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4 23:15:54| 人氣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念佛感應見聞記(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念佛感應見聞記(五)

 

「念佛感應見聞記」一書(網址:http://book.bfnn.org/article/0526.htm ),是林看治居士一生勸人念佛之感應事蹟,淨空老法師與林看治居士早年曾是講經班的同學(老師是李炳南居士(雪廬老人));淨空老法師曾說:這書中一半人他都認識。老法師曾讚嘆林看治居士的講經法緣特別好(很多人喜歡聽),故老法師也向其學習,說,我要讓國中程度的人就聽得懂。(所以老法師講經說法用字遣詞儘量家常化、深入淺出,俾讓學佛人易得法益也。)

 

林看治居士已於民國八十一年預知時至、安詳往生,享壽八十六,火化得舍利數百。往生前二年,交代後事,往生前一周,向蓮友說:「我要回家了。」又連聲讚嘆:「真有西方極樂世界!」(詳情見此書末後)以下若有「註:…」是末學所寫,先報告之,謝謝。

 

以下節錄本書幾例(三個例子有消災、有避冤鬼,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

(十九)至心念佛伏災風火

 

住在臺東鎮大同里寶桑路的陳玉芳居士,她未聞佛法以前是一位服裝專家。為人聰明,宿具智慧,一經得聞淨土法門以後,即時覺悟人生無常,萬法皆空,就捨棄了為人再作嫁衣裳,到街上找了二串珍珠項鍊,買回來穿成一串念珠,朝晚開始課誦,天天不斷念佛,此是自利,並且發菩提心,想要利及他人。當時臺東的信者,皆是初機學佛,很少有人念佛,玉芳居士從郵政局匯了新台幣五百元,來臺中瑞成書局,買了五十串的念珠;以後就每天拿了念珠,到知己的朋友家裏,教人念佛,並將念珠送給他們。

 

有一天玉芳居士手拿念珠到日東醬油廠去勸人念佛,廠主人名何曾清,何夫人名阿乖,當時他家住在仁愛街,(原名草厝街。)十四年前的臺東,不似現在那樣鋼骨水泥的高樓大廈林立,那時大部分還是木造的,所以日東醬油廠亦不例外,也是木造蓋草的房屋。有一天玉芳居士手持念珠,又來何家教阿乖念阿彌陀佛,正說著念阿彌陀佛的好處時,忽然間,聽到馬路上人聲嘈雜,汽笛聲響得很緊張;有人大喊「日東醬油廠失火」,玉芳與阿乖回頭向外邊一看,警察局的紅色救火車已停在門口,再向後面一看,原來是右邊隔壁人家起的火,已經延及自己後邊工廠,這時滿屋已是朦朦煙霧。那天正是工廠休假,家人與工人都已外出遊玩。只有何夫人阿乖一人留在家中。

 

當時玉芳居士與阿乖二人,一見火勢已經沖入,在此千鈞一髮的時候,即時跪在地上合起掌來,至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念了大約不過五分鐘,真是「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即時起了一陣南風,把火勢吹向後面而去;後邊的五棟小草屋,立即燒成灰燼。所幸阿乖的大醬油工廠及店面,皆安然無恙,只有與起火的隔壁相連的木板壁,燒焦了十幾塊。

 

說到這裏,有人也許會說,觀世音菩薩云何只救念其名號的人,而不會念佛的五棟草屋,就付之一炬,而不施救呢?要知當時比鄰的仁愛街是一條長長的小街,假若阿乖的房屋著火,火勢向北,就延及該街,一發不可收拾,損失就無法計算了,同時那五間小草房,亦未必就能倖免,不受災殃!真是佛菩薩庇佑,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亦是幸遇善知識的玉芳師姊慈悲福蔭。

 

註:上面提到有人問為何觀世音菩薩不救其他人。其實佛經提到,眾生的業力能阻礙聖道,故佛菩薩若能救人,早就把苦難眾生救光了。佛菩薩救人,還須眾生心中有佛,如此名「感應道交」。故一顆慈心、一張玉口(不造口業),常念佛名,則名上善之人,臨難可化險為夷,甚至無有災難。

 

一伙人住在附近,名為有緣。玉芳居士虔誠修行,故亦感得大災難減為小災難,福澤周遭人士(受災損失之人亦必有其命中劫難,能不傷及人命,已是大幸)。現今世局動盪,災難頻頻,願多念佛修心修身共同轉化災劫也。

 

(二十)臨時抱佛腳也有效

 

臺東糖廠職員陳非林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但他的夫人,起初反對丈夫信佛念佛甚烈,可是陳居士一點也不退心,依然精進,一方面苦口婆心,勸他太太說:「我人有口皆應念彌陀,即是後來生西的資糧,但在未生西以前,也能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對自己有莫大利益。」陳太太經其先生這樣天天感化,卻仍馬耳東風,一概不聽,但這位陳太太是一位克勤克儉治理家庭的好主婦,有時上山採薪,挑一大擔柴下山,就坐最後一班的小火車回家。但有一次,陳太太挑柴下山,不知不覺已是日落西山,最後班車已經開了,山上的小火車是拖甘蔗的,不是專載客人的,所以最後班車開出後各自回家,沒有人留在車站上。時已黃昏,陳太太肩上挑了一大擔柴,提起勇氣,決定徒步回家;自己一個人就順了鐵路,行在鐵路中心向前直進,當走到半途,突然間,看見前面的鐵路中心,立了一個大漢的黑影,此時陳太太愈行愈近,看的愈分明,全身毛孔直豎,害怕的把肩上一擔柴也丟掉了,因為她已無力再挑。陳太太在此黑夜獨自一人看見那個黑影,在此一剎那間,忽然想起被丈夫熏習了數年,最不受歡迎不願意念的一句咒中之王,在此生死關頭,臨時抱佛腳,立在那裡,情不自禁的合起掌來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了差不多幾分鐘,那個大漢的黑影,似乎已向旁邊走去的樣子,漸漸的消滅了。陳太太看得明明白白,就趕快加緊腳步,連柴亦不要了。

