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是一個睿智的人
他對交友...與朋友相處的許多言論...特別有意思...........
從中可以窺見孔老夫子的為人處事之道
在《論語》中
孔子對朋友的最直接的言論便是~無友不如己~
這就將孔子的擇友標準呈現出來了
可能有人會認為孔子是一個有嚴重歧視的人
不如自己的人就不能成為朋友
如果照此標準孔子豈不是無友嗎
所謂的~曲高和寡~
畢竟作為儒家聖人的[ 孔 子 ]
無論是學術水準還是人品道德
在現代都是無人能及的
更何況是在生產水準及其低下的古代呢
照此推論孔子的生活真是枯燥得毫無樂趣呢
但是孔子卻並不是如此
.........
雖不能說是朋友滿天下
但是他的身邊總會有能夠談心的人
這又是為什麼呢
孔子言行不一嗎
孔子評價人的標準不是唯一的
每個人身上總有別人不具有的優點
或許很小或許不太起眼
但是卻是存在的......
正如李白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孔子自己並非聖人
他也有許多疑惑
所以說
~朝聞道夕可死矣~
一個對學問有如此強烈欲望的人
總會在別人身上找到超越自己的地方可以談論的地方
這就是孔子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但是人的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
怎樣對待這樣的情況呢
這句話的後半句是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選擇他的優點長處
跟
從[學習]看到他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孔子並不是全盤接受別人的一切
自己不足的地方接受學習
缺點陋習有偏差的地方
從他的身上吸取教訓學會反思自己言行
他的這一觀點被後世的魯迅接受
並用於對文化的態度上
在那篇著名的《拿來主義》中
魯迅對待古代文化的觀點 可以說是孔子對朋友態度的延伸
這也給我們一些啟示
如何看待 自己身邊的人 自己的朋友
因為他的身上有超越別人的地方
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對他的思想深信不疑
因為他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缺點
就離他五里遠以示安全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優點和缺點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並存的 無法割裂的
如果以苛刻的標準去找朋友
那你就永遠也沒有朋友
那又該如何對待朋友的過失呢
想把他變成一個合乎道德標準的人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這樣的理想當然是好的
但是
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
都有自身運行的法則
別人的勸說 只能被主體認同接受 才能發揮作用
雖然在中國的價值體系中
一直有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之說
但是你不能越俎代庖
主體不接受
你的任何中肯的意見都是無用的
孔子對此是如何說的呢
孔老夫子說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對待能夠聽別人意見並且善於思考
樂於反思自己的人來說
為友
這應該直言其過 這是對他的幫助 ......
但是對於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固執己見的人來說
你的說辭只會讓他更加固執
這時候要學會~安靜~
這並不是說你對朋友不真誠
沒有肝膽相照
而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已經是朋友的人怎樣相處呢
現代有一句話這樣說~距離產生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隱私
都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
作為朋友
不必整天粘在一起
孔子說
~朋友數~
~斯疏矣~
過分的親密就會導致疏遠了
與朋友的相處要把握一個範疇
不膩
不遠
只要~心意相通~
即使
許久未見也還能夠把酒言歡笑談過往
這才是真正的友誼
其實在《論語》還有一句話
在朋友相交時也很重要
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朋友相處也需如此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應是許多人的交友理想
如果能按照孔老夫子的意見實施
相信你我都會在需要的時候
得到朋友的真心幫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