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的觀點(至少500字)
在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它是以一個死神在做祂工作時所看到的角度去寫。
在平時一般我們對死神的印象總是感到陰森且畏懼的,但這本書卻把死神的形象塑造成完全截然不同的樣貌,是親切又和藹的樣子來訴說這關於二次大戰中的有關於一個特別小女孩的故事。
以人性來說溫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發生長期戰亂的時期,但書中的主角莉賽爾卻把書看得比吃飽喝足還要重要,莉賽爾在這樣的環境下卻還是願意想盡一切辦法只為了要讀書,這種熱愛讀書的精神其實正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地方,現在的我們往往過的太舒適,反而對於"學習""閱讀"產生了惰性,有些人覺得書太厚讀不完,有些人嫌書字太多看不下去,有些人說正因為它是書所以不願意讀......,這些,說簡單點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多一些理由來說服自己和他人不要讀書。
雖然莉賽爾偷書是不好的行為,但她偷書的動機卻是好的,她只是為了想要多學一些字多看一些文章。常常有人說"書,是精神糧食",吃飯只能餵飽身體上的飢餓,但讀書卻能餵飽心靈上的饑渴。
在那個時期不斷的戰爭,對猶太人的迫害不斷,皆造成很多人的家破人亡,在每次的轟炸中失去摯愛親人的人很多,同樣的環境中莉賽爾雖然也有難過和傷心,但她因擁有"文字"而沒有就此消沉,她扮演了安慰安撫的角色鼓勵了許多與她有類似遭遇的人,她利用文字找到自己的支柱,有次為了寫作待在地下室,躲過了敵軍的轟炸,雖然在那條路上的人除了莉賽爾無一倖免,但當然她又再次失去了她最親最摯愛的人。
我很欽佩莉賽爾的勇氣和毅力,如果換做我是她絕對沒辦法在那個時期還堅持閱讀書籍,堅持學習寫字,也沒辦法在每一次敵軍轟炸時明明自己很擔心害怕卻要安慰每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也很佩服她的努力,年紀輕輕從不識字一直到自己寫出一本書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是在短時間內,環境又這麼的不適合學習讀書,這讓我明白了,如果莉賽爾可以做到了,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做不到。
在故事的最後莉賽爾和死神碰到面了,死神並沒有將她帶走,而是先把她一直找不到的那本書還給了她,她的故事,她的書在很多人手中流傳,感動了很多人,而死神在最後說了一句"人類,在我心中縈繞不去",說明了在死神眼裡人們的一切好壞善惡都毫無保留的呈現在祂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