 

陳太太大步跑回家的途中,口裏不斷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但走了一陣,忽然雙腳不能動彈,這時陳太太心裏很奇怪,為什麼雙足怎樣舉都不得動彈,即時提起精神,彎了腰雙手向地下摸去,陳太太用手大摸,纔知道又過了一重大災難,原來只要再向前進一步,便是一條大溪澗,仔細聽一聽,溪水流的聲音很急。陳太太這時更感謝阿彌陀佛慈悲保佑。假若不是雙足不動,再進一步就掉落溪中被水流去,連家人也不知道,將永遠含恨九泉地下。當時那條溪是以小木板為橋,陳太太就用兩手兩腳如狗一樣爬過去,才鬆了一口氣,直起腰來,就再向前跑,一連三次,凡臨溪邊,腳下就自動止步,真是不可思議。差一步不是溺死,就是摔死,因為黑夜看不見的關係,所以陳太太回到家裡已是午夜十二點鐘。

 

翌日陳太太再去挑回昨夜丟掉的柴,就問車站的人,昨晚所見那個黑影究竟是什麼?人家就對他說,從前有一個人,在那裡受了橫禍死亡,諒必是陰魂不散,常常在那裡顯身。以上是民國四十八年一月一日臺東蓮社落成的時候,法圓與黃昭英小姐去參加,並且講演五天,聽到陳太太親口說的。

 

註:橫死之人,墮於鬼道,常找替身,那種等待之苦,苦無盡年。而念佛戒殺之人可避此種冤鬼抓替身之險也。亦願大眾常念佛,免得墮入鬼道受長年苦,亦願多念佛而能福及鬼道眾生早脫苦趣。輪迴畢竟苦海,西方畢竟家鄉。求生西方之好,好不盡也。

 

(二一)摔落坑溝念佛遇救

 

上面是陳非林居士的太太念佛得到感應的事實,現在再說一則,陳非林姪兒的感應,陳姪起初亦是不信佛,並且極力反對叔叔虔誠信佛,可是陳居士的慈悲,見面就是勸他念佛,說出人生在世,苦多樂少,災難多,逆境多,煩惱多,要想離苦得樂,須要念阿彌陀佛,在危急害怕的時候,更要拼命念「阿彌陀佛」;可是她的姪兒亦只當耳邊風,不肯理會這一套。

 

十幾年前陳非林居士的姪兒(以下稱陳姪,因為當時沒有問他名字)要遷移到花蓮經商,非林居士就請了西方三聖像,配了鏡框,親自帶到臺東車站去送他,臨別時亦是殷殷囑咐再三交代姪兒,至心至意要念阿彌陀佛。陳姪遷居花蓮後經營商業不錯,有一天到鄉村去做生意,到了夜半騎腳踏車回家,經過馬路邊一條坑溝,在不知不覺的時候,連人帶車一齊摔下坑溝去了,這條坑溝是比人高一點而已,自己很容易爬起來的,這時陳姪把身上塵土拍去,再看看身上四肢,並無一點受傷,即時要把腳踏車拉起來;當要拖起的時候,很奇怪,後邊好像有人要把它再拖下去。這樣要拉起來,再拖下去的反覆三次,這時陳姪害怕得毛髮直豎,嚇的魂不附體。在此進退不得沒了主意,就想到臺東的叔叔常常教他念阿彌陀佛,當遇災難危險的時候,更要大聲念佛的事,陳姪即時雙手合掌拼命的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誠心誠意的念了大約半點鐘,身心頓覺安然,恐怖畏懼的心情已無,忽然之間,馬路上來了一輛三輪車,車伕踏到陳姪的面前,就煞住了車,一聲不響的就把腳踏車拖了上來,再請陳姪坐上三輪車,把腳踏車放在三輪車上,車伕就把陳姪連人帶車載到他家的門口。

 

陳姪心中感謝這位年富力強的三輪車伕,下了車後,想多拿一點錢給他的時候,回過頭時,已經不知去向了,這時已是三更半夜,也沒處可尋。到了次日早上陳姪依然念念不忘三輪車伕的恩情,要送他錢;就向花蓮一帶的三輪車伕中去找尋,問來問去問了一天,大家都說昨夜沒有在那地方載一個人與車。然後陳姪就想起了正在危急的時候,拼命念阿彌陀佛的感應,顯化三輪車伕前來救我的。他又想起叔叔在臺東車站送他的佛像,即時找出來一看,只見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與三輪車伕一樣福相。立即就掛起來,很恭敬的買了香花果品燈燭,來供養禮拜。又想起叔叔慈悲精神,確實恩深似海,就專程由花蓮到臺東向叔叔陳非林,說出這番感應。以上是陳居士親口對我說的。

 

註:念佛能退惡鬼,就能息惡鬼怨,地球眾生被宰被食眾多上億不可數,怨氣難伸,爆發之時即災難來臨之時,不念佛者性命真如風中之燭,願大眾能多多念佛,不唯對己有力、護佑孩子,此大不思議佛力念波亦可遍布全球,可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眾生沾您的光),且唯此念佛法門力量最大最猛最快!(治標亦治本)於今救世,除深信因果,再加念佛,如虎添翼!

 

台長: 咪弟
人氣(2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佛法念佛 |
此分類下一篇:念佛感應見聞記(六)
此分類上一篇:念佛感應見聞記(四)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