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3 00:06:41 | 人氣522|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二年國教採計在校成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早就想寫了,但一直忙。老實說,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但仔細一想,卻又會發現到背後有很多問題。
先來看看12年國教的新聞吧:
12年國教 家長:不建議採計在校成績
十二年國教》美麗的夢 但美得不夠真實
九月小一生 可享免試升高中

這是贊成派的:
70教育團體:我要12年國教
12年國教 家長團體:101年啟動

也有一些對採計在校成績的反對意見:
高中職免試入學》在家自學 怎有成績拚免試?
免試入學》自學 小二做波蘭報告

私校很擔心:
高中職免試入學 私校憂
高中免試入學 私校盼補助

明星學校尤其很激動:
建中校長:明星高中 不宜只依學區
(當然啊,因為明星學校是因為學生才明星的,如果學生不明星的話……學校到底有沒有成為明星學校的本錢?這點還蠻值得探討的)


其實我只是想評論「採計在校成績」的這一點,不過在這之前倒是想先貼另一篇新聞:
美作育英才 夢幻師資超高薪

這個新聞超好玩的,因為我發現不同的人看這篇新聞的重點不太一樣。

校長主任與行政人員看到的是:「夢幻師資」團隊。
一般老師看到的是:「超高薪」。
部份狀況外的老師看到的是那些低成就的學生,然後開始聊起曾教過哪些問題很大的學生……(完全與原文無關)

不過我覺得這個新聞很有意思的是「公平計畫」這個名稱,因為他們把比較多的教育資源、比較好的老師,投注在「學習成就比較低」的學生身上;而不是像我們把「學習成就比較高」的學生聚集起來給他們比較多的資源與關注。

嗯,所以我還是想問,明星學校為何明星?不明星的學校又該如何自處?(我以為能把學業成就較低的學生教會,這才是厲害之處吧?)

然後回到最初的焦點,升學該不該採計在校成績?

這個問題本來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採計在校成績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有人說這樣會讓學生在學校壓力更大,但比起來,不理會在校成績,而僅只採計一、兩次筆試成績來作為升學唯一標準,這樣才是不合理的吧?  (但因為習慣了,所以我們不覺得奇怪?)

這代表你根本可以不理會學校裡面的成績,僅只要專心準備單一、兩次的考試就可以了,而考完之後去學校只是吃便當閒聊罷了……(國三畢業前的學校根本不是學校,而是托兒所)

這很奇怪,不過再仔細想一想卻會覺得採計在校成績也更怪。

雖說學生本來就應該要在平時認真學習,達成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但為什麼我們會對在校成績這麼沒把握呢?原因很簡單,一來我們不認為在校成績能反應出學生真正的學習成就;二來我們不信任在校的評量方式能夠公正公平(尤其跟各校相比的話),更覺得一定會有人上下其手去更動成績。

不用說國中了,國小就有那種家長打電話來學校吵,因為上某些明星國中或資優班需要在校成績,最後吵成功而更動成績的例子(在我所知道的某個例子裡,老師還基於教學專業不肯讓步,最後是學校行政讓步了,還是和諧的好)。

回到第一點,這其實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身處其中可能不覺得有趣),就是我們既然訂出課程綱要,並把能力指標當作「學生被教完後所呈現出來的樣子」,那麼為什麼我們平時成績不依照能力指標來評量呢?

更怪的一點是,基測說它是根據課綱出的,大家都在意基測在意得不得了,但卻不在意課綱,也不太按照課綱來教學或評量,這件事也是很奇怪。

不過話說回來了,我從不認為基測有辦法測出能力指標達成與否,它頂多只能測指標中比較偏重在記憶理解的那個部份,頂多再多一些技能性的題目。

很簡單,只要用心看過課綱,就會發現到能力指標不可能僅用「筆試」一種方法來評量,一定要用多元評量。-->這件事也很怪,因為它早就被寫到課綱的說明裡面了,但是大家都不這麼做……

所以,十二年國教採計在校成績,到底對不對?


