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的觀點(至少500字)
林肯來自一個貧困的家庭,在伊利諾州自學成才成為律師,他為了要解放南方奴隸的制度,並在1860年的總統大選中參選,只不過他在南部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但在北方也得到了大多數的支持,並且最終當選總統。
他運用多種複雜的政治手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863年的《解放奴隸宣言》,以及用軍隊保護脫逃奴隸,鼓勵邊緣州將奴隸制非法化,並推動國會通過了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徹底廢除了奴隸制。
林肯對於每個州的政治問題有深刻的了解。他向「內戰民主黨人」(支持北方)伸出援手,並在186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作為共和黨中的溫和派領袖,林肯同時要面對希望對於南方更加嚴苛的激進共和黨人,希望更多讓步的內戰民主黨人,對他充滿憎恨的南方同情者,以及計劃刺殺他的分離主義者。在政治上,林肯使他們內鬥,並通過言辭的力量來感染美國民眾[4]。1863年的《葛底斯堡演說》成為了美國堅持國家主義、共和主義、平等權利、自由和民主的象徵性演說。但最後林肯被當時小有名氣的演員和邦聯同情者約翰·威爾克斯·布斯刺殺身亡。
南北戰爭於1861年4月開始,南方各州聲稱有權分裂,並組成自己的南方邦聯。他們的部隊開了第一槍。北方各州在林肯總統的領導下,決心阻止叛亂並保護聯邦。
數月過後,林肯總統發佈一項初步的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釋放所有居住在南方邦聯境內的奴隸,並授權招募非洲裔美國人加入北方軍隊。現在北方無須再為了保護美國而戰,而是為了結束奴隸制度而戰。
1863年,北軍獲得勝利後士氣大振,1865年4月,在尤利西斯‧葛蘭特(Ulysses S. Grant)將軍的指揮下,龐大的北軍將羅伯 ‧ 李包圍在維吉尼亞,李投降後,美國南北戰爭隨之結束。林肯總統開始準備調解過程,最後卻沒有機會進行,因為在南方投降後不到一個星期,他被一名因戰敗而憤怒的南方人暗殺。任務落到副總統安德魯‧詹森(Andrew Johnson)身上,他是一名南方人,他希望重建的過程快速而簡易。到1865年末期,幾乎所有支持前南部邦聯的州都召開會議撤銷分裂並廢除奴隸制度,只有田納西州拒絕批准一項憲法修正案,讓非裔美國人獲得完整公民權。造成南北戰爭的分裂與仇恨,並未在戰後消失。當南方白人獲得政權時,南方黑人便受苦。他們獲得自由,卻被禁止享受權利,因為地方法律不准他們使用許多公共設施。他們有投票權,卻在投票時受到恐嚇。南方變得分裂,之後的100年一直如此,戰後的重建工作在一開始確有重大理想,卻因腐敗與種族歧視而失敗,導致非裔美人必須持續爭取平等,一直要到20世紀,才成為全國性議題,而非南方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