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先生與《重返異域》作者汪詠黛
「柏老,這是您題字的『泰北文教中心』大樓,剛剛開幕啟用了,您看,很漂亮喔!」
4月19日,我到耕莘醫院病房,拿著剛從泰北帶回的紀念冊子,斜靠在柏老身邊,指給他看。
帶著呼吸器的柏老,無法跟我說話,他的雙手帶著像乒乓球拍般大的保護套,顫巍巍的也無法拿冊子;但濕濡的雙眼,瞧著我翻給他看的簽名和照片,似有若無地點點頭。
夫人香華默默守在柏老身旁,偶而給個微笑,似在鼓勵我繼續對著不能言語的柏老唱獨角戲。
我努力壓制喉嚨,不讓聲音出現哽咽的痕跡,就像哄著自己的爺爺般說話,儘量態度輕鬆、語調溫柔。但這回,我沒有把握,不知道是否哄得下去,他聽得懂我從泰北帶回什麼消息嗎?
不管這麼多了,我還是要說,還是要像以往一樣、像我之前還沒寫完《重返異域》一樣,每每在柏老被推出加護病房,就帶著部分寫好的稿件,到病榻前唸給他聽,述說著我去泰北難民村採訪的點點滴滴,為的是鼓舞他:「您要趕快好起來,泰北那邊的朋友都很想念您,需要您給他們加油哪!」
柏老雖然已經行動不便,但一直非常關心他筆下的孤軍和後裔的生活。因此在2006年宣布封筆前,柏老接受一對年輕時曾閱讀過《異域》而深受感動的企業家高南華、陳春沂夫婦的委託,出面策畫最後一本書《重返異域》(2007年3月,時報出版),交由我這個因為採訪而成為忘年交的晚輩,去實地探訪泰北難民村,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呈現,幫他完成人道關懷的心願……。
● 送炭到泰北
柏楊於1961年以鄧克保的筆名,寫下《異域》一書,序言中有一段話:
我們最怕月光,在游擊區,看到月光,便想起大陸上的家。
在自由區,看到月光,又想起游擊區裡荷槍作戰的兄弟姊妹!
他形容這群孤軍,是:
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
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
這樣沈痛的形容與無言的控訴,讓無數讀者為之泣下,據聞這本書銷售量超過一百萬冊,還曾是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的最高票書籍。
我年幼時,曾經懵懵懂懂讀過這本《異域》,知道是描寫一支從大陸撤退到泰緬寮邊區的孤軍悲慘故事,內心受到很大衝擊,不過,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柏老「選中」,與這塊遠在金三角的「異域」結緣。
1982年,在《異域》出版二十年後,柏楊應中國時報之邀,第一次親赴泰北採訪,回台後在人間副刊連載一系列的報導,隨後出版《金三角 邊區 荒城》,被譽為台灣難得一見的報導文學。
這本書讓世人知曉那群被國家遺棄的孤軍,只能靠協助泰國剿共,用生命換取棲身於泰北荒山的生存權;解甲歸田後,在土壤貧瘠、水源缺乏、交通閉塞的叢莽中建立起難民村,過著半原始的艱苦歲月。
柏楊的報導,引起國人極大震撼,隨即在台港地區掀起風起雲湧的「送炭到泰北」救助熱潮,救總(中華救助總會)即在此時(1981年)成立泰北工作團,由龔承業先生擔任團長,對難民村展開廿餘年全面性的救助工作。
但是,「送炭到泰北」活動,開花結果了嗎?
飄零異域,倥傯半世紀的孤軍及後裔們,現在生活過得如何?
這些效忠中華民國的孤軍,在面積有台灣兩倍大的泰北山區、90幾個難民村中,蓋起一間間簡陋的中文學校,堅持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但為什麼最近幾年,滿腔熱血面對的是政府冷漠的對待,連救總的泰北工作團都無以為繼?
