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1 23:43:30 |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顏面神經麻痺》耳後、耳內產生輕微疼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顏面神經麻痺》耳後、耳內產生輕微疼痛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
2007.09.01 08:39 am
 

剛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常被自己的臉部表情嚇到,甚至擔心容顏因此而受到影響!對此,台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傳統中醫稱為「面癱、口眼喎斜」,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廿至四十歲的青壯年族群,其中尤以男性居多,但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會罹患,至於季節則無關聯性。

翁瑞文指出,中醫認為顏面神經患者多因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致使風邪進入,進而侵襲面部陽明經脈,伴隨營衛不足、氣血受阻等情形;患者多發作急劇,且多出現在半邊臉部上,一般而言也算是小中風,任何年紀皆可能出現,在過去曾治療過一名十七歲小女孩,因愛玩而連續玩樂三天三夜不睡覺,後來竟出現顏面神經麻痺。

他進一步指出,西醫認為這類型疾病是受到病毒感染所致,但中醫則認此為風寒所影響,或血管受風冷而導致痙攣現象,造成神經缺血、血腫、血管受壓而產生這樣的病理。

此外,顏面神經發病前會於耳後、耳內產生輕微的疼痛症狀,一般民眾會在清晨起床洗臉時發現發病症狀,原則上,有七成五的輕微發病者會在一至二週就自行復原至一定水準,二成五的病患則無法自行恢復正常,必須進一步接受治療。

翁醫師表示,傳統中醫依證型診治顏面神經麻痺患者,風寒型病患用牽正散加小續命湯加減來調理、風熱型病患則採大秦艽湯加減來治療、風痰型病患則已牽正散加玉真散合方加減來處理、瘀血型病患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來治療。

除依證型論治外還需加上針灸,他指出,針灸可配合內服來加快改善患者的症狀,原則上以局部取穴為主,可針刺頰車穴及地倉穴,頰車穴位在面頰,下頷角前上方約一寸處,地倉穴位於嘴角旁開○‧四寸處,再加上合谷穴、迎香穴、翳風穴等,只要迅速治療顏面神經麻痺,就可避免留下不必要的後遺症。

在平時預防保健上,翁瑞文醫師指出,風為百病之長,民眾應盡量避免流汗後吹風,因此時全身毛細孔大開,建議可適時拿條毛巾擦拭汗水,讓毛孔縮小且使風邪不易侵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07/09/01 台灣新生報】@ http://udn.com/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