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在下午四點左右,守候在陽台上,等候一位外省老伯伯推著他的腳踏車經過,伯伯的車子後面是一個覆蓋著塑膠布的箱子,箱子裡頭是各式各樣好吃的包子和饅頭。有白胖胖的白饅頭、加了紅糖的紅糖饅頭、三角形的豆沙包子,還有香噴噴的素菜包,每一個包子和饅頭都是那麼誘人,嚼起來是那麼的有勁,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伯伯的饅頭是我們最愛的零食。
漸漸的機器饅頭開始大量生產,價錢比伯伯的手工饅頭更為優惠,於是乎從一個夏日的午後,我再也沒看見過推著腳踏車賣包子的伯伯了。
機器饅頭雖然便宜,但嚼勁上畢竟差了那麼一些,放了過多的添加物,讓我也不愛給孩子吃。
自己揉出來的饅頭很有山東饅頭的樣子,同樣是那麼有嚼勁,純手工製造,是我們家孩子最喜歡的。*
山東饅頭配方:
中筋麵粉4杯
溫水1.5杯
泡打粉1大匙
酵母粉1大匙
沙拉油1大匙
糖5大匙
做法:
1. 將溫水和糖混合,放入酵母粉攪均勻靜放10分鐘。
2. 中粉、泡打粉混合均勻放入鋼盆中,將酵母水和油混合,倒入盆中,用桿麵棍用畫圈方式將粉及水混在一起,做成一個麵團。
3. 將麵團放在案台上揉至光滑細緻〈三光〉,然後覆上濕布或包鮮膜,放置溫暖無風處發酵。
4. 約四十分鐘打開麵團看,此時如果麵團用沾了高筋粉的手指壓下,洞不會縮回,麵團也呈蜂巢狀即可備用。〈天冷時需要更多時間,約一小時〉
5. 將麵團放在灑上薄薄的高粉的案台上,用槌或揉的方式將麵團中的空氣擠出,此時就可做分割整形的工作。
6. 分割整形完再覆蓋濕布醒5至10分鐘,即可放上蒸籠,大火蒸上7~10分鐘。
以前我都做成一口小饅頭,我家孩子方便取用,早餐、點心,配上個清粥小菜,就是豐富的一餐了。這次我換了花樣,麵團分成三等份,一份做成巧克力饅頭,一份舖上披薩起士,另一份灑上蔥花黑胡椒,做成花捲。
巧克力及起士饅頭做法:
將麵團桿成長方形約0.2公分厚度,然後抹上薄薄的巧克力醬〈收口處約一至二公公不要抹,以免溢出〉,或灑上一層起士,然後將麵團捲起,每三公分切一段,全部切完用濕布蓋上醒10分鐘,再用大火蒸上七分鐘即可。
*三光即手光、盆光、案台也光。
*此份麵團為山東饅頭配方,皮蒸好不會回皺,吃起來富有嚼勁,如果是用在包子,或是習慣吃機器饅頭的朋友,水分還要適量添加。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