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經過的歲月裡﹐感覺香港最“香港”的會是70年代中以前﹐因為那個時候﹐基本上香港人都忙著在戰後打拼﹐發展社會﹐努力創造自己的工業﹐建設自己的夢想國。
雖然當時為英國人統治﹐但是基本上還是安定繁榮﹐姑勿論你唸過多少書﹐只要你肯勤勞努力﹐還是可以靠一雙手養活一家人﹐身邊還是有許多就業機會。可是70年代中期以後﹐大陸人偷渡來港 (大圈仔人潮)﹑越南難民一船接一船的到港﹑港人聘請菲律賓傭人 (每逢星期日﹐休憩的公園都變成像難民營一樣﹐近年加入印傭泰傭﹐更是由中環愛丁堡漫延﹐香港各大公園連旁邊狹窄的行人路基本上都被佔據)﹐港人在大陸包二奶﹑娶大陸老婆生孩子﹐加上近年大陸自由行﹐港人文化就像是被“八國聯軍”入侵的局面一樣﹐那種“香港味”都已盪然無存。
雖然政府常在經濟低潮時勉勵港人﹐唱唱“獅子山下”﹐喚起香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不過香港人現今又是否還存在著這種幾10年前的精神呢﹖就以工展會在1998年再次舉辦的時候﹐我們才驚覺香港除了服務行業﹑炒炒賣賣之外﹐還有多少工業存在﹐就算有的話﹐廠家都在大陸設廠了。
今年工展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場地中﹐為了紀念工展會70週年﹐於是也辦了一個迷你回顧展覽。當筆者看到這些已不知不覺在身邊消失的東西時﹐實在忍不住要舉起照相機﹐把它們拍下來留念﹐當中太多太多東西喚起自己的回憶了。
1938年及1949年工展會的紀念照片﹐一張是戰前﹐另一張是戰後了。工展會因中日戰爭停辦至1948年於現今喜e登酒店复鋫A不知道1949年的照片會否也是喜e登酒店現址呢﹖
1953與1954年的工展會盛況﹐從那些人潮可見當時如何哄動~
嘩~ 1958年的工展會小姐競選﹐剛好50年了﹐當年的工展會小姐現在都變成老婆婆了吧~
1967年為第25J﹐故取名為“銀禧工展會”﹐並於紅磡火車站現址舉行﹐照片中看見當年鼓勵香港人用香港貨。再看看1968年的照片﹐就知道那些是當年當紅的電影明星了。
古老收音機﹐在電視還沒有很普及的年代﹐電台節目吸引大部份市民收聽﹐天空小說﹑18樓C座﹑蕭湘﹑李我﹑林彬﹑馮展平、翠碧﹑尹芳玲﹑金鋼…..你還記得嗎﹖
當年笨重的撥盤式電話機﹐屬電話公司的物品﹐我們每月除了要付電話費之外﹐也要付電話機的租金。
樂聲牌電器﹐是那個年代非常受家庭歡迎的牌子﹐尤其電飯菕M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至於這是甚麼就不清楚了﹐只看到那些鍵寫著 Warm﹑Cool﹑Med﹑Hot 之類﹐還有鏡子﹐會不會是捲髮器或風筒之類的東西呢﹖
在不是每家都有冷氣機的年代﹐這古老電風扇就是夏天必備的消暑恩物。
古早的電熨斗﹐你用過嗎﹖我家也用過。
一大堆跟吃吃喝喝有關的東西﹐右邊銀色的就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樂聲牌電飯菑F﹐不過我家喜歡用白色的。中間綠色的是飯壺﹐可盛裝米飯或湯吧﹐當時不少打工一族會帶飯 (便當) 的﹐可以省錢﹐甚至到醫院探病也可用上﹔旁邊紅色的是暖水壺﹐一般是裝滾水或熱茶的。前面一瓶一瓶的是汽水﹐都是當年很受歡迎的牌子﹐除了綠寶﹑七喜﹑玉泉﹐還有屈臣氏啊~ 旁邊那些平平偏偏的飯碗﹐也是60年代的特色。
都是60/70年代的玩具﹐部份以發條來推動﹐不少是大陸製的﹐在國貨公司有售﹐至於那豬仔錢箱﹐許多人也曾有一個吧。你知道玩具業也曾是香港主要工業之一嗎?
60/70年代的漫畫﹐相信現今還有不少人記得“兒童樂園”﹑“老夫子”﹑“李小龍”﹑“小流氓”及“小露寶”吧。中間怎麼會平白無故放上一本小學生手冊的﹖真怪~
最後一堆是錄音帶﹐當中除了文志﹑寶麗多﹑永恆之外﹐其餘多數是翻版﹐說起來真有點令人汗顏﹐那麼早期﹐香港就跟翻版結下不解緣。當中那“月老牌”是一個頗重要的翻版牌子﹐選曲好﹐錄音也不錯﹐它的 Logo 跟日本“花王”很像﹐還是根本一樣呢﹐我已搞不清楚了﹐其餘的 Logo 就連“渣打銀行”的都被盜用呢。
東方之珠﹕
曲﹕羅大佑
詞﹕羅大佑
http://tw.youtube.com/watch?v=-SBIQ-kRiPA
筆者相關貼文﹕
工展會 20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moire/3/1311512648/20081215003955
兒童樂園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moire/3/1270623501/20060624005116
綠寶 Greenspot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moire/3/1273462735/20060922021235/
忌廉與薑啤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moire/3/1279300384/20070209192605/
© Muzikland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