為什麼千辛萬苦送回「祖國」台灣讀書的孤軍後裔,會成為無國籍且有家歸不得的「人球」,他們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柏楊先生策畫的《重返異域》,就是要我深入泰北金三角,為這些問號找尋答案,揭開孤軍在泰北奮鬥半世紀的神秘面紗,進而讓更多人伸出關懷的援手,協助他們走向新紀元。
● 關懷泰北孤軍
去年3月,時報出版公司趕在柏老生日前出版這本書,作為送他88歲米壽的獻禮。編輯好手傅月庵曾為文:
透過《重返異域》,久違了的「反共抗俄」、「育幼院」、「難民村」、「救總」、「禮義廉恥」、「堅苦卓絕」、「眾志成城」……等名詞、價值,一一浮現眼前。讀者不難從中勾起幾絲懷舊情懷,更可讀出一種人道關懷的提醒──對於一個既健忘又善於消費歷史社會而言,這種提醒,可說再重要不過了。而這,或許也就是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吧!
傅月庵讀懂了柏楊對泰北孤軍關懷的心,讓柏老頗為欣慰。因為一生為人權奮鬥的柏老,希望我用平實探究的筆,寫下這群人如何走過傷殘、破碎,走向引起外界矚目、援助、參與建設的新境界;使這個地區不再是一個淌血的傷口,也不是國際人士追緝的毒梟老巢,而是一個有情天地,吸引旅遊的人去瞻仰,度假的人去緬懷的景點。就像斥資請柏老策畫這本書的高南華夫婦一樣,他們以行動付出了關心。
● 泰北文教中心落成
柏老關心國事、天下事,大家稱他人權鬥士,一枝筆有雷霆萬鈞之勢……,這些都是事實,但在我們這些喜歡搞笑、逗他開心的晚輩眼裡,他有時還真是軟心腸的「愛哭鬼」。
2006年柏老宣布封筆時,身體已經十分虛弱,讓本身有眼疾的夫人香華照顧起來非常吃力;當我開始動筆撰寫《重返異域》書稿,柏老的健康狀況更是急速惡化,幾度進出加護病房。我夜以繼日地加快速度寫稿,卻也不忘抽時間到醫院或到花園新城柏老寓所,帶著剛寫好的稿件唸給他聽;一方面是報告進度,一方面是「威脅」他一定要好起來起來,「這樣您才能帥帥的參加新書發表會!」
但我後來得刻意避開唸一些孤軍悲慘的真實故事,不然柏老會激動地老淚縱橫,萬一惹得他病情加重,我可擔待不起。
到醫院陪他時,我讀報紙的新聞、社論,也是挑著唸,專找些溫暖、輕鬆、有趣的新知給他聽,逗他開心。
不過,柏楊畢竟是柏楊,國事蜩螗,他如何開心得起來?當他聽說有民進黨政府官員吐露:「泰北是國民黨留下的包袱,我們幹嘛要關心?」更讓他眉頭深鎖,淚眼朦朧地嘆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幫不上忙了……。
幫不上忙?那可不,柏老是關懷泰北華裔人權的精神標竿。
去年10月底,眷村文化節在桃園開幕,一場「異域的榮光與曙光」座談會,柏楊受邀無法出席,但要我捎去祝福,問候會場上眾多從泰緬撤退來台定居者。
11月,香港莒光文教中心、華欣基金會舉辦一連串「送炭到泰北」25年周年慶活動,特別請柏老題字、製作紀念郵票,來台為柏老拍攝畫面製作專輯;柏老也全力贊助多本親筆簽名書,在紀念晚會上義賣,受到熱烈搶購。
12月,高雄地區謝郭秀英等善心人士在泰北滿堂村捐建的「泰北文教中心」落成,柏老硬是從病床上撐起來,穿戴整齊見客,抖著手,一筆一劃為這幢愛心建築題字,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泰北華文教育的關懷。
● 重返異域
人生漫漫,一路走來,冥冥之中有著不可思議的機緣。柏老一生著作無數,一本《異域》,斑斑血淚,感動無數華人;二十年後親臨泰北,撰寫《金三角 邊區 荒城》,帶動「送炭到泰北」的救濟熱潮;再二十五年後,策畫出版《重返異域》,希望能喚醒集體記憶,提醒人道關懷。柏老的愛與精神不僅留在台灣、在大陸,也留在泰北……。
2008.05.01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