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2 21:53:25 |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環境/民俗】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作者:孫元勳 /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得此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得此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鴛鴦文化

鴛鴦,學名:Aix galericulata,英文俗名:Mandarin Duck,屬雁鴨科。自古鴛鴦就給人忠貞、浪漫的印象。這要拜古人的詠嘆之賜,諸如唐朝詩人孟郊在〈烈女操〉中寫道:「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杜甫在〈佳人〉中寫道:「……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以及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寫道:「得此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凡此種種都讓世間曠男怨女,找到心靈的寄託與鼓舞!

可能是這個原因,明朝李時珍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裡,記載鴛鴦肉是療傷止痛的妙藥。書中是這麼寫的:鴛鴦肉鹹,平,有小毒,專治瘡疥癬;另作成肉羹食用,令人豐潤俏麗,夫妻不合者,在一方不知情的情形下服用,則相愛憐;作成烤鴨來吃,治夢寐思慕人。

最早提到鴛鴦的是兩、三千年前的《詩經》,在〈詩經‧小雅‧鴛鴦〉曾說:「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鴛鴦」兩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鴛鴦終日並游,「宛」如在水中「央」;一是鴛是公鴨、鴦是母鴨,取其叫聲的不同。後解屬形聲字的講法較為筆者所認同,原因是鴛鴦讀音果然和人在野外聽到鴛鴦飛行時的叫聲很神似。若果真如此,那古人對這種美麗生物的命名還頗具巧思,堪稱絕配!

自古以來,舉凡象徵成雙配對的人、事、物、景,都可鴛鴦化。譬如鴛鴦大盜、苦命鴛鴦、毒鴛鴦、鴛鴦浴、鴛鴦劍、鴛鴦花茶、鴛鴦火鍋、鴛鴦雞飯……而本島約定俗成的鴛鴦地名也不遑多讓,包括「鴛鴦湖」、「鴛鴦瀑布」、「鴛鴦潭」、「鴛鴦谷」、「鴛鴦岩」、「鴛鴦樹」、「鴛鴦石」、「鴛鴦橋」、「鴛鴦溪」等。

真假鴛鴦

分布在北美洲的林鴨(又名林鴛鴦,英文名 Wood Duck,北美產顏色豔麗的小型鴨科(Anatidae)樹棲鳥,學名為 Aix sponsa)約比鴛鴦重 100 公克,公林鴨外表和公鴛鴦天南地北,母鴨則很像雙胞胎姊妹,不過仔細觀察仍可發現,母鴛鴦的白眼圈細長,母林鴨的則呈淚滴狀。雖然兩種母鳥長相相似,卻無雜交紀錄,學者發現兩者的染色體數目相差過大,可能是主要原因。

和其他野鴨相比,鴛鴦的尾羽長度特長,研究本地的公鴛鴦最長可達 13.4 公分,就連體型大牠一半的綠頭鴨(別名:綠頭公,英文名:Mallard,學名:Anas platyrhynchos,雁鴨科)的尾羽也不過 9 公分多。特長尾羽有助於牠在林間穿梭,不像多數棲息在湖邊廣闊草澤的雁鴨。除了尾長,鴛鴦還有一雙比例超大的眼睛。

臺灣的鴛鴦故鄉

鴛鴦繁殖於東亞的俄羅斯、中國大陸東北、韓國、日本等地,不過在歐美等地區目前已有數量穩定的鴛鴦野化族群。早在百餘年前,知名的英國領事史溫侯(Robert Swinhoe),在某年 8 月獲得一對在淡水山區捕捉的鴛鴦,證實他先前懷疑 1695 年《臺灣府志》指稱,鴛鴦是臺灣留鳥的說法。筆者推斷,鴛鴦可能早在冰河時期,就和許多溫帶鳥類一同來臺定居了。

本島野外鴛鴦目前分布在各地山區湖泊、水庫和溪流。譬如,海拔高度約 670 公尺的福山植物園,目前是野外鴛鴦繁殖的最低海拔。中部最低的繁殖地,位於 930 公尺高的谷關水庫。南部目前的紀錄應該在二千餘公尺高的大、小鬼湖。寒冬時節,鴛鴦偶爾會在河口溼地(如北縣淡水河、竹縣客雅溪、彰縣漢寶溪、東縣的卑南溪和知本溪)與低地湖泊(如花蓮縣鯉魚潭、墾丁國家公園的龍鑾潭、早期的澄清湖)驚鴻一瞥。一般咸信牠們是來自北方候鳥,不過這純屬臆測,因為沒有繫放資料可資證明。

