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04 08:48:41 | 人氣185|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師甄試在試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外頭演講時,我有時候會忍不住說這件事:

請各位老師先在心裡想一個老師,
這個人可能是您的同事,可能是您自己,
也可能是您從小到大求學過程中所遇到的老師。

這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好老師」,
如果真要挑一個老師的話,您會很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他。

也就是說,他在這個領域是公認的「專業」。

想好了嗎?
我相信一定有這樣的老師,
而且這樣的老師通常也會是周遭公認的「好老師」。

現在請您在想像中把這個老師「擺放」到「教師甄試」的考場裡。
您認為他有把握考得上嗎?

(這時多數的老師會笑著搖頭)

好,問題來了。
如果「教師甄試」的目的是要選出「適合當教師的人」。

那……為什麼這樣的老師參加教師甄試會有難度呢?
照理說,他已經是一個「好老師」、「專業的老師」,
那麼他就應該在不需要另外準備的情況下,輕易通過教師甄試。

因為教師甄試的目的就是要選出適合當老師的人,
而他卻是大家公認適合當老師的人,不是嗎?

如果一個比誰都適合當老師的人,無法通過教師甄試,
那請問我們的教師甄試,到底是在甄試什麼?

我們採用的標準對嗎?

台長: 風聆
人氣(185)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關於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教改失敗了嗎?
此分類上一篇:[學校] 面相

icecream
這是一個弔詭的情況,

因為老師們心目中的這位「好老師」,通常會有這樣的特質:



1.有一定的教學年資,甚至可能年紀很大。

2.年紀大的老師,在電腦與教學媒體上通常比較弱勢。

3.這樣的老師通常很有愛心,非常關注在學生身上。

4.因為他把精力都投注在學生身上,所以他不會有很多時間去唸書考研究所。

5.這樣的老師教學很有經驗,上課不見得活動很多,但會比較「精準」。

6.也就是說,這樣的老師不會玩弄太多譁眾取寵的遊戲與活動,而是專注

在教學效果上。

7.因為資訊能力比較弱,所以恐怕在自編教材、行動研究上也相對的比較弱。

8.比起對新理論的瞭解,這樣的老師會專注在實務上,而且相當有經驗。

(也就是說,對新理論的瞭解可能比較弱)



以上條件中,恐怕第三點是最重要的。



遺憾的是,在你我心目中的這個老師,

恐怕在那些教師甄試會被注重的項目上會變得弱勢。

而真正該評的東西,卻很難用量化的甄試標準去評斷出來。



我雖然這麼說,但事實上您若是要我思考教師甄試該怎麼試,

我也還真找不出一個方法去測出這些大家心目中共同標準的東西。





這個說法通常是我在講一些資訊融入教學的方法後講的,

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太過在意這些資訊融入、自編教材、研究的部分,

更不要陷入這樣的迷思之中,



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
2005-10-04 09:00:13
chi
dear 風聆



我想

因為每個人的評斷標準不一

所以才建立了教師甄試這個鬼制度



如同聯考制度

單由會讀書.考高分..

就足以構成一個好的學者的條件?

還是醫生? 工程師??? 藝術家?

我想並不盡然..



聯考..教師甄試..

甚至是高普考?..

諸如此類的"篩選式考試"

只能算是...

在不公平的社會裡 勉強還算公平的制度



以上為我的小小看法
2005-11-07 12:16:22
icecream
chi朋友說得很對。



但我有時候會想,我們或許太過在意訂出一個「公平」的測驗,結果遺忘

了背後的意義,弄到後來整件事都扭曲了。



其實日前學校有位代課老師,原本是在我們學校裡實習的,但之前沒有考

上甄試。

雖然還是初出茅廬的老師,但她就像很多年輕老師一樣將熱情投注在班

上,不過她只代一個學期的課。



為什麼呢?因為她下學期要努力準備教師甄試。



這聽來很平常,恐怕在全國無數學校裡都可以找得到這樣的例子。但細想

卻會覺得有些弔詭:



照理說,沒有比實際代班、教學更快提升教學經驗與技巧的辦法了。



但……現在卻得要把這樣的機會擺在一旁,去唸書準備教師甄試?這其實是

一件很奇怪的事,但卻也變成習以為常的事,因為如果不這樣,其實是會

考不上教師甄試的。



可惜的是,對這件事感覺到奇怪的人並不多。





當然它很公平,就像基本學力測驗或以前的聯考一樣。

但公平到一個程度之後,它其實也就不公平了。



怎麼說呢?