我還真的不知道,如果在校成績是「它應該要有的功能」,那麼理所當然應該採計這個。
只是事實卻不是如此,但更糟糕的是,採計單一次或單兩次的統一筆試,也一樣不合理……

結論就是「整組壞光光」嗎?orz


我之所以這麼在意,是因為打從92年開始,就開始做能力指標的評量(我本來叫它多元評量,可惜這個名詞被一堆人玩壞了,會被聯想到「好玩卻過於浮濫」的印象上),當初僅只是一個念頭「到底可不可行?」

做到後來,這變成我壓箱底的東西了(可惜很少有機會分享到這個,幾乎都是其他零碎的東西,但一旦有機會分享這個,我發現大部分的人即使叫好也聽不太懂裡面的意思),做了這個之後,我發現我很清楚上課每一個活動、每一句話、每一張學習單、每一個試題,甚至是上課講到的笑話,都是基於某一條能力指標而設計的。

本以為確定「可行」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代表九貫那些東西並不只是理想而已,還是可以落實的)但沒想到這卻是一連串困惑的開始……

困惑的來由是:為什麼「本來就應該這樣」的事情,反而變成眾人覺得「奇怪」而「聽不懂」的事呢?
(然後大家都說得頭頭是道……)



很久以前我曾想,大概三年後大家就會開始注意筆試題目跟課綱之間的連結;大概再多個幾年,特別是十二年國教開始後,大家就會發現筆試也無法評能力指標,轉而開始找「能力指標」如何用「多元評量」來評量,到那時候我的時代就來臨了。

……六年過去了,連筆試的這部份都還搞不定,更不用說多元評量了,我想我實在是太樂觀。


所以到底該不該採計在校成績?不要問我,施主,這個問題應該問OO啊~我只是路旁經過的,領普通薪資的教師而已,這種事有薪水更多的人要煩惱~

台長: 風聆
人氣(522)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搞笑趣味(笑話、趣事、kuso) | 個人分類: 關於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囧囧教育獎] 跟教部唱反調? 郝:一綱一本不變
此分類上一篇:萬惡不赦的修辭學?

fdknight
但諷刺的是薪水多的那些人反而不如薪水普通的教師要來得瞭解這些事情啊...
2009-06-13 08:56:41
版主回應
普通教師其實也一樣不了解,不然我就不會弄到這麼辛苦了。
2009-06-13 16:12:08
leemeowcl2
採計在校成績也有很多種,

生活評量是否能確實落實?

技藝方面可展現學生多元,

但弱勢學生連補國英數都沒錢,

有錢可以去上才藝班嗎?

教育現場上常常為這些孩子感到可惜~



當基層教師憂心弱勢族群子女更加弱勢的同時,

強勢的家長與官員...只能說他們在乎的是優秀的那群...

當老師的都知道,

優秀的丟到非洲還是優秀,

學校就算不上課他還是優秀,還是會成為菁英~



如果不能把國中小義務教育做到最好,

讓社會整體學習情況和文化維持應有的水準,

一味的只是讓表面的學歷向上延伸,

意義不大...



這麼做也只是讓更多不想唸書的孩子,

多痛苦三年.......

(很多連國中都唸不下去的孩子,

覺得12年國教根本不是福音,而是酷刑啊...)
2009-06-13 15:16:12
版主回應
我只想說如果夠專業的話,會發現到有些原本就有的標準與方式。



無論是多元評量、筆試、教學……這一大堆我們拿來談論半天的東西,往往都不是它們原本應該呈現出來的樣子。也因為這樣,所以當我們要想「怎樣比較好」的時候,會發現怎樣都不好。(而且因為過去單一標準的價值觀教育,所以大部分的人只能發現「這個不好」,卻無法思考「這個比較不好」)



儘管如此,我也只能說改一下並不見得會更糟,因為原本就已經很糟糕了(但因為習慣了,所以......)。



所以整組壞光光實在是很麻煩的事。
2009-06-13 16:19:52
(悄悄話)
2009-06-13 20:23:17
私心
我只能說,筆試好用就在,統一衡量標準



如果衡量標準不能被統一

比如說,一場作文比賽,有一百個人參加。

前五十個人由A評審給分,後五十人由B評審給分。

最後依分數高低來決定名次。

這樣的比賽會被認為有公平性嗎?