雖然棲息在海拔 1,700 ~ 2,000 公尺的七家灣溪的鴛鴦往下游飛,最低也只到海拔約 900 公尺的谷關水庫,但是不排除在北部低海拔山區(如福山植物園、松羅湖、明池)繁殖的鴛鴦,秋冬季也會降遷到河口一帶。

在臺灣,春、夏季有或疑似有鴛鴦繁殖的地點,主要在西部山區水域,這是因為花東地區不僅山高水急,又無高山水庫和大面積高山湖泊。據收集的資料來看,雪霸國家公園境內的大甲溪流域有超過百隻的族群,堪稱是臺灣鴛鴦的故鄉。一般認為,大甲溪得天獨厚的地方,在於本島 1,000 公尺以上的溪段就以它最為平緩;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民國 63 年興建的德基水庫,有如一座人工湖。水庫全長 14 公里、水域面積達 457 公頃,是全臺第三大水庫,在 2000 年曾有 139 隻鴛鴦聚集的紀錄,宛如一座「鴛鴦水庫」。

初步推估,在本島繁殖的族群大概只有 300 ~ 400 隻,冬季即使加上來臺的零星個體,也不會超過 400 隻。大甲溪雖然是臺灣鴛鴦的大本營,但是上百隻的盛況也非年年如此,例如有段期間只剩下不到 90 隻。不過 1999 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並沒有使大甲溪鴛鴦數量產生明顯變化。

春去秋來、春來秋去

德基水庫是目前全臺灣鴛鴦數量最可觀的地方。不過這裡的鴛鴦春去秋來,要看到百隻以上在湖光山色的水面此起彼落飛翔,最佳的時間應在 8 ~ 11 月間,冬季則逐漸減少。

春季時分,部分鴛鴦開始離開水庫回到上游繁殖。至於秋季時德基水庫的鴛鴦是由何處冒出來的?由於大陸北方的鴛鴦是在 9 月下旬和 10 月初才開始南遷,抵達臺灣的時間應該在 10 月以後,所以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德基水庫。根據無線電追蹤顯示,夏季結束後水庫上游的七家灣溪和有勝溪的新生鴛鴦,會和繁殖活動告一段落的年長鴛鴦來到水庫棲息。

七家灣溪和有勝溪的海拔比水庫高出 400 ~ 600 公尺,這裡鴛鴦數量的季變化和德基水庫大異其趣。冬季該處數量比平常減少約一半,連 20 隻都不到,或許因為天冷和食物不足的關係,許多鴛鴦都往山下避寒,而德基水庫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到了隔年春天,又會紛紛回來繁殖。

飲食鴛鴦

葷素不拘的鴛鴦,食性和鴨子沒有兩樣。鴛鴦吃過的植物種類繁多,包含薺菜、豆瓣菜(俗稱水芹菜)的嫩芽、禾本科的蘆竹、棒頭草、早熟禾的種籽、春蓼、羊蹄的果實、以及藻類等,其中豆瓣菜是鴛鴦最常吃的植物。開白花的豆瓣菜原產於歐洲,在溪邊一年四季都有。這種植物在有勝溪很多,由鴛鴦的排遺分析,在有勝溪活動的鴛鴦也以取食植物較多。

鴛鴦捕食的動物種類繁多,包括青蛙、蟾蜍、蝌蚪、小魚、水生蚯蚓和水生昆蟲。不過蟾蜍下肚前,鴛鴦會在水中把牠清洗一番。鴛鴦另有一個奇特的覓食行為:站在水中「跳舞」,雙腳踩出沙裡的水生蚯蚓和水生昆蟲,待溪水清澈後再啄食。這種水生蚯蚓雖然廣布於世界,但在七家灣溪卻是東亞地區發現的首次紀錄。鴛鴦雖然葷素不拘,但是排遺顯示春天牠大啖昆蟲或脊椎動物,或許因為春天是鴛鴦動情的季節,需要高營養的食物來調理,且春天也是包括陸生昆蟲等動物開始活躍的時候。

