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改完期中考考卷,心中一直犯嘀咕,為什麼學生考的這麼不好,真的是有史以來考的不好,只因為七成的計算讓學生好頭痛。
但是基本能力若都沒有,我不知道他們還能有什麼樣的能力。這是我去年跟毛毛蟲,重新教大一新生國一數學的一個想法。
今天聽到研究生跟老師的對話,心中不免OS了一翻。如果老師上研究所的課,給研究生的東西若是一層不變(同大學部)也難怪學生不會想來上課;當老師的要時時刻刻想著這一點,你該如何給學生東西。固然我們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問題,但畢竟我們是老師,這是職業,總得花些心思去瞭解與溝通。學生到底是怎麼了?
如果有學生的程度很好,你無法滿足他的學習需求,你可以活潑的定些規章讓他遵守,且能讓其他研究生受益,為何一定要用一層不變的教育方式。已經不是國民教育了都研究所,為何不能多元?
說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角度思考。或許我也曾讓我的老師頭痛過,他適性的讓我有不一樣的天空。我也期待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今天考學生『溝通』,學生當初選擇考『溝通』時,有點掙扎,他們說,若用背的會不會比較安全,至少有範圍可以依循,若是考溝通,會不會沒有範圍,也沒有東西可以依循。那什麼是溝通呢?
我一直強調,要推動各項制度,都必須靠人的配合,可是人是最難配合的,那要靠溝通的方式,說服別人配合制度與政策。那我們的學生擁有這樣的技巧嗎?
『溝通地雷』是探索教育裡一個講溝通的活動。我把他拿來考試,我找一位老師協助我打分數,一人一半的分數,就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學生要一人矇眼,一人指揮走過充滿障礙物的地雷陣,走的過程需要充分溝通,接受指揮才能安全抵達。就利用這中間的過程打溝通的技術分數。學生操作完無論成功與否,你看到他們還坐在階梯上指著場地,比這自己的腳或同伴的腳,還在『溝通』剛剛的經過,不管分數如何?我達到了他們需要練習『溝通』的目的。
在最後收場,反思引導他們溝通在職業安全衛生的重要,也期許他們的學習需求能跟我好好溝通。
我想,學習不是老師一廂情願給,學生若沒有意願,那樣付出十分的力氣也無法得到回應。那老師失望也是必然。
老師跟學生都需要多溝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