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於本片在「自我應驗效應」上的現象:
「心理學上有一種稱為『自我預言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現象,而在教育學上則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
以上引自網路文章: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2/NS-C-092-078.ht
「比馬龍效應」意思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以上引自網路文章:
http://www.jiujik.com/jsarticle.php?artid=3000009234&artsection=CAREER&arttype=MGT
「自我應驗預言」可以導致正向,亦可導致負向。
就馬修老師而言,雖然他來到輔育院的第一天,就有「感覺上他們隨時會來取你的性命」的壓力,但他還是和孩子有了良性的開端。
他給了葛賀克自新的機會;幽默處理了莫翰奇的塗鴉;對貝比諾的等待予以同情;他還要孩子們「何各言爾志」。
在這彷彿被冷落的世界,比照其他師長的冷漠、高壓,孩子們感受到有人願意了解、關心他們,甚至包含了他們不被看好的未來,無形中他們也願把希望寄託在馬修身上。於是馬修老師訝異地發現孩子們對未來的期許及配合;他們並不如成人所想像的複雜、叛逆、難以教導。
於是,他一面摸索著輔導管理的技巧,一面找尋孩子們被教導的可能性。
而孩子們就在他的預設期望中,終於綻放出生命的光彩。
就孟丹而言,卻是個「自我應驗預言」不幸的例子。
孟丹由感化院轉介到輔育院的理由是「研究他對自由環境的適應力」。
他已經有閱讀和寫字的能力,在智力測驗上他接受過「比西量表測驗」;
也接受「杜氏、羅氏墨跡法」的測試,在七個等級中被評列在「危險邊緣」。
到池塘畔底,原本應該是個好的轉折,但卻在德賀醫生的評語(「天生孤僻性格和變態心理,殘暴、依賴、破壞,特別愛說謊」)下,粉碎了孟丹對未來的希望。
這些評語,對即將帶領他的馬修老師不無負面影響:
課室裡,莫翰奇表示排斥加入合唱團,並以偏差的態度(吐口水--不屑、挑釁)回應時,馬修老師的反應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孟丹。」
而孟丹就坐在莫翰奇的後面,他立即回以「我受夠了,我要去尿尿。」拂袖揚長而去。
馬修老師如此,更遑論其他師長如何看待孟丹了。
因此,孟丹的一言一行,也落入了先前讓人認為的德賀醫生的主觀看法。
爲了挑釁莫翰奇,孟丹被關禁閉,他沒有辯解,只是將頭用力碰撞柵門,那是一種使觀者驚心的強烈恨意。
半個月之後,被釋放出來時,他的表情空洞無神,無動於衷,對這個世界全然絕望了。於是,他逃跑了。
帶著小偷的標籤他被捉了回來,被誤會的他沒有獲得平反,又被送回到感化院。
總之,在整個過程裏,孟丹只能說是一個科學研究的實驗品,而這個實驗最後在預期中失敗了。
唉!這是孟丹對人們「自我應驗預言」實現呢?還是人們對孟丹「自我應驗預言」的實現?
我想兩者皆有之吧!真正值得研究和檢討的是失敗的原因,以及如何去找出成功的方法吧!
(三)由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
我認為在輔育院的孩子,有嚴重的需求不足的問題。
因為物質的缺乏(例如:冬天無煤炭燒熱水可洗澡),生理需求不足。
過度體罰、院童強弱之間欺凌問題,也使安全的需求不足。
這裡的孩子有的失去了家庭,有的離開了親人,加上院方管理上的偏差,高壓方式對待,他們在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方面,付之闕如。
雖然院方提供了知識的需求,但是老師在教學上卻事倍功半,學習效果不佳。
綜觀他們普遍在需求的層次上,要達到基本需求的最底層都很困難了,怎能有美的視野,美的心靈?至於主動追求自我的實現,我想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奢想他們能有什麼樣良好的表現呢?
不過,馬修老師改善了部分的狀況。
至少,他在「知」的起點上,以人類歌唱的本能爲孩子們提升到「美」的需求。
也因此,造就出後來在音樂上有成就的莫翰奇。
其實,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在歌唱時,那種專注的神情;尤其當他們原本被視為頑劣不堪的一群,卻能在歌唱時找到屬於他們應有的天真無邪。
本片還有值得一提之處:
在行為處理的方式上,強勢的院方採取的是「一犯錯,就處罰」的金科玉律,而且是一罪多罰(例:關禁閉外加勞動外加禁止懇親或停止課外活動的權益)。收到的效果是,弱勢的孩子表面服從,背地裡卻無所不用其極地破壞、搗蛋。
雖然馬修老師亦無可避免地用到處罰,但他還多了其他的處理,例如事先約法、警告、條件交換、維護自尊不公開揭發、欲擒故縱……
他以同理心為基礎,孩子從排斥他到接納他,甚至愛他,都是一枝草一點露,逐漸才形成的。
最後,最想著墨的還是孟丹這個孩子。
我們先了解孟丹眼中對人的觀點:
‧ 課堂上,老師說明會客規則時 —「我不想見我家的老傢伙。」
‧ 騷擾莫翰奇時 —「我們的父母都是混帳…… 她是個妓女。」
‧ 夜半偷食物、喝酒時 —「我們要小心,免得被逮。」
‧ 回應郭和頒如何因應暴力 —「找老師算帳,刺他一刀,讓他血流不止!」
‧ 馬修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漸漸是個值得信任、依靠的對象時,孟丹對馬修老師的看法卻是 — 「表面上笑裏藏刀,暗地裏另有企圖,這些人全都得死。」
由上述,不難了解孟丹為什麼嚴重誤解、扭曲了這個其實有「善」存在的世界,同時也被人們錯誤地對待。
因為他自小就處身在惡的環境,在他的世界裡,看到的盡是醜陋、謊言、虛假,排斥和暴力;他學到的是懷疑、不信任、暴力、仇恨、說謊、嘲弄,這樣的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其他人釋放出來的善意和溫暖啊。
在輔育院的這段過程,如果一開始他能被合理的接納、對待,雖然一時不能矯正他偏差的觀念和行為,但時日一久,定能有些許感化作用。只是要留意,他在同儕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示範,這需要更多的耐心及專業的技巧。
其次,當他犯錯時,關禁閉顯然無法解決問題,應該有專業的心理及行為輔導幫助他,不過以當時的資源和制度,應該是不容易的。唉!相較之下,現在台灣地區絕大多數的孩子,真的幸福多了。
還有,他被誤會偷錢,受到哈善院長失控的暴行待遇,如果朗老師或馬修老師能早些出面遏止,而不是孟丹達到臨界點崩潰時,才去阻止孟丹差點鑄成的大禍,他應該也能感受到一點點人性的關懷吧。
所有可能的挽救的生機,就這麼被忽略過去了。
如果說生命的初始,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
那麼有向上發展的可能,誰又會選擇往下沉倫呢?
哈善院長、馬修老師、朗老師、莫翰奇、孟丹……都是如此。
依我的觀點來看,
這是個善惡並存的社會,提供基本的「善」的環境,教導辨別是非,親善遠惡,進一步創造真、善、美的世界,才是教育的責任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