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熊,大家總不免聯想到優遊於白茫茫的極地捕食著海豹的北極熊,或憨厚可愛的竹林隱士──大貓熊,亦或群集河邊捕食迴游鮭魚的棕熊。當然,也有人會誤以為吃尤加利樹葉的無尾熊或浣熊都是熊類。一般人對於這些地球上最大型食肉動物的認識,通常也僅止於此。甚至在臺灣,有人會問:「臺灣有熊嗎?」
臺灣明星動物 民國 87 至 89 年,臺灣史上首次進行捕捉繫放野外黑熊的研究。黑熊在研究者的大力呼籲,以及媒體的競相報導後,漸露頭角。在民國 90 年「全民票選臺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的活動中,臺灣黑熊甚至從千萬民眾投票中奪冠而出。後續的世界盃棒球賽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也都以牠做為大會吉祥物。
近年來,臺灣黑熊的「人氣指數」逐漸增加,但是一般人對於這種被列入保育類的本土珍稀、最大型的食肉類動物的了解,其實十分有限,有時還充滿誤解。甚至因為曝光率增加,反而讓人誤以為臺灣黑熊的保育進展順利,而產生黑熊越來越多的錯覺。這些誤解會成為未來保育瀕危物種的阻礙。
新月黑熊 臺灣黑熊,學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俗名:狗熊、白喉熊,屬食肉目、熊科。是臺灣唯一原產的熊類,也是世界八種熊類之一—亞洲黑熊(英文名:Asiatic black bear,學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分布於臺灣的特有亞種。牠們體型壯碩肥胖,頭圓頸短,眼小吻長,體重約為 50 至 200 公斤,四肢粗壯,體長約為 120 至 190 公分,短尾巴則不及 10 公分。由於鼻吻部與狗相似,又俗稱「狗熊」。黑熊全身披有粗糙但烏黑亮麗的的毛髮,下頦前端白色,胸前也有明顯的淡黃色V字形或新月形斑紋,因此也稱「月熊」(moon bear)。
由於體態的緣故,黑熊的動作看起來略顯笨拙或遲緩,但事實上牠們能涉水、游泳,也善於爬樹,當然也跑得比人還快,時速可超過 30 公里。牠們擁有靈敏的嗅覺和聽覺,若遇危險,通常會迅速逃避。加上黑熊數量稀少,因此在野外看到黑熊的機率極低。
恐熊症 雖說遇熊不易,但人們仍常會問:「遇到熊該怎麼辦?」、「熊會不會攻擊人?」
熊是猛獸,在自然界裡少有天敵可以威脅牠。除非是受傷的個體或帶仔熊的母熊可能較為兇猛或敏感之外,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從野外與熊不期而遇的經驗來看,黑熊多半會自動走避。因此人最適當的反應,莫過於在不驚擾牠的前提下,安靜地離開現場。「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就成了人熊共存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我們實在不需要有「恐熊症」,無端地害怕會被熊攻擊,反而應該增加對牠的了解,萬一狹路相逢時,便能採取適當的對策。
雜食性的食肉動物 黑熊在分類上屬食肉目、熊科,很多人誤以為黑熊只吃肉。相反地,野外研究資料顯示牠們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並且以植物(包括芽、葉、莖、根、花、果實)為主食,占食性的 80% 以上。另外也常吃昆蟲、哺乳動物或腐肉,還喜歡挖掘蟻窩和掏蜂巢來吃。
牠們也是機會主義覓食者,食物常隨季節不同而變動。春季時,黑熊多以新鮮多汁的幼芽、嫩草及葉為主食。夏季,則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養分的各種果實和漿果為主食,例如懸鉤子、山枇杷、獼猴桃、及各種樟科植物的果實。秋、冬季節,黑熊則改以脂肪含量豐富的堅果為主食,例如山胡桃、殼斗科的橡實。
獨行俠 黑熊是獨居性的動物,除了繁殖期之外,平日各自到處遊蕩覓食,並沒有固定的巢穴。和其他溫帶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等的黑熊習性不同,野外的台灣黑熊終年都會活動,沒有冬眠的習性。黑熊雖然晝夜都會活動,但是仍以白天為主,在橡子結實纍纍的秋、冬時節,牠們的活動量也會增加,不分晝夜地採食,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
有些原住民獵人認為黑熊不會被「打光光」,因為熊會自己繁衍,每年都生殖。事實上卻不盡然,黑熊的生殖率很低,母熊每次只生產一至三仔(通常二仔),孕期 6 ~ 7 個月,哺乳期約為半年左右。幼熊剛出生時很脆弱,眼閉毛禿,甚至得至二、三個月大時才可爬行。幼熊在離巢後,通常跟隨母熊到處活動,直到第二年母熊再度發情時才離開。因此,母熊通常是隔年生殖,並非每年都可生殖。這樣的生殖特性,也使得黑熊很容易受到危害。
