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讓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什麼樣的環境讓他們決心付諸於行動?
什麼樣的想法讓他們放棄成為高薪的醫生而轉進變成義工?
又是什麼樣的家庭和周遭一切支持他們做這樣的決定?
【聰明的傻瓜】撰文者:吳淡如
成績優異的他,卻選擇到非洲服替代役。
如果有這麼一個地方,你會不會願意到那兒觀光?每五百隻蚊子中就有一隻是瘧蚊。
白天的溫度能高達攝氏五十度,連塑膠椅子都會被曬歪掉。
沙塵暴不時襲來,到處都是垃圾塑膠袋。
走八小時才能取到水。
十萬個人才有一個醫師。
你會說,我又不是傻瓜,才不會想到這樣的國家去自討苦吃。當然,我聽到這樣的生活條件,也和你一樣瞠目結舌。可是那兒還是有許多長住久安的「外國人」:這個地方,是非洲的布吉納法索。
有日本的年輕人,住在最炎熱的沙漠地區,教導村民種樹。有加拿大的年輕人,住在沒水沒電的村子,教導村民節育的觀念。有法國的實習護士在衛生站幫忙,還有比利時的年輕人教導醫藥常識、做動物保育工作;有美國的年輕人在這裡管理小水壩、幫村民挖井;有荷蘭的年輕音樂家,自掏腰包蓋孤兒院;也有許多從法國來的修女、神父,以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來到這裡,並且一待就是三、四十年。
「其實志工當然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啦。我就遇到兩個法國來的阿嬤,大約七十歲,她們到鄉下的衛生站幫忙粉刷牆壁,很鮮吧?遇到這些人,我從來都是抬頭挺胸的自我介紹,起碼告訴大家,台灣的年輕人這裡也有一個啦,我們也沒有缺席吧。」
這位抬頭挺胸的志工,是台灣陽明醫學院畢業的連加恩。到布吉納法索服替代役的他,可不是去觀光的,除了看病,他還很會創造辦法解決問題。
連加恩透過台灣教會進行二手衣募捐,發動當地居民們「撿三袋垃圾,換一件舊衣服」,一邊可以讓大家有衣服穿,一邊還可以清潔環境,減少病媒蚊滋生。又募來一筆錢,挖了一口深達四十公尺的井,使得村民們有乾淨的水喝,還可以種番茄,或許將來可以不再無助地面對饑饉。
看到他在網路上的信件,句句誠懇,又不失天真,我不免眼眶一熱,而且有種慚愧的感覺。他還有個很有宗教情操的父親,總是對他說,孩子,放心做下去,我永遠是你的靠山。
無獨有偶,台灣還有一位醫學院畢業生羅一鈞,自願在替代役時「流放」到非洲,跑到了一個環境更加惡劣的地方去服務。
他從小成績優異,小學五年級就跳讀國中,高中念的是建中數學資優班,後來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台大醫學院,也以第一名的成績比人家提早一年畢業,求學路可稱得上「功業彪炳」的他,卻選擇到非洲馬拉威服替代役。
馬拉威是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且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是愛滋病患者,瘧疾肆虐更常使外國的醫療團體聞風色變,但羅一鈞卻選擇到當地服替代役,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選擇,師長及同學們都認為他「瘋了」。台灣的醫學系學生向來是最會逃避兵役的,人人想盡各種辦法,只求不要當兵,一班畢業生往往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必須」服役。但羅一鈞不但不逃,還選擇前進非洲,不但前進非洲,他也用愛心寫下一頁跨國救助的傳奇。
「前方要破壞的鐵絲網成千上萬,我們卻只有幾個小兵、幾把剪刀,即使夜以繼日地剪,也不知何時方休?」雖然在「鐵絲網」剪不完時總有掙扎苦痛,羅一鈞還是以最有遠見的方式對付重重困難。
在當地以醫療和愛滋與瘧疾對抗的他,深深地體會到:文盲比愛滋病和瘧疾更令人絕望,而當地的孩子不但沒筆、沒紙可以學寫字,學校的圖書館甚至也只有幾本破爛的書,於是他以一封 email發起「送書到馬拉威」的活動,他的愛心獲得廣大回響,在半年的時間內,就為馬拉威的孩子募集到近三千本的英文書和白紙,送到非洲。
這位青年勇者的背後,也有一位睿智的母親。雖然高齡的外婆曾責怪他的母親太狠心,怎麼可以讓孩子拿生命去冒險?
羅一鈞的母親卻說:「他從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只有捨得,才能讓他飛得更高。」
親情總是可貴的,然而缺乏遠見的嬌寵與厚愛,往往讓受寵的孩子變成一碰即爛的草莓,缺乏體貼與了解的「愛之深、責之切」,也只會扭曲下一代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總是要單飛,才能看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風景。
這位母親經過了多少徹夜無眠的掙扎,才有如此的智慧與膽量?讓我由衷感佩。
看到這兩個故事,你一定沒膽子說:真是自討苦吃,真傻。這兩個有傻勁的年輕人並不傻,支持他們的父母更是情操高貴。有傻勁的人,是聰明的傻瓜。愚蠢的傻瓜,光靠胡思亂想就可以愁死自己。聰明的傻瓜,有夢想,又有行動力。即使在一般人看來,這樣的夢想像天方夜譚,只要他認為可能,他就願意朝目標積極前進。
這個時代再怎麼功利,還是需要一些聰明的傻瓜,點燃希望、善良與熱情 。世界是靠聰明的傻瓜抬頭挺胸向前走才能進步。人性也靠聰明的傻瓜向上提昇。也是憑著一種善良,一股傻勁,德蕾莎修女在手上只有幾個硬幣時開始發願,使無數印度兒童免於饑餓與失學的痛苦。許多看來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都因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傻勁而啟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