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情;不要濫情
「同情」和「濫情」,只有一線之隔。付出愛心的時候,必須衡量對方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
行善最樂,沒有錯。但是如果把愛心放在不對的人身上,行善的過程不會快樂,愛心也可能化為烏有。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席里佛坡市(Shreveport)有一名男子,謊稱經濟拮据,無法養家糊口,一年來幾乎天天向當地修道院報到。他看準修女充滿愛心,會對他伸出援手,果然騙走美金四百萬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億兩千萬元。
案發之後,聯邦調查局(FBI)介入調查,在男子家中找到大量名牌物品,還有豪華積架跑車、高級休旅房車以及超大容量載貨卡車,證明那位男子到處招搖撞騙,所有的享樂都來自不義之財,但是受騙的人卻都毫無警戒之心。
位於東南歐、臨亞得里亞海的克羅埃西亞一處小村落的教堂,也傳出神職人員上當的消息。一位神父經常在「非減價時段」,打電話給一個從事色情電話行業的婦女。她自稱離了婚,又必須單獨撫養小孩,需要神父開導。神父為了節省對方的電話費,主動回撥給她,結果花了新台幣九十六萬元的電話費,還被教會懷疑偷打色情電話,媒體說:「這真是個代價高昂的告解」。
神父辯稱,他是要發揮天主教救人如救火的情操、鼓勵她要堅強、好好做人做事,才撥打色情電話,他壓根不知道自己打的是色情電話,他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色情電話」這種業務。
教區的村民為神父打抱不平,認為神父絕對不是好色之徒。村民發動集體到教會門前靜坐,爭取神父復職的機會。
如果神父的自辯屬實,那麼他是因為愛心被利用,才會上當。如果神父說謊,村民的愛心就是被利用,也是上當。
發揮愛心,明明是好事,但為什麼陷阱那麼多呢?說穿了,是因為無知。空有愛心、卻沒有基本的常識、和判斷的能力,就會被有心人士利用。
「同情」和「濫情」,只有一線之隔。付出愛心的時候,必須衡量對方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才能清楚畫出「同情」和「濫情」的界線。上述的修女和神父,都是慷他人之慨,用的是信徒奉獻的金錢,更必須謹慎為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