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才 Georges Bizet (1838-1875)
法國作曲家比才1838年10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聲 樂 老師,母親是鋼琴家,小比才的音樂天份很早就被發現,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便進入巴黎音樂院隨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法國作曲家,最有名的作品為:歌劇「浮士德」。]學習作曲。
在1855年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十九歲榮獲羅馬大獎,因而得以前往羅馬留學,一直待到1860年(22歲)。
他第一齣歌劇作品為「採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於1863年完成,1875年完成生平中最偉大的傑作「卡門」。
但是當時首演並不是很受歡迎,聽眾覺得太過於激情,三個月後,比才就因心臟病去世了,享年才37歲。
他一生中除了譜寫將近十首歌劇,他也有作了幾首管弦樂作品,其中尤以「阿萊城姑娘」最受人們的喜愛。
++++++++++++++++++++++++++++++++++++++++
馬替奴 Bohuslav Martinu (1890-1959)
波希米亞作曲家馬替奴生於1890年12月8日,他算是二十世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父親是村莊裡鐘樓的管理員,他們一家人也一直住在那裡到1900年。
當他七歲時,他才步下193階樓梯到學校上課,並開始與街上的裁縫師學小提琴。
沉默寡言的他進步神速,1905年他開了第一場獨奏會,他們村莊的人都認為他將會成為一個像Jan Kubelik一般的小提琴大師。
但是小馬替奴有他自己的想法,他開始作曲,他第一首曲子是為弦樂四重奏所寫,叫做「三個騎士」(Tri jezdci),在之後的六年裡,他已寫了非常多首室內樂曲。
1906年,他進入了布拉格音樂院,主修小提琴,但當時他已志不在此,而是醉心於戲劇與文學,1909年他轉學到管風琴學校,但他也無意於此,所以1910年他就因一個固執的疏忽而被退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徵兵,他留在家鄉學校裡教音樂。這段時間裡他努力作曲,包括有歌曲、交響詩、鋼琴組曲、芭蕾舞曲及通俗劇,總共有120首曲子。
大戰之後他加入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手,在這段期間他也作了許多作品,一直到1924年,他在布拉格國家劇院發表他的芭蕾舞劇「Istar」後,他感覺到自己有些不足,便前往音樂院就讀,師事Suk。
1923年他獲得一份獎學金前往巴黎,因為他很敬佩Albert Roussel(法國作曲家,1869-1937)這位作曲家,所以他跟隨他學習作曲,他省吃儉用,很辛苦地在巴黎生活。
慢慢地他在五年之後打開了他在巴黎的知名度。1932年他的弦樂五重奏曲獲得Coolidge獎,而且同年他的作品也被拿到美國波士頓,由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由Sergey Koussevitzky(俄裔美籍指揮家)指揮。
1940年他離開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紐約。但不諳英文的馬替奴實在挺辛苦的,還好有 Koussevitzky的協助,委託他寫下第一首交響曲,這使馬替奴燃起信心,更讓他每年都有一首交響曲的委託工作,所以在1942到1946年之中,他完成了5首交響曲、多首協奏曲與超過20首的室內樂曲。
在美國這段時間他仍心繫祖國,1946年他回到布拉格音樂院擔 任 教授,只有暑假期間回美國於Tangelwood音樂營中任教,到了1948年秋天他才回到美國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在這三年中他也完成了一些重要作品,其中包括稱得上是他第六號交響曲的「幻想交響曲」(Fantasies Symphoniques)。
1953到1955年他住在法國尼斯,開始寫喜歌劇與清唱劇,1955年他又回到美國任教於寇蒂斯音樂院一年,並於隔年到羅馬教書。在義大利與瑞士這段時間,他傾心寫作交響詩,1959年因癌症病逝於瑞士。
推薦曲目:
· 為大提琴與鋼琴所寫之羅西尼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Rossini
· 五首鋼琴三重奏曲
Trio (5 Pieces breves)
++++++++++++++++++++++++++++++++++++++++++++++++++++
玻羅定 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
玻羅定是俄國國民樂派時期的重要音樂家,而提到玻羅定,似乎應該要先介紹一下「五人組」(The Five)。 所謂「五人組」指的是十九世紀時的五位俄國作曲家,包括:巴拉基 雷夫(Balakirev)、玻羅定(Borodin)、庫宜(Cui)、穆梭斯基 (Musorgsky)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
這五個人都不是科班出身的音樂家,如玻羅定即同時為一名優秀的化學家。
以巴拉基雷夫為首的這五位作曲家致力於發揚俄國的民族音樂,並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建立自由音樂學校(Free School of Music),與由安東‧魯賓斯坦所創立沿襲德奧學院派傳統的聖彼得堡音樂院(St. Petersburg Conservatory)呈現明顯的對立狀態。
此種衝突後來則是由柴科夫斯基將二派所長融合於他的音樂創作之後,才使俄國的音樂發展日趨統一。
而「五人組」此一名稱是在西元1867年由俄國的樂評家史塔索夫(Stasov, Vladimir)首先使用了 mugochaya kuchka(''The Mighty Handful'' 強力集團)一詞而來。
