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來自網路收集整理
一般來說,西方思想
看待人和宇宙這兩個課題,可分成三種模式。
第一種
為超自然模式,
即超越宇宙的模式,
焦點集中於上帝,把人視為神創造的一部份;
第二種
為人文主義模式,
焦點集中於人,
以人的經驗做為人對自己、對上帝、對自然的出發點;
第三種
為自然模式,
即科學的模式,
焦點集中於自然,
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份,像其他有機體一樣。
文藝復興時期
正是人文主義盛行時期,
脫離中世紀以神、宗教為主的封建社會,轉為以人為主;
印刷術業發明後,
知識普及,
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品;
商業興起,取代農業;
城市的重要性日增,
中產階級興起;
宮廷、豪宅取代了大教堂、
修道院及城堡;
通俗的音樂、
舞蹈凌駕聖樂之上;
藝術作品以具像化的人類軀體、
臉龐為題材;文學作品也以探討人性的憂慮及渴望為大宗。
整體而言,
西方近代的思想、文化、政治、社會、
經濟等皆奠基於由中世紀轉變到文藝復興的這段時間。
我們就來看一看兩部重要作品。
小癩子與唐吉訶德
小癩子此書赤裸裸地呈現出社會上遭人忽視的層面,
將西班牙帝國佔大多數的中下階層的面貌如實地描繪出來,
活生生地呈現出悲慘社會的全貌。
小癩子於十六世紀中葉出版,
時值騎士小說盛行之際,
英雄美人的傳奇、無敵的勇士、無雙的佳人、崇高的道德、
深摯的愛情、神奇怪誕的魔法師、巨人、怪獸、毒龍處處可見。
到末期,
繼騎士小說之後盛行的是田園小說,
寫超塵絕俗的牧童牧女談情說愛的故事。
小癩子
不寫傳奇的英雄美人,
不寫田園中的牧童牧女,
而寫一個悲賤的窮苦孩子Lazarillo。
他侍候一個又一個主人,
深切領略到人世間的種種艱苦,
在不容他生存的社會上處處流浪,在夾縫中掙扎求生。
小癩子是自述體,
由一個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的小人物講自己一處處的流浪生活。
他首創了「流浪漢小說」。
各國文學史上一致把小癩子稱為「流浪漢小說」的鼻祖。
流浪漢指無業遊民,他們出身微賤,
沒有家產,沒有行業,
往往當傭僕謀生,卻又沒有固定的主人,
因為經常更換。
他們或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或是無業可就,
到處流浪,苟安偷生。
有的是玩世不恭,
有的是無可奈何。
他們對國家的法紀和社會秩序都格格不入,
可是他們並不公然造反,
只在法網的邊緣上圖些便宜,
流浪漢小說可以藉主角的遭遇,
揭露社會上各個角落,
藉主角的為非作歹,
一面寫良民愚蠢可欺來逗笑取樂,
一面寫歹徒不得好下場來警頑勸善。
書共分成七章,
作者稱其為七篇。
在這七章裏作者分別敘述服侍不同人物的經歷:
他服侍過一個吝嗇的盲丐(ciego),
一位貪婪的教士(clérigo),
一位靠主角行丐維生的窮貴族-侍從(escudero),
一位小氣的老千修士(fraile),
一位兜銷免罪符的人(buldero),
一位駐堂神父(capellán),
一位法警(alguacil),
最後是一位從事葡萄酒生意的司鐸(arcipreste)。
主角在小說結尾時跟司鐸的女僕人,
一位名聲不太好的女人結婚
(拉薩羅的母親也不是什麼良家婦女),結束了小說。
作者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及真誠的態度呈現出一個極度飢餓,
不幸的社會,如何迫使主角失去了孩童的天真,
最終不得不採取不名譽的手法來維生。
另一本是
奇情異想的騎士,唐吉訶德
這本小說分成上下兩冊,
上冊出版於1605年,
下冊出版於1615年。
兩本書於出版時即獲得空前的成功,
長久以來一直受到讀者的愛戴,
被翻譯成各國語言,
作者為西班牙的大文豪塞凡提斯
塞凡提斯為了要諷刺當時流行的騎士小說,
創造了唐吉訶德(Don Quijote)
及桑丘(Sancho Panza),
卻因而使這兩個角色永垂不朽。
足見塞凡提斯的天賦遠超過其原來的諷刺及嘲弄的企圖。
唐吉訶德已經成為一個生於精神貧脊多舛的社會中,
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戰的象徵人物。
塞凡提斯以簡練又精美的西班牙文,
將個人對這個世界及人類的看法,
將個人追求永恒幸福的企圖,
具體的呈現在兩個主角身上,
唐吉訶德代表理想,
桑丘則是現實的最佳寫照。
兩個人物在長途跋涉的過程中互助互補,
將生命的多樣面貌,呈現給讀者。
然而塞凡提斯的企圖並不僅止於此,
他在小說的結尾處加了一段伏筆:
極端唯物主義者的侍從桑丘
在面臨主人死亡時,
想法改變,
已經不需仰賴唐吉訶德編織的美麗幻想過活。
在上冊裏,
塞凡提斯在唐吉訶德及桑丘的知性之旅中加入了一些情節,
這些言外之意的敘述可看成精采的短篇小說,
其最大特色即是透過二元性來觀照事實。
”唐吉訶德”的開頭及結束的場景
都在唐吉訶德的房間裏,
人物人性化的色彩有漸次濃厚的感覺。
剛開始
喜劇效果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下冊中,
塞凡提斯將唐吉訶德的荒謬言行減低,
轉而經營兩個角色的心靈深處的刻畫。
每個國家都有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人物紀念雕像:
德國有哥德(Goethe),
英國有莎士比亞(Shakespeare),
葡萄牙有卡莫恩斯(Camoens),
義大利有但丁(Dante),
法國則尚未決定是否要以莫里哀(Moliére)
或其他人為代表,
在西班牙毫無疑問,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塞凡提斯,藉著他的小說,塞凡提斯將永遠活在讀者的心目中。
除了具有莫大的文學價值外,
”唐吉訶德”
還有其他的功能,
它見證了從文藝復興步入巴洛克主義的轉型階段。
塞凡提斯身處這個思想及感覺變動的時期,
以見證人兼主角的身份忠實的記錄所見所聞。
正如La Celestina
將中世紀邁向文藝復興的轉型過程記錄下來,
”唐吉訶德”則是在文藝復興的基礎上營建巴洛克的燦爛宮殿。
塞凡提斯也有短劇作品,
保存至今的總共有八齣。
塞凡提斯是此類短劇的佼佼者。
在八齣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和諧的一致性,
具有樸實人性的角色及喜劇的色彩是那麼的和諧不顯突兀。
其中最有名的是”太虛幻境”,
在此劇中,作者遊走於虛幻與現實的世界中,
將作者對存在的矛盾及對真理的各種看法,不帶批判的呈現出來。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收集整理分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