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方法Ways to Read﹕梁文道教你 如何做讀書王
【明報專訊】編按﹕辦過大大小小讀書會的梁文道,曾揚言以後不再辦,因辦得多連自己讀書的時間也沒有,感覺荒謬。不過,拜他自己搞出版社並推出新書所賜,令他不得不重開讀書會,以作招徠,對讀者來說,實在是最佳福音。最近,他就跟一班莘莘學子談讀書的方法,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讀書有沒有方法﹖」這個問題的出現,背後原因是書有很多,沒可能把它們看完。以前我們常說愈讀得多的人會愈謙虛,因為你會愈發現自己無知,現在這句話更名副其實地對。今日全球書籍出版的速度約每天3000本,試想像假如你有能力每天看一本書,你今天看了一本,即表示你遺漏了2999本書,因此你每天看一本的話,你的修養雖在增加,但每天你的知識都以2999倍的速度被人拋離﹔每天看一本,你就無知2999倍。
活在這樣的世界,我們有很多焦慮,例如該如何選書,如何看書。每次談到方法,跟大環境必然有關。先談歷史背景。讀書有沒有方法,在第一個層面上是有的,方法指的是拿起書的時候如何讀,讀出聲還是不出聲,一班人圍在一起讀還是自己一個人躲起來讀,這就是讀書的方法。歐洲人直到19世紀還流行朗讀書本,實際理由是當時出版的書都沒有標點符號,文字和字母都連在一起,如何斷句分句,就靠讀出來分辨,所以從前的人寫作考慮韻律感較現代人精密。
另一個原因是中世紀歐洲還沒有印刷術,書籍很珍貴,為讓更多人得到書的知識,唯有把書讀出來,羅馬帝國時期很多讀書人其實是目不識丁,只聘用一些識字的奴隸給他們讀書,這亦是重要的飯後娛樂。
精讀到泛讀
書房的出現,標誌著讀書習慣的重大改變,這轉變亦包括很多含義。假設中世紀整個歐洲的人都信奉天主教,在那個年代讀書,就講究大家對《聖經》是否有一致或類近的理解,在這情況下讀經一定是集體活動,唯有這樣才能確保同一句說話不會出現不同理解,這樣因同一信仰而結合的教會才不會有崩潰的危機。所以大聲朗讀,一班人一起讀,無論是經書還是其他書,在穩定知識及確保共同理解上有重要作用。
當時的人讀書或讀經,更是逐句解讀,稱為「精讀」。那時書籍數量少,一個人一世若能看完幾百本書,已經很博學,讀書人對每字每句都會細心精讀研究。直到發明印刷術,書籍大量增加,大眾的閱讀習慣就變成泛讀(extensive reading),廣泛地讀,這亦是現代人的讀書方法。今日,我們已很難找到一本書教人精讀,整個讀書方法的典範(paradigm)已經轉移,尤其是處身於資訊爆炸甚至焦慮的時代。
所以讀書的方法,跟讀書的目標有很大關係。如果你的目標很明確,例如滿足求知慾,是可以有方法的,速讀術是其中一種,記憶術是另外一種,後者的歷史比前者更悠久。以前書量少,大家都講究有否讀經典,都會利用記憶術背誦經典。
如果想速讀的話,最流行的方法就像互聯網的搜尋器一樣,只搜索關鍵的字眼,這樣,你很快便可完成一本書。書談的是什麼,在這個情況下就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你尋得所需資料,其餘的東西都會給遺漏。這亦正正是我們今日面對讀書的焦慮的基本的隱喻。
李嘉誠先生就曾說他喜歡讀歷史及社科等書,但他從來不讀小說,因為沒有用,學不到東西。這個想法其實在透露跟速讀術一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我帶著問題在一個範圍內找尋答案,這亦正正是許多教讀書的人背後的假設,這樣讀會有效很多。但我想提出,讀書其實是否為了找尋答案﹖讀書能否為了給我們更多問題和困惑﹖讀書能否有別於「跟團旅遊」,而像背著背囊旅遊,不知道自己下一站落在何處﹖
漫無目的讀書背囊團
背囊團如何讀書﹖可能我們還得就一些範圍作出選擇,但我們亦要容許自己,會有很多枝葉傍身。例如我讀一本有關中國國情的書,當中可能提到河南開封原來有猶太人居住,書中可能有註釋表示資料從哪本書來,這是意外發現。當我發現後,我就放下那本中國國情,尋找那本談中國猶太人的書,再讀下去我就找到更多資料,原來利瑪竇也到過開封尋找那班猶太人。
所以我們讀書時要容許自己像走入迷宮,遇上的意外可能是驚喜,甚至驚嚇,又或困惑。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我來說,並非壞事,相反其實可令你平靜,因為世界上實在有太多困難、矛盾,以及我們無法接受的事,如果書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處理及再思考的話,書所帶給你的種種難受、困惑等複雜情緒,正正就是這個世界可以給你的情緒的總和,而書卻還隔了一層。
所以讀書的樂趣,不下於讀書讓你找尋到答案的樂趣。如果我們用一個很功利的目的來看,發現新問題、新困惑,其實也有用處,因為所有創意及創作都來自問題而非答案。愈多新問題便愈多創作靈感的種子。在這個意義上,一個隨時給問題困擾包圍的人,也許比一個沒有問題的人好。
有時候讀書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讀不明白。那其實是一種態度的問題。若讀書是讓自己尋找更多問題的話,可能你會叫自己把它啃完,正如剛才所說,這困難是有價值及意思的,讓自己在這個困惑中糾纏,繼續鞭打自己,到最後可能會得到快樂。
痛苦是讀書一部分
台灣及香港最近都在談教改,提倡快樂學習。於是現在強烈的教育趨勢,是過程變得很快樂。
快樂地學習是對的,但現在似乎走到極端。如果真的這樣,教改真的失敗。我們也得重返基本,就是教育跟讀書一樣,都是快樂的,卻不單止要令過程快樂,而是結果很快樂。例如讀法文,你會發現原來世界有那麼多陰性及陽性之分,學會法文你對世界的感知方法也會增加,但學習的過程卻可以很痛苦。這樣,為什麼今日我們讀書時要強調要無痛地讀書﹖對我來說,讀書的痛苦往往是讀書的一部分。
所以,讀書可以有方法,但這是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是為什麼讀書。永遠你都要騰一些時間空間,讓自己進行沒有目的、不功利的讀書計劃。你可能一世也跟團旅遊,但你會否也想至少給自己3天時間,不跟團外遊﹖正如你每天花一小時有目的地讀書,但可否也騰出睡前的15分鐘,讓自己無目的地漫遊﹖
-----------------------------
*以上文章,純屬個人分享,並無侵權之意,如有冒犯,謹此致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