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3-03 05:59:02| 人氣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高等級的工業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所謂「工業化」是區分等級的,早期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內燃機動力)開始,那些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都可以稱之為「工業化」的國家,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之時,美國也可以稱之為「工業化」的國家,而到了第三次革命(網路)開始,那些「資訊、網路、金融」應用進步的國家,他們也可以稱之為「工業化」的國家。

 只不過本題目所說的「工業化」所論述的內容,應該稱之為「全面工業化」才比較貼切,而不該再稱為「工業化」,因為所講述的是全面工業化的條件,而不是過去歷史上的「階段性、局部性」的工業化,否則以前那些又該稱作什麼呢?

 其實從二十世紀以來,全世界的工業發展已經走向「國際分工」的發展方式,低端工業與高科技領域區分得很清楚,歐美這些工業領先者所搶佔的是高科技的領域,而其他國家則只能發展低端製造生產的領域,照這種區隔來看,即使再發展到一百年以後,恐怕也是不會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囊括所有工業的門類。

 本來在「國際分工」的合作架構之下,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成為「全面工業化」的國家,也沒有這種必要,每個國家本來就只需要發展自己獨有的專長,各取所需,貨暢其流,這也是人類經濟發展的最佳共識,這是自從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就不斷被推崇的經濟發展方式。

 然而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的發展,於是違反經濟學的規則,聯合他的西方盟友們來圍堵中國,禁止出售高端科技給中國,導致中國必須自行研發高端產業,來彌補高科技領域的缺口。然而西方集團的圍堵結果卻適得其反,短短不到十年就氾濫成災,不但圍堵不成,反而是促成中國實現了「全面工業化」的進程,這對於西方集團而言,真可謂是弄巧成拙,如果不是美國違反了經濟學的規則,短期間也不可能形成這種格局。

 這種工業化的程度當然是最全面的,等級也是最高、最難的,從最低端到最高端的各種工業門類,幾乎每一種產品都可以獨立生產出來,全世界只有中國才具備這種完整的工業門類,這種方式的工業化是史無前例的,因為從來就沒有一個國家有經歷過這樣的打壓來激勵,這只能稱之為「全面工業化」,而不再是「局部工業化」。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文字統一」是工業化的重要條件,一個超大型的國家雖然具備人口眾多、國土廣大的重要條件,但如果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民族文化紛亂,就會造成教育資源浪費,內部矛盾而不穩定,這就是為何印度人口雖然超過了中國,卻難以成為一個「全面工業化」的國家,因為印度自古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語言文字沒有統一,導致基礎教育難以全面普及。

 所以一個超級大國就必須具備長期統一的歷史,否則人口眾多也只能是烏合之眾,難以實現工業崛起的目標。

參考視頻:中國之後再無工業強國這話是對是錯?

台長: 小雄
人氣(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