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7 12:25:38| 人氣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我都是會軟弱的凡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home.kimo.com.tw/missh333/je2.htm



人的一生中,
難免有挫折,
但是,能將煩惱的問題解決........
最重要的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觀念和落實應用的執行力......

日常生活裡與人相處,
慣於將別人放進一個框框裡,
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
這是個人成見與思想偏見或唯識學理的斷見....在限制你


比如他是一位博士、商人、推銷員、
一個好人或壞人、一個虔誠的教徒、一個女強人等.......
我們會透過這個「身分」去評斷這個人,
卻無法透視看到這個人真正的內心事實...
脫去這層頭銜的殼,
他(她)...你我都是會軟弱的凡人(不是神)。



每日我們所接收的訊息,
會被我們自己過去的經驗所限制或扭曲了。
誠如威廉‧詹姆士所說:
許多人以為他們是在思考,事實上,他們只是在重整他們的偏見而已。



人們看到或聽到的,
都只是部分事實或偏見,
而不是所有的整體全真事實。


因此,
當你說「你認識我」時,
其實你不認識我,
你認識的是昨天以前的我,
而不是今天真正的我...............或將來的我
你所認識的,只不過是過去對我幾次遊戲人生的
互動印象而已,這是「成見」。



在商場上
也許先要了解需要,
再去滿足這個人的需求,
可算是商業自古以上來的黃金定律。
只要你知道這個人要的是什麼,
並且幫助他去獲得,你就可以無往不利。
但是
交朋友不是商業活動..........
朋友不是商品.........understand?


如果一個人想要創業,
有可能他會把焦點放在自己想賣什麼、
生產什麼或提供什麼上,來思考問題,
這也是一般人思考邏輯部份考量之偏向格局....。


但一個真正成功的經營者
則會從另一個角度切入,
他們會從顧客的角度來分局析,然後再去滿足顧客的需求
即先顧客導向,才有產品設計與服務導向的先後自然趨勢
除非你有使命和耐心來教育顧客使用你所設計的優質產品
才來本末倒置。


林肯成為一位成功的律師時,
曾說過這樣的名言:
當我準備和一個人理論時,我會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思考自己的立場和我要說的話;但是我會用另外三分之二的時間來思考對方的立場和對方將會說些什麼。


以說者的立場來聽,以聽者的立場來說。
即能辨識了解與知所應對進退,
即能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批評和期望要求,

的確,
如果我們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
又如何了解對方的需求?
不能了解對方的需求,
又如何能滿足需求?
又如何期待別人會接受你呢?


總而言之,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事情,那就對了!


比方某人傷害了另一人,
破壞了兩人的關係,
比方被人惡整重傷、
被朋友出賣、感情出軌、
分手或離婚、遭人侮辱和批評,
多數人都會陷入憎恨而滿懷報復的心理。


因而,
如何學習寬恕
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假如你死抓著抱怨和不可原諒的想法不放時,
就可能會把這種情緒成為人生的阻礙、
朋友或同事的心情也不喜歡受到此種不正見的感染。
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人生格局就有多大....
你的路也就有多寬.......


南非作家亞倫‧派登的警世之語:
恨具有腐蝕性,懷恨之人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和人格。


你可曾想過,
當你心理滿懷恨意,
又如何還有空間容得下愛和快樂呢?


通常愈是我們認為永遠也不會饒恕的人,
就正是我們最需要原諒的人。
寬恕(forgiving),
for即是贊成,give即是給予的意思。


每當我們原諒他人時,
我們即是贊同給予。
給予誰呢?給予甚麼呢?
給他人和自己成長改變的和平空間和時間......

但更重要的
其實是給予自己。
原諒他人
也就是從傷害你的人身上,
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給自己快樂自由..........。

台長: 銀燭秋光
人氣(2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