺癌症復發後病人約可再存活二至三年,這種復發的癌症至今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

芝加哥大學的廖述宗教授傳承了哈更斯教授對攝護腺癌的研究。廖述宗教授是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廖教授早年發現睪固酮在人體內需要經由五甲基還原.(5alpha-reductase)轉化成二氫睪固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二氫睪固酮是攝護腺細胞內真正作用的男性荷爾蒙,也是最早發現、分離、定序了男性荷爾蒙受體(androgen receptor)的學者。男性荷爾蒙進入細胞後,需要先和男性荷爾蒙受體結合。男性荷爾蒙受體被活化後便能雙雙成對結合,進入細胞核內和DNA黏附而發揮作用,指揮細胞製造一些和攝護腺細胞生長與存活有關的蛋白質。10年前,廖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雖然不需倚賴男性荷爾蒙,但是其含有的男性荷爾蒙受體卻是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內男性荷爾蒙受體的數倍多。廖團隊也發現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雖然不需要男性荷爾蒙,但是生理濃度的男性荷爾蒙卻會抑制此種癌細胞的生長。(生理濃度的男性荷爾蒙是指和正常男性血液中的男性荷爾蒙濃度相當,高劑量的男性荷爾蒙會對細胞有毒性和不良影響)。廖教授的團隊在LNCaP攝護腺癌細胞株(LNCaP cell line)和裸鼠(nude mice)實驗上都證實了這種現象,(LNCaP攝護腺癌細胞株是最被廣泛使用來研究攝護腺癌的細胞株;裸鼠因為基因突變失去免疫能力,因此能將人類的癌細胞注射到其體內,使老鼠的表皮下長出人類的腫瘤而進行研究)。這項發現揭露了利用男性荷爾蒙來治療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的可行性。

2005 年3月,在癌症研究領域的尖端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2005 Mar 15)上,廖教授的團隊再度發表一個新的觀念。廖團隊在被閹割的雄性裸鼠體內植入人類的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裸鼠血液內的睪固酮濃度約和成年男性相當,若被閹割則其血液睪固酮濃度降至零。控制組未施予任何治療,結果腫瘤不斷增長。實驗組則在皮下植入20mg的睪固酮錠,睪固酮錠使被閹割的裸鼠血液內的睪固酮回覆至正常值的五至十倍。結果實驗組裸鼠體內的攝護腺腫瘤開始萎縮,一個月後停止萎縮,轉型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的攝護腺腫瘤。轉型的腫瘤其含有的男性荷爾蒙受體遠少於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這和細胞實驗的結果一致。實驗者接著移除實驗組中部分裸鼠體內的睪固酮錠,結果發現移除睪固酮錠的裸鼠體內的腫瘤停止生長。研究者觀察了八個禮拜,腫瘤並沒有再度生長的跡象,證明轉型的腫瘤其生長的確需要倚賴男性荷爾蒙。這觀測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即是利用男性荷爾蒙,我們有機會將攝護腺病人體內的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轉變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癌細胞,而接著移除男性荷爾蒙,便可侷限腫瘤的生長,達到治瘉或延長病患生命的目的。而這過程中,男性荷爾蒙受體表現量的改變,暗示了男性荷爾蒙受體的表現量可能決定了癌細胞的生長是否需要倚賴男性荷爾蒙。

這發現的重要性,在於提供醫生治療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患者的一種新概念:不要害怕男性荷爾蒙,也不應該長期讓患者吃藥來抑制病患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一但病患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腫瘤萎縮,其PSA值降回到正常值後,就應該停止讓病患服用抑制男性荷爾蒙的藥物。因為男性荷爾蒙不但可以使病患保持性能力和心情舒暢,並可以抑制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細胞的增長。若病患體內已經有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腫瘤復發,則應該停止讓病患服用抑制男性荷爾蒙的藥物,甚至可以替病患注射比生理濃度高十倍的男性荷爾蒙(DHT或睪固酮均可),以便抑制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腫瘤的生長,並將其轉型回男性荷爾蒙依賴型攝護腺癌。一但轉型,只需再度利用藥物抑制病患體內的男性荷爾蒙,即可控制腫瘤的生長。因此透過周期性的給予和抑制男性荷爾蒙,將可控制攝護腺腫瘤,延長病患的生命並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由於男性的攝護腺癌和女性的乳癌極度類似,乳癌病患經抑制女性荷爾蒙數年後也會復發非女性荷爾蒙依賴型乳癌後,且乳癌的發生率是台灣女性中僅次於子宮頸癌的癌症,乳癌患者又有逐年年輕化的傾向,因此這種週期性給予和抑制性荷爾蒙的治療方式也可應用於女性乳癌的治療,給予台灣女性更多的保障。

褚志斌 (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台長: 王建明郭泓志 Go! Go!
人氣(4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癌症研究 |
此分類下一篇:抗癌新秀---LXR激化物
此分類上一篇:小小兵立大功---談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與癌症的檢驗和治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