春江水暖鴨先知

筆者發現,武陵的母鴛鴦數量平均只有公鴛鴦的一半。因此,春天溪裡面多的是被三振出局的公鴛鴦,不是死皮賴臉圍繞在「死會」的母鴛鴦周圍充當悲情的第三者,就是抱著「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心情,飛到下游的德基水庫、南湖溪碰運氣。民國 88 年春天就有一隻公鴛鴦(編號 M3523),在下游約 30 公里處的谷關水庫如願以償。反觀母鴛鴦的活動範圍較小,採取「以逸待勞」策略,姿態很高。

研究期間共觀察到 30 對鴛鴦,而其中的 14 對,在每年 8 月以前不是生離就是死別。早在每年 3 ~ 6 月間就已分開的 8 對鴛鴦裡頭,有 6 隻母鴛鴦找到第二春,但僅有 1 隻公鴛鴦能夠擄獲芳心。母鴛鴦早婚,7 隻一歲的母鴛鴦,其中 5 隻身邊已有護花使者。反觀 7 隻公鴛鴦裡,只有 2 隻一歲的少年仔找到配偶。對母鴛鴦來說,和「成熟穩重」的公鴛鴦在一起似乎比較有保障。

別有洞天

在武陵找到鴛鴦使用的樹洞,是老樹的枝幹斷落腐敗,向主幹侵蝕而生的疤痕,鴛鴦也會接受還沒有傾倒的枯木樹洞。所使用的巢樹有針葉樹,也有闊葉樹(如赤楊、烏心石、栓皮櫟),樹高多在 20 公尺以上、胸徑超過 1 公尺。研究人員發現要塞得下母鴛鴦身軀的樹洞,通常要大於 10 × 8 公分,深度 15 ~ 60 公分。因為找到的巢樹不多,加上這些巢樹大多筆直生長,而且側枝集中在樹冠,所以僅觀察到兩個巢洞。因此鴛鴦對於巢洞的選擇要件為何?是有洞就鑽、越淺越好、還是越深越好,目前難以定論。

北美林鴨的研究資料較多,學者表示母林鴨傾向使用小洞口,他們認為這樣可減少體型較大動物的騷擾或危害。在洞口深度方面,林鴨使用的洞口深度從 20 ~ 183 公分不等,通常小於 130 公分,其中深度低於 76 公分的巢洞比較容易受到浣熊的攻擊。一般認為深度足夠的巢洞,可讓鴛鴦的蛋免於被臺灣獼猴偷吃或遭受大型猛禽的攻擊。北美針對林鴨復育而設計的巢箱深度大約 60 公分,就是考量可以減輕天敵的危害,畢竟巢箱比起天然樹洞更容易受到天敵的「關注」。

有勝溪溯溪沿途看到的母鴛鴦和小鴛鴦數量,都比七家灣溪來得多。在這條溪前前後後總共找到 5 棵巢樹,在七家灣溪卻僅找到 1 棵,可能和有勝溪溪邊 70 公尺以內的原始林面積(35%)比七家灣溪(22%)還要多有關。

單親媽媽

小鴛鴦在單親家庭成長,出生後鴛鴦爸爸就會離家出走。鴛鴦巢樹通常離溪不遠,多在 100 公尺以內。研究人員發現,初離巢的小鴛鴦在母鴛鴦的引導下,會本能地往溪邊狂奔而去,這是為什麼母鴛鴦帶小鴛鴦的溫馨畫面總是在溪裡才看得到。但大自然是殘酷的!縱使在母鴛鴦的悉心照料之下,依然無法給予每隻小鴛鴦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研究人員在大甲溪曾目擊某隻母鴛鴦身邊初時跟著 11 隻 1 周大的小鴛鴦,但慢慢地小鴛鴦數目越來越少,約莫 6、7 周後小鴛鴦就只剩下不到 6 隻。