瀕臨絕種的宿命 黑熊曾廣泛分布在臺灣,但近幾十年來自然環境過度開發及人為活動頻繁,使得黑熊的數量和分布範圍都大幅縮減,目前多局限於地形較崎嶇陡峭或人為活動較少的山區,牠的族群也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狀態。黑熊自然而然地成了法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表示牠的族群數量已降至危險標準,未來可能面臨滅絕的危機。
黑熊在亞洲其他地方所遭逢的命運和臺灣相差無幾,各地的數量和分布範圍都有減少的趨勢。因此,在管制野生物國際貿易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名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中,黑熊被列為附錄Ⅰ等級的動物,明白規定禁止任何商業性交易,否則會嚴重威脅該物種的存續。另外,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也把牠們列為紅皮書上的「易危物種」,表示如果迫害族群的因素繼續作用,在短期內會面臨滅絕的困境。
雖受法令的保護,但令人遺憾的是,獵殺或販賣黑熊的消息仍是偶有所聞,顯示黑熊仍遭受相當程度的非法獵捕壓力,這也暴露出現今的立法及執法,仍未能有效減輕這些動物所面臨的滅種威脅。
臺灣非法狩獵黑熊的情況,在玉山國家公園歷時三年的捕捉繫放研究中,更出現令人擔憂的結果。研究中捕捉到的 15 隻黑熊,便有 8 隻有斷掌或斷趾的情形,這是黑熊過去曾被獵人陷阱捕獲再逃脫的證據。這也昭顯非法狩獵對原本數量已經十分稀少的黑熊,可能產生的致命影響,實不容我們等閒視之。
人熊共存之道 在過去,臺灣許多原住民的狩獵傳統裡,都有禁獵黑熊的習俗和禁忌,間接地避免與熊發生正面的衝突。泰雅族、太魯閣族、布農族等都認為黑熊的習性如人,獵熊如獵人一般,或認為熊是山林的守護神,因此,若違反禁忌獵熊,則會為獵人或其親族帶來厄運,如生病、死亡,或導致穀物歉收。因此,早期的原住民都視打熊為「不吉利」或「很麻煩」的事,對熊則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除非必要,否則不會刻意去獵熊。
雖說一般原住民獵人很少主動獵熊,黑熊卻仍會偶發性地被人槍殺或捕獲,這是因為獵人有時唯恐「我如果不殺牠,牠就會攻擊我」,有時是因為黑熊誤中了其他動物的陷阱而遭捕獲。無論如何,有意或無意的商業化獵熊活動,卻由於野生動物買賣市場的活絡而漸趨盛行。訪查也發現,近年來原住民獵人所賣出的熊肉,一公斤售價可達 1,000 至 1,400 元不等,遠超過市場上豬肉的 10 倍價格。甚至在民國 85 年,有獵人把獵捕的熊以 16 萬元的高價賣出,真可謂「死後價更高」。
國人與熊的愛恨情仇 中國人與熊有一段源遠流長的歷史,其中最為人所樂道的莫過於熊掌,它的典故可追溯至孟子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在傳統中國人的中藥及食補文化裡,黑熊是一種物超所值的經濟動物,從頭到尾全身都是寶。根據醫藥大典《本草綱目》的記載,熊的膽、脂、骨、肉、血都可入藥。熊膽就是乾燥的膽囊,具有清熱、鎮經、明目、解毒等功效,是名貴的中藥材,價格甚至足以媲美黃金。熊脂也可補虛強筋及潤肌殺蟲,熊骨則可驅風除濕。熊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饈,食之「驅風寒,益氣力」。
當然,中國人還有迷信吃野味的「食補」觀念,以為野生動物具有奇特菁華,吃腦補腦,喝血補血,食鞭補陽,無病也可強身。由於這樣的文化觀點,或許就不難解釋有人於調查臺灣消費者飲食行為後指出,有半數民眾曾吃過山產,而嗜吃山產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進補、美味、好奇。至於黑熊在市場上高價位的主因,當然是因為其稀有性和進補藥性。
不過在今日物質生活豐裕、營養過剩之餘,如果民眾還大談「食補」,或基於好奇心而吃瀕臨絕種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在消費刺激市場、市場帶動消費的循環下,這些動物只會供不應求。而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經濟誘因下,「不打白不打(熊)」似乎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現今已淪於地下化運作的山產店或野味餐廳更為猖獗,臺灣黑熊及其他的野生動物恐會永無寧日。
