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9 22:02:54| 人氣5,60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動靜脈畸形與廔管之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治療 應根據病人過去的臨床表現、目前的臨床狀況和血管造影表現,分別選擇和制定治療方案。

內科治療

指徵:症狀輕微或偶然發現;血管造影檢查沒有腦皮質靜脈引流

方法:由於DAVM破裂出血機會較小,個別病人甚至可自愈,因此只需隨訪觀察。 每年作頭顱MRI檢查,除外皮質引流靜脈出現。

必要時(懷疑出現皮質引流靜脈或臨床症狀改變)可在數年內復查血管造影。

疼痛和顱內雜音是影響病人生活品質的最常見的主觀症狀。

輕微時,可給予對症處理,如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卡馬西平或短期激素治療,對緩解疼痛和搏動性雜音有一定療效。

但對於三叉神經分佈區的疼痛,不能採用經皮穿刺毀損神經根的方法,以免刺破畸形血管,引起大出血

非內科治療

包括經動脈或經靜脈內治療外科手術立體定向放射外科

1)指徵單根皮質引流靜脈,特別是引流靜脈已有迂曲,呈動脈瘤樣擴張,需立即治療,防止破裂出血;有顱內出血史;顱內壓增高,視乳頭水腫,影響視力者;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進行性加重;影響生活的頭痛和顱內雜音。

 2)方法外科手術治療仍是目前治療DAVM的最有效的方法。

適用於有皮質引流靜脈或近期內出現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的病變。

手術目的是孤立、電凝、切除DAVM累及的硬膜瓣和鄰近靜脈竇,切斷動脈化的皮質引流靜脈的通路。 如受累靜脈竇已動脈化或側枝迴圈已經建立,切除靜脈竇不致引起靜脈性腦梗死。

由於手術操作難度較大,術中止血較困難,據統計橫竇乙狀竇區DAVM的手術死亡率和嚴重致殘率約為15%

因此術前要進行詳盡的血管造影檢查和周到的術前準備。

如輔以介入方法栓塞供應的動脈,以減少術中出血,術中降溫和降壓麻醉以及嚴格止血等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

單純結紮供應動脈,治療DAVM的成功率僅為8%。因為不可能阻斷所有供應動脈。一般病灶在術後數月或數年內復發。

 

血管內介入治療

A. 動脈血管內栓塞治療:曾一度廣泛應用,希望減少或消除動靜脈間瘺口,但是大多數DAVM有較多的動靜脈溝通,不可能栓塞所有的供應動脈或瘺口,而且不全動脈栓塞者往往復發。

因此本法目前只適用於:手術禁忌、不願手術病人;術前或放射外科前減少畸形血管血流量;橫乙狀竇區和海綿竇區DAVM,但不適用於天幕的DAVM

此類DAVM常有許多細小的供應動脈,目前導管技術無法到達。上海華山醫院於1995年報導了4例經動脈血管內栓塞治療DAVM。其中前顱底硬膜動靜脈瘺1例,由右側上頜動脈供血,經右側眼靜脈回流。經上頜動脈栓塞瘺口成功,血管造影顯示病灶消失,患者突眼緩解。 1例因左顳枕腦內出血入院,血管造影顯示為由左側腦膜中動脈、腦膜後動脈和枕動脈供血,經軟腦膜靜脈向上矢狀竇回流的硬膜動靜脈瘺。  血腫清除後6個月,採用介入治療,逐根栓塞供應動脈。術中造影顯示畸形血管完全消失,2年後隨訪,臨床症狀無復發。另一例患者因反復癲癇發作10年入院檢查。血管造影提示為左側額顳區DAVF合併左額內AVM,由左側腦膜中動脈供血,經擴張軟腦膜靜脈向對側岩上竇引流,通過血管內栓塞治療,封閉瘺口,DAVF消失,腦內AVM體積縮小50%

殘留AVM採用伽碼刀治療。隨訪中癲癇發作次數減少。還有1例患者在頭顱外傷後2個月出現頭痛。體檢中發現雙顳側頭皮血管怒張,左頂部有約2cm直徑顱骨缺損。 血管造影發現有雙側顳淺動脈和腦膜中動脈供應的頂部DAVF。採用經皮質穿刺顳淺動脈,放入銅絲和注入ICBA,迂曲怒張血管減少。

 

B. 靜脈血管內栓塞治療:近來臨床逐漸廣泛應用。其治療目的是促使畸形血管的靜脈側血栓形成。

適用範圍:累及的靜脈竇已喪失正常腦組織靜脈回流功能。累及海綿竇,橫竇乙狀竇區的DAVM,對仍與正常靜脈結構相通的靜脈竇進行栓塞時,應在栓塞前行球囊阻斷試驗。瞭解靜脈竇阻斷後正常腦組織靜脈回流有無影響、改道。

治療時可直接穿刺病灶鄰近靜脈竇或通過擴張引流靜脈逆向進入,採用金屬絲、彈簧圈、明膠或球囊栓塞瘺口。

本法臨床效果滿意,但病殘率仍較高。海綿竇區DAVM栓塞後臨床治癒率為81%,約5%的病人出現永久性併發症。累及橫竇乙狀竇區的DAVM栓塞後臨床治癒或改善率為35-90%。約15%病人出現暫時神經功能障礙。5%病人有永久行併發症。臨床併發症來自于靜脈竇內血栓形成或栓塞材料對周圍結構的壓迫作用。靜脈回流改道引起周圍正常靜脈內壓力增高,有破裂出血的風險。 