四月底是有勝溪和七家灣溪小鴛鴦最早誕生的時期,最晚 6 月底都還看得到,不過一般以 5 月分是生氣旺盛期。孵化後約莫兩個月,小鴛鴦和母鴛鴦漸行漸遠,甚至分隔 4 ~ 5 公里之遙,小鴛鴦翅膀硬了,正式展開獨立之旅。繁殖季宣告結束後的七、八月間,武陵地區的母鴛鴦們大半會離開繁殖地,各自飛到下游的南湖溪、德基水庫、司界蘭溪等地。僥倖存活的母鴛鴦通常會在數個月內陸續回到武陵和環山一帶,等待下一個春天的蒞臨。

獨立後的小鴛鴦部分選擇離開出生地,少數留在武陵地區。透過無線電追蹤,發現 11 隻年輕的母鴛鴦裡有 7 隻隔年仍會回到娘家。相較之下,年輕的公鴛鴦不太熱衷返鄉,僅有 6 隻回來,包括 1 隻遲歸兩年的年輕公鴛鴦,返鄉比率只有年輕母鴛鴦的一半。據推測可能是母鴛鴦回到熟悉地方的好處多於公鴛鴦。

變臉

有一段時間研究人員會看不到帥氣的公鴛鴦,其實牠們並沒離開武陵。一般在 4 月底時部分公鴛鴦的身體會起變化,通常是光棍的先變臉,先是脫掉帆羽,接著頭變灰白,最後變得和母鴛鴦一樣,只剩暗紅喙部可與母鴛鴦區別。

變臉耗時 1 個月,之後公鴛鴦消失在溪裡。由無線電追蹤,發現牠們原來都躲到幾處隱密的小水潭中,一次換掉所有飛羽,失去飛行能力,不過在 1 個月後又可長回,再過 2 ~ 3 個月,公鴛鴦又如倒帶般慢慢變回原來的模樣。公鴛鴦變臉之速和配對之早,讓其他冬季才開始變臉的雁鴨(如小水鴨)望塵莫及。

母鴛鴦只有輕微的變臉現象,牠的換羽不易由外表判斷,只能由繫放過程檢查是否有大量掉毛或新羽初長的現象。一般而言,母鴛鴦換羽時間比公鴛鴦晚 1 ~ 2 個月,時間在 7 ~ 10 月間。身邊還跟著一群小鴛鴦的母鴛鴦,換羽時間會比較晚些,在小鴛鴦即將獨立的時候才開始換裝。

自古紅顏多薄命

大甲溪流域裡公鴛鴦的數量大約是母鴛鴦的兩倍。由於研究人員捉到的小鴛鴦性別比例接近,所以推斷母鴛鴦應較為薄命。研究人員曾追蹤過各 38 隻的公鴛鴦和母鴛鴦,其中公鴛鴦每年存活率大約是 73.7%,母鴛鴦只有 50%,和北美林鴨比較,這地方母鴛鴦的存活率顯然較低。

由於研究期太短,尚難確定鴛鴦壽命有多長。不過由初期研究第一批有身分證的 12 隻母鴛鴦來看,除了 1 隻高壽 5 歲以上外,其餘 11 隻都已經身亡,壽命從幾個月到 2 歲。若依照個體的年齡結構推估,這 11 隻鴛鴦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兩歲半,和國外推估的野鴨壽命相差不多,屬於比較短命的種類。

武陵地區每年大約有20隻左右的母鴛鴦,以每年死掉一半的機率來看,也差不多在第 6 年就會死光。公鴛鴦因漂泊成性比較難掌握牠們的行蹤,不過因為存活率比較高,壽命應該較長,例如,2005 年 12 月發現一隻在民國 88 年繫放的成年公鴛鴦在德基水庫現身,這隻個體已高壽 7.5 歲以上。

透過追蹤,找到鴛鴦的殘骸出現在水中、樹上、草叢、洞穴、水溝等地,從殘骸形狀和發生地點可以約略判斷兇手是哪一類禽獸。譬如,食肉目動物的啃食常會造成骨頭斷裂,洞穴是牠們主要的家,另外掛在樹上的屍體八成是猛禽的傑作。研究人員發現,鴛鴦天敵裡猛禽和哺乳類各占三分之一,猛禽中還包括體型可達 60 公分,且是本島唯一的溪流貓頭鷹--黃魚鴞(英名:Tawny Fish Owl,學名:Ketupa flavipes,俗名:魚木兔,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參考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資料來源:《科學發展》2006年2月,398期,12~19頁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