研究野外的黑熊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擔心臺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在很多人還在問「臺灣有熊嗎?」的無知中,或是害怕牠們會攻擊人的莫名恐懼中,不知不覺地從臺灣島上銷聲匿跡,如同雲豹、梅花鹿一般。這絕對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臺灣黑熊除了野外數量稀少、活動範圍廣大、習性隱蔽、對人敏感之外,臺灣山林植被複雜且鬱密、地形崎嶇、交通和通訊不便,都使得野外研究黑熊族群和生態習性的作業十分困難。在種種研究環境限制下,這類研究的資料蒐集及累積效率自然很低,而且研究花費不僅昂貴,經費更是不易取得。這也是有關臺灣其他大型的野生動物,深入且長期的野外研究調查難以持續進行的主因。但是,針對這些物種的生態和族群的長期研究和監測,卻對牠們未來存續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也具有重要的保育意義。
在國家地理雜誌或 Discovery 頻道上有關野生動物的影片中,常會穿插動物和研究者二者的故事,而常常打動我們心坎的,不僅是那多采多姿的動物世界,還有那群孜孜不倦鑽研的研究者。而因為實地研究黑熊的經驗,使筆者有機會看到一個野外研究計畫在生態保育上,可能展現的無限張力。
有一回筆者在花蓮卓溪鄉的布農族村落裡,進行獵人狩獵黑熊的訪談時,隨口訪問了一位過去曾經獵過黑熊的原住民。
我問:「以後在山上看到熊時,你會不會打(狩獵)熊?」
他想了一下,然後說:「應該不會吧。」
我有點懷疑,追問:「為什麼?」
他又想了一下,然後說:「知道有一個女生在山上那麼努力追(蹤)熊,我去殺牠(熊)幹什麼!」
這段對話雖然很短,但卻震撼於他說那句話時的肯定表情。這似乎也是部落裡的老人,不知從何時開始稱呼筆者為「熊媽媽」的原因。他們相信研究者捨棄山下的舒適便利,而願意長時間待在山上,是為了要照顧山上的熊。
庇護物種:許多大型食肉動物活動範圍廣大,而熱帶地區的森林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生物多樣性,常常可以保育棲息於這些地區的眾多生物,這也就是所謂的「庇護效應」。
黑熊是瀕臨絕種動物,也是保育學上的庇護物種,依據在玉山國家公園利用人造衛星追蹤黑熊活動範圍的資料顯示,有些個體的年活動範圍可大於 200 平方公里,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面積最大者)面積的五分之一,有些個體也會跑到非法狩獵活動較為猖狂的國家公園以外地區。因此,如果能夠有效地保育黑熊的棲習環境,其他眾多生物也能得到適當的保護。
明星動物:廣告需要代言人,保育宣導也不例外。黑熊和其他為人熟知的大型食肉獸,比如老虎、獅子、貓熊等相似,牠們體型壯碩、生性隱密、形貌威嚴,具有吸引人目光的「巨星」風采,因此這些動物往往成了保育宣傳時,最常被舉出做為號召的親善大使。由此看來,台灣黑熊不僅具有生態上、研究上及保育上的重要意義,更擔任了喚醒社會大眾保育意識的有效媒介。
易危物種:在人與獸的共同演化史上,大型食肉動物多半被人們視為具有威脅或危險性,或是不受歡迎,因此往往成了人們亟欲剷除的對象,比如灰狼、草原狼、美洲大山貓便是美國早期移民大規模屠殺的受害者。了解這些動物與人類的互動關係,就成為消弭二者衝突的重要關鍵。畢竟人們對於動物的刻板印象和誤解,往往是動物遭受莫名殘害的主因,黑熊便是一例。當然,人類對於生存在同一塊土地上其他動物的包容力,也試煉著我們生態保育的決心與智慧。
臺灣森林的靈魂 身為臺灣陸域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最上層、最大型的消費者,黑熊的存續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運作功能,也代表著生態系統的健全與否。如同一位曾經獵過黑熊的布農族原住民所說:「山上如果沒有熊和山鹿,心裡會覺得很孤獨,好像沒有人居住一樣。」
「動物是山林的靈魂」,道盡了黑熊與這片土地的緊密關係。只可惜,大部分的臺灣人並沒有這般深刻的感受,因為人們居住的空間已離開自然荒野越來越遠,而生活中的聲光刺激也漸漸地被各式媒體、機械或電腦科技所取代。於是,我們對於自然環境的本能感受似乎越來越遲鈍,對於環境的關懷也漸趨被動和冷漠,而人類的無知與漠視才是這些動物瀕臨滅絕的最終殺手。
因此,如何提升全體國民的生態保育意識,以及加強對本土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育,不僅是臺灣黑熊未來前途之所繫,也是「福爾摩沙」之島是否名副其實的關鍵。
註:若欲了解更多黑熊的相關資訊,請至「
玉山國家公園」網站中的「
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或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