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看法絕對很難完全相同。

這也造成了在校成績是否具有可比性的問題



易造假的部分就更不用說了





另話

學校之所以明星,就是因為學生

如果學生學區化。我覺得明星學校,就不再是明星學校了。
2009-06-14 02:51:29
版主回應
沒錯,在校成績或多元評量最被攻擊的就在這「公平性」。

但回過頭來想,其實筆試也不見得就公平到哪去。(甚至學術上為了要將筆試標準化的很多作法,仍然很難掌握到最初的本質)

比方我們上完一堂閩南語課,最後僅只從所有學到的東西裡,挑出一句話測驗,過了就得高分,剛好不會就低分,完全不管你其他沒測驗到的東西重不重要,更不管你這一堂上課的態度好不好(如果這也是學習目標之一),學生可以整堂課都發呆或看漫畫、聊天,僅只在最後(國三?)複習時認真聽一下,然後就過了。(反之剛好不會那一句話或不夠熟悉那句話的人就低分,無論你這堂課怎麼上,更不管你其他是否學到更重要的東西--只因為那些「更重要」的東西不容易用筆試來測驗)

我只能說,筆試只不過比猜拳公平罷了。

有太多(或者說大部分)更重要的學習內容,只因為他們不適合用筆試來測,就被直接忽略掉。

多元評量是不公平,但筆試其實也不會比它公平……但用不專業的方法來設計多元評量也可能會更糟糕……(總之我還是覺得整組壞光光)



我們之所以覺得這個東西公平,或許是因為我們習慣了。(不然猜拳或抽籤入學也很公平啊)



明星學校也是,如果回到教育的本質(那些大家在師資培育時都學過,但進入職場就束之高閣的東西),或許這種崩壞然後重新建立新世界的過程,會讓人有不少的期待。
2009-06-14 10:25:41
私心
因為天運的不可抗



有人用作弊的方法考到一百分

和有人硬是用猜的考到一百分



我們所給予態度絕對是完全不同的



筆試是不公平,但是他不公平的地方是不能人為掌握的。



所以發生了不公平,大家也就可以比較"認命"



但是在校成績不同,在校成績所產生的不公平,大多是人為的,可被掌控的。

而這樣的情形就絕對會被非議。



有時候一個制度被設計出來,就不是為了公平而產生的。

而是為了被"免於非議"

所以為什麼多元入學和聯考比較的時候。

還是有好一部分的人,認為聯考比較好。

就是因為可以被非議的地方少。

你那種因為剛好那天生重病的,就自已認命



可以這樣說,這也是賽局理論的另一種體現。



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是被關注的重點。



所以現在會對十二年國教機機歪歪的明星高中,就是這個改革的利益損失者。

但是對這個社會,卻是有正面的幫助的。

而如果都做到校長了,都不能對社會公共利益負自已應該的責。

那我還能說什麼能攤手~(嘆)

哦~對了

這種明星學校的校長,常常都會成為我們國家的一級政務官哦
2009-06-14 19:19:53
版主回應
這段真是說得好!
2009-06-16 08:29:49
(悄悄話)
2009-06-14 21:39:48
(悄悄話)
2009-06-16 17:02:10
無名稱
如果是為了減免學生壓力而實施12年國教的話,我看還是免了吧!

讀過歷史就知道,清末改革運動也都是立意良善,但畢竟得循序漸進,是依照器物→制度→思想的順

序,而前兩項因為思想尚未改變,心態尚未適應所以成效不佳。我想教改東改西改,假使不能動搖社會

觀念,也不過是徒改形式.....
2009-07-07 21:53:07
版主回應
我不認為十二年國教主要是為了要減少學生壓力(這是副產品,因為原本的壓力放在不正確的事情上了),應該說是想辦法讓教育正常化的手段啦……至於會不會有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老是等著社會大眾的思想、心態改變,那或許永遠也不會成功的吧?(悲觀的想,或許無論怎麼做都很難,但又不能不做)
2009-07-07 23:01:29
(悄悄話)
2009-08-01 21:53: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