這其實要先從這裡說起:我最近這兩年多在做能力指標的多元評量時,一

直有一種感慨。



說真的,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國中小的老師都能運用多元評量,在評量中

測出學生是否達成能力指標與學習目標,然後藉這些成績申請進入高中與

大學。



問題是這件事太過遙遠,因為「聽起來很不公平」,換句話說,就是我們

對「老師平時所進行的評量缺乏信心」。



這麼說好了,如果老師們在學校裡的評量真可以測出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

與能力指標,那……要基測跟聯考幹嘛呢?基測或許還可以存在,但絕不會

像現在這樣被當作最主要甚至單一的標準。



我在國小做,所以影響比較小些,但還是有老師會問道:這些能力真有辦
2005-11-08 12:10:15
icecream
我在國小做,所以影響比較小些,但還是有老師會問道:這些能力真有辦

法評嗎?這些評量夠客觀嗎?



我通常會說:沒錯!雖然我們很努力地在修正,但無論怎麼修正,這些量

化的成績永遠無法客觀地呈現那些「能力」。



不過,現行的多元評量和筆試,您認為就夠客觀?也夠評出學生該學的能

力嗎?



試問那些闖關遊戲真能測出我們的學習目標?還只是好玩而已?



試問這些失去焦點的報告真能測出孩子是否能蒐集整理資料,或測出孩子

對資料內容的學習?還只是比誰家電腦跟印表機好?比誰家墨水多?比誰

的封面漂亮?



試問那些戲劇表演後的成績真能測出學生能體會當時的情況?這個成績真

能測出孩子是否有學到團隊合作精神?還是只為了趣味?只能測出誰的演

技好?



試問這些考卷真能測出孩子是否達成這些指標與能力?還只是測出誰把這

些零碎知識記憶得最多?或者誰在考前有拿複習卷來複習?(或者比誰的

媽媽、安親班老師比較勤快拿複習卷來背?)



這麼說好了,如果這些東西真評不出我們該評的內容,那麼跟我拿八百公

尺賽跑的結果當社會考試的成績,又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之處呢?



反正一樣都沒有標準,反正考試只能測出誰最努力,不是嗎?



很多東西好像公平了,卻其實一點也不公平。



遺憾的是,我們還真不能怎麼辦,因為在現有的資源與時間下,我們也只

能發展出一些「大家覺得比較公平」的方法。



久而久之,人們也忘記這些事情背後最重要的部分。





每次總忍不住要分享一件事:



還是學生的時候,實習教授曾帶我們去看一位老師的教學。她的教學很

棒,真的很精彩也很有效果。而且不是為了我們來才特別表演的,因為她

每一堂都特別準備過,甚至寒暑假期間她也把時間花在準備這些教學內容
2005-11-08 12:11:46
icecream
每次總忍不住要分享一件事:



還是學生的時候,實習教授曾帶我們去看一位老師的教學。她的教學很

棒,真的很精彩也很有效果。而且不是為了我們來才特別表演的,因為她

每一堂都特別準備過,甚至寒暑假期間她也把時間花在準備這些教學內容

跟教具製作上。



我記得當時教授很感慨地說,經常鼓勵她去念研究所進修,但她總說沒空

準備。為什麼?她把這些唸書的時間拿去準備她的教學、拿去讓她的班帶

得更好。



我周遭也有這樣的同事,不少。



他們真的是好老師,但我不禁要擔心訂定教師分級辦法的教授與行政人

員,會不會拿學歷、研究、資訊能力證照跟行政配合度這些與「身為一個

老師最重要的特質」無關的東西來評定他們。



某些東西看不到,所以我們說他是公平的。





我還記得以前聽過一位教授的演講,這位教授原本也是小學老師,他說了

很多研究方面的東西,還說可以多讓孩子來上台報告、維持班級秩序的方法。



在場的老師是內行人,所以聽得出他對帶班與教學這件事上的火喉有多少。



我可以想像他坐在導師的桌子前唸書,不做進一步指導就讓小朋友上台進

行報告、教學的情景。



很抱歉,可能他隔壁班那位把心思花在班級上的老師,現在還是一位小學

老師,而他卻成為一位教授。



這種類型的同事,我也同樣遇過。



我們能改變什麼嗎?我也不知道。
2005-11-08 12:12:31
chi
dear 風聆



"我們能改變什麼嗎?我也不知道。"



>< 我也不知道



所能做的或許只有

從自己的身邊改變些什麼

或是儘可能多方思考再來批判



如果有幸

關鍵性人物看到了我們的想法

並參考或採納了



我想這也是我們平凡小老百姓的一點小小功德吧..@@"



祝~~愉快
2005-11-09 16:23:31
icecream
大家加油吧!

(說真的也不知道要加什麼油 XD 92?95?)
2005-11-14 08:55: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