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氣温終於甘心收起秋老虎的尾巴,東北季風捎來冷氣團,無可免的挾帶冬雨翩臨北台灣。
拎起背包,想到臨時决定的北宜綫外澳之旅——這條不曾走過的路綫,在有點溼冷的假日清早,適合隨意、隨興踽踽而行,斜雨飄紛的海岸,這種天氣應該沒什麼人到海邊罷?擬想自己是灰濛天地、黯浪白波景象中的獨行者,竟興起一絲做作的蒼涼。而為了賦予蒼凉真實,捨棄先上網查交通、做功課,有什麼難呢,也不過就北濱嘛,大不了遶道基隆。基隆,北台灣的大車站,「應該」有班次到外澳吧!
不交會的兩條綫在這裡當然不會「應該」有交集。服務台的義工熟練地指示我到八堵換車,抬起手看看錶,她說到八堵後約莫等十五分鐘剛好接得上一班區間車。
八堵站,油漆呈淺藍綠的月台廊柱,柱頭圈圈凹槽造型和臨大馬路一頭的228紀念碑都是遊客取景的最愛;坐在順著鐵道斜攲的月台座椅,呵著冒煙的關東煮,體會到電視廣告呼喊的,幸福呵~~;可以如此簡單。
這班北宜綫區間車有三節車廂,乘客三三兩兩,沒有我預想的寂寥。小雨中車窗外近處的綠意洗滌得一片新鮮,一側遠處山巒層層起伏,隱於雨霧之中如潑墨,另一側基隆河岸水低石顯,是蘆葦抑是芒草?時而被風壓得漾起白浪迤邐……
有些遊客到瑞芳,推想是轉往九份、金瓜石或轉平溪線;貢寮、福隆和大里也陸續有人下車,隱約聽到背著揹包的小孩嘟嚷著「草嶺古道、芒花季」,或許是有活動吧,讓人們在這樣溼泠的假日有個理由鑽出被窩。
對座的長椅兩頭兩位老者皆是走販,看他們壘堆的空籃簍和大米篩,賣的該是小卷、四破之類的海產品吧?對面的歐吉桑短衫短褲,仰頭倚靠座背睡得香甜,來查票的女列車長也不叫醒他,任他酣眠;另一頭的老先生短小乾瘦卻精神得很,從帆布提帶拿出飯糰吃將起來,引得車廂內幾個人在福隆站搶著買便當。睨一眼鄰座的福隆便當——豆干、滷蛋、豬肉片、香腸和酸菜,視覺滋味還不錯,不過我還是比較懷念小時候台鐵的竹片便當。
在八堵購票時窗口顯示的「81」讓我稍愣了一下,不便宜呢。電車一小站又過一小站,原來得過了亀山才是外澳,離宜蘭也不過四站而已。
下圖 : 龜山島
到了,到了。
就我一個人下車。
縱然一向不好熱閙,然而獨自立於外澳車站單薄的月台、望著離我漸遠的電車,無名地悵然悄悄襲來……
走過天橋,未到出口但見簇新的不銹鋼柵欄關著一棵腰圍粗壯的雀榕,旁豎「宜蘭縣列管保護樹木」告示牌;視線折不進欄干、穿不透截斷視野的塑膠雨蓬,然而有限空間高隆的蟠根糾結,擎向天空的枝幹規模想必崢嶸壯觀!
外澳車站是無人看管的北宜綫小站,站外十來級石階讓我突然憶起一個老廣告畫面:趕往車站送別孩子的慈母,一不小心跌跤,欲帶給孩子的柑橘滾、滾、滾下台階……現實裡滾下台階、滾到路面的柑橘極可能落個輪下魂的命運,站外的大馬路——濱海路車輛往來交錯,車輪帶起不大的雨造成的泥水呼嘯而過。
左、右看看臨馬路店舖、住家建築概無騎樓,店舖一式鐵捲門,住家皆以外牆圈圍,加以急駛的車流,行人得小心翼翼走在狹促的路肩——路肩尚有臨停的車輛;基本上這段路是不適合「走路」的。
從外澳車站越過大馬路,在甫落成的社區活動中心背後,赫然是一段整建得美觀又不顯突兀的海堤人行道起點,褐黄色洗石子路面延展到「外澳服務區」。緊貼堤道的一排店面建築佔了地利,一面臨濱海路,一面擁攬海景。幾户民宿兼營餐飲,裝潢採地中海風格、藍白色調,外貌倒也不俗。正值淡季,視線穿過清澈的大面積玻璃窗,餐廳裡靜悄悄,餐桌以綠格子布為襯底,其上斜舖硬挺純白桌巾,倒扣的紅酒杯閃熠晶光,靜謐的氛圍似在等待被喚醒……
上圖: 外澳服務區
上圖 : 民宿
下圖: 堤道
手錶的分針離車站張貼的時刻表還差四、五分鐘時,一個懷疑時刻表準確否的念頭陡然浮起,坐在寒涼的鐵製椅上,我被接連過站不停的二列快車揚長而去的旋風颳得沒有了信心。
倒數一分鐘、三十秒……
兩節車廂的迷你電車停在面前。「往瑞芳」,我怔住了。
車廂門拉開,列車長一副好笑的神情,「先上車!到福隆或瑞芳再換車去台北。」
哦,我的額頭寫著「台北+迷惘」嗎?
還好被「撈」上車,車行中,窗外的景物漸漸罩上暮色。
在福隆換車時看著月台上站滿滿的人,與去程時的冷清強烈呈對比;列車緩緩進站,每節車廂幾乎皆站滿了人,聽他們的交談應是登山者,是這條路綫的常客;帶小孩的家庭或結伴的學生則是走草嶺步道、參加芒花節的;人聲喳喳,我隨著火車的喀喀聲晃動,與被母親抱著的嬰兒那澄澈的眼眸對望,烏溜溜的黑眼珠似海,瞳孔醉人的光亮令人想望……
獨行者的思緒穿過人聲人影,飄然出窗,幻化成風,逐浪。(11/28/2008)
【2009/2月 印刻文學生活誌】
備註:
印刻文學生活誌 (INK Literary Monthly) 月刊 創刊 於 2003年9月,
每年得到金鼎獎 《最佳文學及藝術類雜誌獎》。
該雜誌有劉克襄老師企劃的鐵道系列,2009年2月號刊出的是北宜鐵路,
淑華所寫的外澳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