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貝多芬病毒」是我最近很著迷的一部韓劇,總共十八集。據說因為播出時收視第一,所以從預定的十六集延長到十八集。但我覺得加料的戲劇結構會比較鬆散,該什麼時候結束,就應該直接結束,所以整體感覺稍嫌拖泥,但瑕不掩瑜,他還是一部很值得介紹的戲劇。有笑有淚,熱情洋溢,且對於複雜的人性,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探討,也蠻層次深刻,時常讓人心有戚戚。
雖號稱是韓國的古典音樂劇,但跟經典日劇「交響情人夢」比起來,兩者相差甚大。只能說是同樣以古典交響樂團的組成,來當成劇情串線的繩子,但其中元素和最後呈現的效果,其實卻很兩極。「交響情人夢」比較著重在音樂的陳述,而「貝多芬病毒」則是在理想與生活的平衡上,做了深入的發揮。所以前者的主角該是古典音樂,而後者其實是人們對生活保持的熱情,兩者風格迴異,卻也各具特色。
夢想總是和生活抵觸,不切實際也是挫折產生的開始。現實跟理想,到底要選擇哪邊,才能讓人感覺幸福?一群為了生活而背棄夢想的小人物們,因為意外的機緣而聚在一起,也因為重燃對夢想的熱情,而活得努力開心。為了一償夙願,在理想的路上,跌了又站,撞了又起,在前無出路,又不斷遭遇失敗的狀況下,卻仍不氣餒不放棄,最後甚至丟了工作,卻依舊感覺幸福,理由到底是什麼?那是因為他們被感染了「貝多芬病毒」;一種會讓人熱情追逐夢想的厲害病毒。
首先是全劇的靈魂人物,國際知名,實力出眾,以「管弦樂團殺手」稱號聞名的著名大指揮家姜建宇〈劇中多被稱為姜mae(maestro),緯來翻成姜魔,也別具創意。〉他是個自恃甚高的菁英主義論者,認為實力就是人格。自己最優秀,只有自己的意見才是對的,古典音樂是屬於貴族的音樂,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也可以因為無法忍受瑕疵而拒演罷工,是個絕對完美主義者,同時也是個結果論者。認為結果決定一切。言語刻薄直接,且時常出口傷人的他,雖然生就一副毒舌賤嘴,但對於馬屁狗腿或者官僚權勢,卻可以不屑一顧,甚至正面對槓,他的溫柔只有愛犬(貝)「多芬」才看得見…
第二個主角是跟指揮家同名的小姜建宇(張根錫飾演)。他原本是個交通警察,因為自學小號吹的不錯,才莫名其妙的被女主角竇縷美拉進古典音樂的世界。他年輕爽朗直率灑脫,體貼善良而且很有耐心,擁有優異的音樂天份,卻渾然不知自己的才能。認為義氣和信任,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和喜歡的人一起愉快的演奏音樂,才是他學習的動力和最終的願望。是個充分享受過程,而不太在乎評論結果的浪漫樂觀主義者。跟姜魔雖然同名,但兩人個性一深沈一陽光,不但形成了強烈對照,也產生許多的對立與衝突。
我把女主角排在第三,因為戲份編排上,她感覺比較像是襯托兩位男主角的綠葉,只是這片賞心悅目的綠葉,卻是兩個男人彼此愛恨情仇的關鍵。九級公務員竇縷美(李智雅飾演)是畢業於音大的小提琴手,因為提案城市音樂節計畫被順利通過,變成專案負責人的她,又因為遭遇三億公帑遭人詐騙事件,只好被迫湊出一團不需支薪的愛樂者,好讓自己可以免於牢獄之災。外表端莊溫柔的她,實際個性卻是個缺心眼的傻大姊,因為即將失聰,不想再替人生尋找失敗的藉口,於是想方設法積極爭取樂團演出的機會,希望可以在仍有聽力的時候一圓多年演奏的夢。她的感情遊走在大小兩姜之間,最後情定人緣較差的大姜。愛情戲在此劇,也不算主線,只用點到為止的方式隱約留白,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
其實這齣劇真正的主角不是那個毒舌的姜指揮,而是這群跟我們一樣,在夢想和生活裡衡量掙扎的小人物。這群由公務員、上班族、夜總會伴奏、電子提琴姊妹淘、癡呆老人、不良少女、交通警察,獸醫和中年家庭主婦所組成的「烏合之眾」,在音樂上的能力,高不成也低不就,迫於現實的他們,也各自背負著不同的生活包袱,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忍受許多的撲跌撞痛,然而這些為圓夢想克服萬難的艱困過程,互助扶持而建立的革命情感,和演奏完成時滿足快樂產生的幸福燦爛…,那些歡笑淚水參雜的瞬間片段,雖然枝節雜亂,但卻很貼近平凡的普羅大眾,比起三個亮眼主角,更可以讓大家在情緒滲透,和追逐夢想的熱情裡,獲得某些啟發。
緯來戲劇台現正上映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