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是單純的交流。
早上職業安全衛生系與安全技術專業的交流,其實就是兩個系的交流。
我以台灣正在推行的『課程地圖』的方式講解系上的教育目標與課程規劃的方式。
他們則是傳統的介紹,並提出六大疑問。
在這個討論的過程,發現其實中國早就有這些管理制度只是企業用,學校沒用。老師也知道這些東西的差距,那為何沒有衛生的課程安排?
原來,在大陸做管理的人,他不接受學校一畢業就去擔任這樣的工作,一定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有可能擔任這樣的工作。似乎不無道理,所以他們這個專業的訓練都是某某技術,風險危害評估技術,安全生產技術,化工過程安全技術,事故調查與處理之類的課程,基礎相關的衛生課程都沒有。顯然跟他們認為學生還是必須要有化工基本的技術,當他們去工作時,會先做技術,做了技術才有機會作管理。利用這樣的工作經驗加上妳學習的安全技術管理,才有機會升職。跟這邊很不一樣。這邊是馬上就可以去工作,但是卻不一定願意就業。
整體的社會環境不一樣,但擁有更多機會的我們的孩子,是否珍惜?
有時候,社會狀況不同,真的不是一個老師能做的改變。
下午是針對幾天觀察的實驗室,實訓基地的改進事項。
他們要我知無不言,所以做了一套投影片,針對該注意的事項,該如何做?也多虧欣潔與碧娟在台灣幫我找圖片,正確的圖片給他們看,他們才知道原來要做這麼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竟然跟我說,老師,態度更重要。想起那天早上與他們的學院長(其實就是校長)聊到『社會責任』,我在投影片最後一張寫了『安全是一種文化,態度是一項責任』
他們很高興可以這樣做,每一位老師提出不同意見與想法,我也在這之中,學到很多。
環境與想要做的心,看到系主任(就是院長)的用心,在我離開的那天(週六)他還邀我進學校,討論他的學生要學些什麼?一位在業界待的很不錯的老師,他強調他看兩項指標,一是學生學習心態,一是老師教書的態度,他一點都不覺得那些paper work(他們好像有所謂的學工處的評鑑)可以確定教育是成功的。
說真的,我坐在辦公室,一點都感受不到他們的不同,看到的是認真。
我們呢?看看我們的技職教育,老師與學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