玻羅定是俄國貴族蓋地亞諾夫(Gedianov, Luka Stepanovich) 親王的私生子,他的姓氏是因為將他登記於王子家中農奴名下所致。 他的母親安東諾娃(Antonova, Advot'ya Konstantinovna)專心在家中教養他,他從小就開始學習各種語言,包括:德文、法文、英文 及義大利文。
八歲時在音樂方面展現出他的才能,他能立即在鋼琴上彈出聽到軍樂隊所奏出的曲調,為此他的母親又特別請了軍樂隊隊員來教他吹奏長笛,培養他在音樂方面的興趣。
同時他對科學研究也有高度興趣,西元1850年他進入醫藥外科學 院就讀,第三年時成為俄國化學之父齊寧(N. N. Zinin)的學生, 1856年完成學業。接下去的數年間,由於學術研究的需要,他前往歐洲的布魯塞爾、巴黎、海德堡、熱那亞及羅馬等城市,直到1862年9月才又安定於家鄉聖彼得堡,任教於母校。他在這段時間裏的音樂創作有限,且受德國音樂影響甚大,其中又以孟德爾頌的影響最為深遠。
1862年他認識了巴拉基雷夫,在巴氏的影響之下,玻羅定又開始創作樂曲,而且是屬於真正的俄羅斯音樂。
由於他仍相當認真於化學研究方面的工作,因此無法花下許多時間於音樂創作上,只留下數量有限的作品,較為人所知的有二首交響曲、二首絃樂四重奏曲及最著名的管絃樂曲《中亞細亞草原》(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
他並寫了四齣歌劇,其中大家熟悉的應該是《伊果王子》(Prince Igor),玻羅定從1875年就開始著手譜寫這首作品,然而一直到他過世 (1887年),仍未完成全曲。後來由葛拉茲諾夫(Glazunov)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在他死後續完,在1889年出版。我們平常聽的「伊果王子」管絃樂曲是採自這齣歌劇的音樂也是出自他親手完成。
玻羅定出生於1833年11月11日,在1887年2 月27日死於心臟衰竭。
+++++++++++++++++++++++++++++++++++++++++++++
韋瓦第 Antonio Vivaldi (1675-1741)
這位義大利作曲家,他大半的時間都待在威尼斯,其中有50年的時候他都在擔任一個孤兒院的神父。
他最受大家所熟悉的曲子就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了,他以春夏秋冬分別作了四首,每首都有三個樂章。
他是個多產的作曲家,有人就說他的每首曲子好像聽起來都很像,就如同一首曲子把它作了400遍。其實不然,雖然風格差不多,可是都不是很容易演奏呢。
在巴洛克、古典時期,音樂家大都是為教會或皇室貴族工作,因此樂曲的需求量相對也是很可觀,所以也難怪有這麼多的作品。
++++++++++++++++++++++++++++++++++++++++++
魏拉-羅伯斯 Heitor Villa-Lobos (1887-1959)
1887年生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位多產的作曲家及大提琴家。
在里約的交情擔任大提琴手,後來受到史特拉文斯基及理查史特勞斯的影響,也與米堯(Milhaud)是好朋友。
1923-1924年間他前往歐洲,受到米堯及薩替(Satie)的新古典主義影響,創作了九首[巴西的巴哈風格]系列作品(Bachianas Brasileiras)。巴洛克曲式在融入巴西的民族色彩而變成特殊的曲子。
1930年返回巴西,任職於國內的教職,1942年創立音樂教師的進修學校,1945創立巴西音樂院並擔任院長。1959年逝世於家鄉。
+++++++++++++++++++++++++++++++++++++++++
奧爾 Leopold Auer (1845-1930)
海飛茲的老師Leopold Auer,是匈牙利人。他在維也納師承Dont(董特),也曾在漢諾威跟Joachim(姚阿幸)學習。
他在完成學習後與同好組弦樂四重奏團,致力於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鮑羅定(Borodin)、葛拉茲諾夫(Glazunov)、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的作品對外介紹給觀眾,也在樂團裡擔任樂團首席、指揮,常常演出布拉姆斯(Brahms)、舒曼(Schumann)的曲子。
1868年他跟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及大提琴家皮亞第(Piatti)一起演出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曲,作品97。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曾獻給他「憂鬱的小夜曲」 Serenade melancolique(1875)及天鵝湖中的小提琴獨奏部份也是寫給他拉(因為他就是當時芭蕾舞樂團的首席)。
本來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也是要給他拉,不過這位大師卻以曲子無法演奏並太長的理由而拒絕演奏,後來是讓一位Adolf Brodsky(1851-1929)在1881年首演,大獲成功。但在1893年,他自己創下另一小提琴版本,在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去世前就演出。
1918年他到紐約去,任教於茱莉亞音樂院(The Juilliard School)跟寇第斯音樂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是當時很重要的小提琴老師。
他的學生包括:Misha Elman(艾爾曼)、 Efrem Zimbalist(秦巴利斯特)、J. Heifetz(海菲茲)及M. Poliakin(波里亞金)。著有一書:我如何教學(The way I taught)。
+++++++++++++++++++++++++++++++++++++++++++++++
來源:印象三重奏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