放射外科

近年來,放射外科如伽碼刀等開始應用於某些類型的硬膜AVM的治療。

如近期無出血的橫竇乙狀竇、上矢狀竇和中顱底處的DAVM,或其他治療風險較大的病變。有學者報導硬膜內畸形血管可予2年內自行閉塞,但目前對照射劑量和治療適應症沒有定論。治療後需密切隨訪,防止血管閉塞前發生出血。

其他治療方法:顱內壓增高和交通性腦積水者,可行腰蛛網膜下腔腹腔分流術。腦室腹腔分流術有誤傷動脈化的皮質靜脈或室管膜靜脈,引起出血。對不能手術的DAVM伴進行性視乳頭水腫而視力下降,可行視神經減壓術。

根據病變部位,治療策略有所不同

前顱底DAVM   供應動脈通常來自於眼動脈的分支篩前動脈或篩後動脈。 因顧及視覺功能,常不採用血管內介入治療。手術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手段。文獻報導約95.5%的前顱底DAVM能通過手術治療獲得滿意效果。 除非病灶巨大,一般無須術前做血管內栓塞治療。

累及橫竇乙狀竇去的DAVM  可採用手術方法、血管內介入治療或手術與介入聯合治療。手術時,如靜脈竇已閉塞,可將畸形血管團合併靜脈竇一起切除;如靜脈竇仍通暢,需仔細分離,孤立並保持靜脈竇開放。當DAVM的回流靜脈可反向引流至軟腦膜靜脈時,採用手術方法可完全閉塞靜脈竇。 如果經靜脈栓塞治療或手術方法可以阻塞靜脈竇時,不必勉強切除畸形血管團。

目前以聯合治療的效果最佳。在Lucas1997)的較大樣本回顧性分析中,有68%的病人畸形血管可完全閉塞。單純血管內栓塞治療的完全閉塞率為41%,手術治療的完全閉塞率為33%,而結紮供應動脈的成功率為8%12例中僅1例成功)。

累及天幕切跡的DAVM  此處的DAVM常引流至軟腦膜靜脈,自發顱內出血的概率較高,並以蛛網膜下腔出血為主要表現。

如果血管造影提示有動脈瘤樣靜脈擴張並引流至Galen靜脈,預後更差。因部位深在,全切除病灶較困難。聯合治療(手術加血管內介入治療)是最佳的和最安全的治療方法。

手術目的在於阻斷皮質引流靜脈,防止出血。聯合治療的治癒率為89%,單純手術治療的治癒率為78%,但單純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有效率只有25%,供應動脈結紮只能使11%的病灶閉塞。

累及海綿竇的DAVM  主要由頸外動脈分支供血,並向岩下竇和眼靜脈回流,但很少向皮質回流。該區的DAVM少有自發出血。根據供應動脈的來源,又可分為4種類型:

A型:頸內動脈和海綿竇之間的直接溝通;

B型:由頸內動脈的腦膜支供血;BDAVM可經動脈或經靜脈栓塞供應動脈。目前趨向於經靜脈栓塞,減少因動脈栓塞引起的腦缺血損害。

C型:由頸外動脈的腦膜支供血;CDAVM因兼有頸外和頸內動脈分支供血,完全閉塞畸形血管常有困難。

D型:由頸內、頸外動脈的腦膜支供血。

血管內介入治療是本病治療的最佳方法。

累及大腦凸面和上上矢狀竇的DAVM  此處的DAVM少見。

手術切除與血管內介入治療療效相仿。可根據血管的解剖部位和對治療手段的熟練程度決定。但如靜脈引流以皮質引流靜脈為主時,可首先考慮手術切除。

累及枕大孔區的DAVM  少見,文獻僅見17例報導(Kinouchi1998)。 外科手術為首選,血管內介入治療易復發。 外科手術為首選,血管內介入治療易復發。

 預後

顱內出血和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是影響DAVM預後的最重要因素。一旦出現顱內出血,預後較差。約30%的病人在第一次出血時死亡或出現嚴重病殘。

對正在進行抗凝治療的病人,預後更差。病灶靜脈回流類型決定顱內出血和神經功能障礙的發生。對病人的預後有預測作用。Davies1996 採用Borden分型對102DAVM顱內出血和神經功能障礙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認為

I型(按正常硬膜靜脈通路回流)預後較好,極少出現顱內出血和神經 功能障礙(2%);

II型(仍向靜脈竇回流,但出現粗大反流的皮質靜脈);約38-40%患者有顱內出血或神經功能障礙;

III型(近靜脈竇處有畸形血管 團,完全經皮質靜脈回流):出血機會極大(79-100%),預後不良。

 

摘自(現代神經外科學)毛穎周良輔



以上,為網路上查到對於動靜脈畸形的治療,與動靜脈廔管治療方式大同小異,我個人也事先經動脈栓塞的方式,但因供應廔管的動脈過多堵不勝堵而且有危險性,於是在二月份做了加碼刀,二月到現在已經是八月了,症狀慢慢在顯現當中,我又去做了檢測接下來的治療方式還要等做完診療後才能確認,二月份加碼刀治療方式我很想與大家分享,必須等待有空檔好好整理一下那時候的心情,希望我這些資訊對於有相同症狀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完成于 980809 2201

台長: 紫色玫瑰
人氣(5,60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療紀錄 |
此分類下一篇:台大住院第三回合
此分類上一篇:硬腦膜動靜脈畸形與廔管學術上的說明

(悄悄話)
2011-02-10 17:55: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